陵园墓葬

  李楼遗址.jpg

  简介

  李楼遗址位于河南省平顶山市汝州杨楼镇李楼村西北200米,发现于1950年。 附近村民称该地为柏树圪。李楼遗址是新石器时代至夏朝的古遗址,兼具二里头一期文化和山东龙山文化器形特征。原为圆形土台,现在为略高于周围地面的长方形坡地,东西宽670米,南北长660米。发掘面积约300平方米,共清理出房基6座、墓葬12座、灰坑15座,复原陶器82件。此外,出土陶器、石器、骨器、角器、蚌器等遗物250余件。房基均为方形,两间或者三间相连;墓葬为竖穴仰身直肢葬,间有少量随葬品;瓮棺葬均为婴儿;灰坑多为袋状、筒状。

  该遗址地层堆积厚达3—4米,局部灰坑深达5米。最重要的发现是灰坑里的稻米,它证明新石器时代汝河流域已开始种植水稻,这对研究中原地区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的种植业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对于研究我国新石器晚期向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朝的过渡、夏代人的生活情况和活动范围具有重要的文化历史价值。

  1983年被临汝县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被省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5月,被国务院核定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jpg

  简介

  建陵是唐肃宗李亨的陵墓,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陕西省咸阳市城西北50公里处、礼泉县城东北15公里、海拔783米的武将山南麓,因山为陵。东与九嵕山昭陵遥相对峙,西与梁山之乾陵隔川遥望,北面群山叠嶂,南面是层层梯田和广阔的沃野。

  陵区由陵园、下宫及陪葬墓区等组成。陵园为夯土城垣,平面呈不规则矩形,以四隅尚存角楼基址间距计,陵园东墙长1524米,北墙长879米,西墙长1373米,南墙长1050米,面积15万平方米。城垣四面各辟一门,以四神命名。门外各置石狮1对,筑阙台1对。朱雀门(南神门)外设神道,长763米,其南端筑乳台1对。神道自南而北依次排列华表、翼马、驼鸟、仗马、翁仲等石刻造像。朱雀门内有献殿遗址。陵园西南2.2公里有一处长110米、宽70米的建筑基址。当为下宫遗址,与《长安志》“下宫去陵五里”所载基本吻合。陵园南偏西约2公里为陪葬墓区,原有封土6座。1961年调查时尚存3座,今复查,两座已无存,仅余汾阳王郭子仪墓1座,亦近夷平。据《文苑英华》所录墓志,华州刺史李怀让亦陪葬建陵。

  1956年公布为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0.10844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