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辈字派

作者简介

王鏊(1449年—1524年),字济之,别号守溪,学晚号震泽先生,苏州吴县人。

王鏊有书名,书法清劲爽健,结字纵长严谨,得峭拔风神。不足处似清健有余,沉稳不足,笔画略见干涩,这或许与硬毫书有关。

1.jpg

王鏊 《自书七律诗》轴,纸本,行书 139.2×34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客里相逢又别离,道山亭下范公祠。悠悠世事回头异,落落功名入手迟。河朔气豪三伏饮,江湖天远十年思。扁舟八月秦淮去,丹桂香中好赋诗。鏊游学宫时与和仲黄君相从最密,今十有二年矣,其行也能无情乎?故为赋此。丙午岁五月九日,翰林王鏊赠。

署款:“丙午岁五月九日,翰林王鏊赠。”钤“济之”、“太史之章”、“守溪”朱文印三方。

此诗是王鏊为送朋友出行分别时所作并书,时年37岁。其书清劲爽健,瘦硬挺拔,结字严谨修长,系细硬笔毫所为。 

{page}

1.jpg

王鏊《自书五律诗》轴 行书 132.8×69.5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快得天风便,轻帆破浪花。江山曾有约,人世亦无涯。岸压潜鼍窟,潮侵落雁沙。末须留玉带,且欲访灵槎。 金山一首光禄大夫、柱国少傅、兼太子太傅、户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王鏊。

轴书五言律诗《金山》一首,款署“光禄大夫、柱国少傅、兼太子太傅、户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王鏊”,钤“济 之”(朱文)、“大学士章”(朱文)、“共月庵”(朱文)印。 
  此轴书法以细硬毫笔书之,行笔迅疾狂放,线条劲健爽快,大有宁折不屈之势。故明代雷礼《列卿记》称:“鏊书法清劲,得晋唐笔意”。 

1.jpg

王夫之 《大雲山歌》(局部)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作者简介

王夫之(1619年—1692明末清初之际思想家、史学家、学者。字而农,号姜斋,湖南省衡阳人。晚年长期居于衡阳石船山,所以人称船山先生。王夫之出生于一个书香世家,父亲、叔父、兄长都是饱学之士,他自幼受家学薰陶,从小颖悟过人。明崇帧十六年1643年),王夫之考中举人,北上会试不成返回家乡。不久,李自成农民军进入北京,清兵入关;明朝灭亡。王夫之悲愤欲绝,曾于衡山等地图谋起兵反清复明,失败后流落零陵、常宁的深山瑶洞,隐居写作了《周易外传》等书。1675年,他在衡阳湘江西边的石船山下筑草堂而居,度过了自己晚年的17个寒暑。这时期,王夫之贫病交加,还受到清朝统治者的监视。在艰难的处境中,王夫之毫不丧气懈怠,发孤愤以著述。

他的儿子王在《行状》中这样描写父亲:“自潜修以来,启瓮牖,秉孤灯,读十三经。廿一史及朱张遗书,玩索研究,虽饥寒交迫,生死当前而不变,迄暮年,年羸多病,腕不胜砚,指不胜笔,扰时置楮墨于卧蹋之旁,力疾而纂注。”王夫之一生坚持爱国主义精神和刻苦精神,至死不渝。在湘西草堂的17年,是王夫之一生中最辉煌的时期,他刻苦撰著,为后人留下了极丰富的思想文化遗产。 。

王夫之一生著述共达100余种,400多卷,体系浩大,内容广博,在哲学、经学和史学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对天文、历法、数学、地理学均有研究,善诗文,也会词曲。其著作经后人编为《船山遗书》。他与黄宗羲、顾炎武一起被誉为“明未清初三大思想家”,维新志士谭嗣同更称其学术和思想“空绝千古”,“五百年来学者,真通天下之故者,船山一人而已”。 


作品

王夫之墨迹传世稀少。《大雲山歌》书风神清气舒,可谓难得珍品。

王夫之《大雲山歌》绢本行书 

尺寸:185.8×45.5cm 

0.11889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