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丘是远古时期商族的发源地。商族是一个伟大的氏族,在我国历史上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因此,对商族的研究便成了学者们的一大兴趣。其中对“商”字的研究也成了一个热门话题。“商”字是怎么来的?它又有怎样的寓意呢?
学者王宁《原始天文学与夏商文化的起源》说,“商”字源于玄鸟。《诗经·商颂》载:“天命玄鸟,降而生商。”玄鸟在史书上一说是燕,一说是凤。燕子的说法占传统优势。战国时大诗人屈原在说到商族的起源时,在《天问》中这样提问;“玄鸟致贻,女何喜?”而在《离骚》中说:“有娀之佚女……凤凰既受诒兮, 恐高辛之先我”。前面说是燕子,后面说是凤凰,可见屈原认为玄鸟就是凤凰。中国的第一部辞典、最终成书于西汉的《尔雅》就把凤凰和燕子看为一体,认为凤凰就是燕子。玄鸟是商族的图腾,起初是凡鸟燕子,后来经过不断的渲染、神化,变成了虚构的神鸟凤凰。“商”和凤凰图腾又有什么关联呢?不妨找出甲骨文中的“鳳”字和“商”字来比较。鳳(凤的繁体)字的下部是鸟身的象形,上部是凤鸟头上的冠羽。商字的上部也是凤鸟头上的冠羽;下部有两种写法,一种带口字,一种不带。不带口的,好像是祭祀用的台子,带口的是祭祀的台子加上念念有词的嘴巴。根据鳳字创造出来的商字,表达的应该是在祭祀台子的上面摆置着神圣的凤凰的形象,人们念念有词的祭祀着凤凰,于是商成为族名。这寄托着商人对父系祖先玄鸟的尊崇和感激,表达商人对平安美好未来的向往,宣扬着商人的神圣和强大。
又有学者认为,“商”字为大火星的象形字。《左传·襄公九年》载:“陶唐氏之火正阏伯居商丘,祀大火,而火纪时焉。相土因之,故商主大火。”在我国古代则称之为“大火”或“大辰”。早在远古时期,生活在黄河中下游地区的人们,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就逐渐认识和掌握了大火星宿的出没运行和气候变化之间的关系,以便正确地安排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正如气象学家竺可桢先生所说:“对于这些古代最早的农民来说,春季或生长季节的来临等这种知识乃是生产上急切所需要的。对于华北尤其如此,那儿的冬季更长、更冷。当公元前二至三千年时,天蝎座的中央部分,包括心宿二——中国的‘火星’(按:此星古名‘火’或‘大火’)——约于春分昏见,这成为一个大的时节。一个特任的官吏守望着这个星宿在东方地平线的出现。”这个“特任的官吏”就是古代所称作的“火正”。帝喾的儿子阏伯曾被封于商丘为“火正”,以观测和祭祀大火星宿而著称于世,他所观测和祭祀大火星宿的地方,就称作为“商丘”。先民们对于“大火”的出现奉为神灵,对它举行隆重的祭祀。古商字的上部,单字在甲骨文中的写法像火的形状,当为大火星宿的象形,有时又加上两个星的符号,足以证明它应是大火星宿的象形。可见商字本字当是在高台祭坛上置以大火星宿之形,是个会意字,显示在高台上祭祀大火星宿的形象。
也有学者认为“商”字为“子”在“冈”上的商族。《史记》记载,商的始祖契因佐大禹治水有功被封于商,赐姓“子”。“商”字的甲骨文体,上从“子”,下从“丘”。上部的“子”字很像玄鸟头上的鸟冠;下部为丘岗之地或穴居之形。上部的“子”和下部的“丘”合在一起,意思是居住在丘岗之上的子姓氏族部落,称为商族。
另有学者认为“商”字下部为器物底座或货架之形,上部“子”像架上置物之形;货架上放置着货物,会意为做买卖。商先公相土发明了马车,王亥发明了牛车,王亥开创了商族人对外贸易的先河。“商”字的结构与商族人开创经商先河的历史相符。“商”为做买卖的象形字。
还有学者认为“商”为商先祖高辛氏的会意字。甲骨卜辞中的“商”字的写法,上部即高辛的“辛”。帝喾高辛氏是商始祖契的父亲、商族人的先族,如此造字体现了对商先祖的敬重与纪念。
专家们从不同角度来说“商”的寓意,都不无道理。这充分说明了商文化含义之丰富,同时也说明了商丘就是商族的发源地、商族先公们的主要经营地,也是中国商业文化的发祥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