郡望堂号

  整个宋代,不管是北宋还是南宋,文人的异军突起以及商品经济的发达,使得儒家理学得到了广泛普及,而宗祠的再次推广多赖南宋时期的朱熹。

  朱熹在《家礼》中谈到,“报本反始之心、尊祖敬宗之意,实有家名分之守,所以开业传世之本”,其宗旨是希望有识之家应建立宗祠祭祀祖先,以扬宗功祖德。此外,朱熹也提出了详细的宗祠规制,有钱之族“祠堂之制为三间,外为中门,中门外为两阶,皆三级”;“若家贫地狭,则止为一间,不立厨库,而东西壁下置立两柜,西藏遗书、衣物;东藏祭器亦可”。

  “凡祠堂所在之宅,宗子世守之,不得分析”。如此在朱熹的倡导下,朱熹理学文化影响下的江西、福建、浙江便在民间掀起了宗祠修建之风,而当时福建适逢经济文化大发展时期,进士辈出,海外贸易发达,大量的文化输出也使得宗祠文化传播至福建之外。

  

0.07884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