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现代名人

  

  褚浩,网络名人,其走红途径显得不那么光彩。在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环球财经连线》节目中,褚浩应邀作为嘉宾与芮成钢连线,作关于《泰国红衫军与政府爆发新一轮冲突可能性加大》新闻话题的即兴评论。由于初次出镜,显得过于紧张,表现不尽如人意,甚至还尴尬的吐了下舌头。从而引来众多网友围观,褚浩也在网络迅速走红。
褚浩,男,1981年出生,山东滕州人,云南师范大学世界史硕士,复旦大学历史系博士。现为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南亚东南亚组研究员,主要从事世界史研究。 

2010年4月26日,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南亚、东南亚所的博士褚浩在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环球财经连线》节目中,应邀作为嘉宾与芮成钢连线,作关于《泰国红衫军与政府爆发新一轮冲突可能性加大》新闻话题的即兴评论。因为可能过于紧张或初次出镜,表现不尽如人意。此消息在网上传开后,引来众多网友围观,褚浩也在网络迅速走红。因为过于紧张不断失语,最长时间达10来秒钟,最后还尴尬的吐了下舌头,“像是被老师点名背书的小孩!” 据悉,褚浩是应邀作关于“红衫军与政府爆发新一轮冲突可能性加大”新闻话题的即兴评论。 
视频显示,36秒的时候,主持人芮成钢提出相关问题,导播将画面切换到褚浩。但仅10秒钟之后,褚浩开始出现卡壳儿。1分12秒的时候,褚浩开始失语。 
视频结尾,褚浩吐出舌头,歪了下头。就是这个动作,被网友评为最可爱的瞬间。 
因为不符合网友心目中口若悬河的专家形象、因为他的紧张“是一种毫不做作的可爱”,褚浩迅速引起网友围观。网友善意地给褚浩起了个网名:“结巴帝”,并预言“这哥们儿必火。”

  褚益民,1953年7月生,江苏如皋人。1973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将军衔。任陆军第47军141师422团战士、排长,师政治部宣传科干事,兰州军区政治部《人民军队》报社1科编辑、兰州军区政治部干部部任免科正连职干事、政治部办公室秘书处正连职干事、副营职干事,陆军第47集团军141师政治部干部科科长,陆军第47集团军政治部组织处副处长、处长,陆军第47集团军141师政治部主任,兰州军区政治部组织部副部长、部长,兰州军区政治部干部部部长。 
2002年1月任陆军第21集团军政治部主任、集团军党委常任委。2003年12月任新疆军区政治部主任、军区党委常任委。2005年11月任陆军第47集团军政委、党委书记。2006年12月任南京军区政治部主任、军区党委常任委。2010年12月任沈阳军区政委、军区党委书记。中共第17届中央候补委员。2003年7月晋升为少将军衔。2008年7月晋升为中将军衔。 
2010年12月21日上午,中央军委宣布命令大会在沈阳隆重举行。大会在庄严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声中开始。中央军委委员、总政治部主任李继耐宣布了沈阳军区领导班子部分成员调整命令,南京军区政治部主任褚益民任沈阳军区政治委员并任党委书记,黄献中同志已达最高服役年龄免去沈阳军区政治委员职务;广州军区联勤部部长王晓军任沈阳军区副司令员,宋才文同志已达最高服役年龄免去沈阳军区副司令员职务。李主任宣布命令后作了重要讲话。 
沈阳军区司令员张又侠主持会议并讲话。军区副司令员石香元、钟志明、周来强,副政委王洪尧、马丙泰,军区参谋长侯继振、政治部主任高建国,军区空军政委赵以良,军区联勤部部长王爱国、装备部部长王升山,军区四大部领导及机关处以上干部参加了大会。总政治部秘书长张贡献、总政治部干部部副部长张超金莅临会议。 

  褚亚飞,男,内蒙古人,著名竞走运动员。曾夺得2007年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男子20公里竞走冠军,在多种竞走比赛中取得优秀成绩。

  红塔集团原董事长,曾经是中国有名的“中国烟草大王”。一手将红塔集团建成大型企业,后因贪污被捕,是中国最具有争议性的财经人物之一,
风云人物
1928年,褚时健出生于一个农民家庭。 
1955年,27岁时担任玉溪地区行署人事科长。 
1979年10月,任玉溪卷烟厂厂长。 
1990年,褚时健被授予全国优秀企业家终身荣誉奖“金球奖”。 
1994年,褚时健被评为全国“十大改革风云人物”,走到了他人生的巅峰。褚时健使红塔山成为中国名牌,他领导的企业累计为国家上缴利税数以千亿计,他以战略性的眼光,强化资源优势,抓住烟草行业发展的机遇,使玉溪卷烟厂脱颖而出,成为中国烟草大王,地方财政支柱。但是企业家激励机制与监督体制的不健全葬送了他的政治和职业生命。 
被检举指控
1995年2月,一封匿名检举信指控玉溪卷烟厂厂长褚时健贪污受贿。 
1997年,褚时健带着把破落的地方小厂打造成创造利税近千亿元的亚洲第一烟草企业的荣耀,和被判无期徒刑的身份,黯然离开执掌18年的红塔。 
1999年1月9日,褚时健被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褚时健被判后减刑为有期徒刑17年。 
2002年春节,办理保外就医。 
人物生平
红塔集团前掌门人
他曾经是位英雄,他担任一家小厂的厂长后,卧薪尝胆,披荆斩棘,以非凡的胆识和能力,用18年光阴的拼搏,使这家小厂成长为每年利税数百亿元的大型集团。在那个普遍工资只有几百元的年代,他们厂一个普通职工的工资至少有四五千元。1994年,他当选为“全国十大改革风云人物”。然而,由于体制原因,他对企业的巨大贡献并没有在个人所得上得到体现,18年来他的总收入不过百万,个人收入的巨大落差使他心理严重不平衡,再加上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他辉煌的人生之路偏离了航向,因为贪污174万美元,1999年,他被判无期徒刑,此时,他已经是71岁的老人了。 
保外就医
他的女儿在狱中自杀身亡,自己又身陷囹圄,这对于一个七十多岁的老人来说,不可谓不是他这一生中摔得最痛跌得最惨的一跤。许多人既为他惋惜,也认为他这辈子完了。但是,出人意料的是,这位老人并没有垮掉,他先是获得减刑,改为有期徒刑17年,在监狱里待一年,劳改两年后,2002年他因为严重的糖尿病获批保外就医,回到家中居住养病,并且活动限制在老家一带。按照我们的设想,他在老家能颐养天年,这就是他最好的结局了。 
2000亩荒山种果树
然而他并没有选择这样走下去,而是承包了2000亩的荒山,开种果园。这时,他已经有75岁了,身体不好,他所要承包的荒山又刚经历过泥石流的洗礼,一片狼藉,当地的村都说那是个“鸟不拉屎”的地方。诸多困难并没有阻他的“疯狂”行为,他带着妻子进驻荒山,脱下西装,穿上农民劳作时的衣服,昔日的企业家完完全全成为一个地道的农民。他用努力和汗水把荒山变成了绿油油的果园,奇怪的是,在昆明,街上的橙子10块钱4公斤,而他种的冰糖脐橙1公斤8块钱你都买不到,而且产品一出来就发往深圳、北京、上海等城市,在云南根本见不到踪影。 
他的果园效益好得惊人。这一年,爱好爬山的王石来到了云南,特意抽时间专程去看望他,他没有看到一个曾经叱咤风云的企业家,而是看到了一个面色黝黑但健康开朗的农民。他们俩在一起交谈没有一句言及企业管理,他向王石介绍的都是果园,气候,果苗的长势。言谈之间,他自然谈到了一个核心问题:两千亩的荒山如何管理? 
双赢
他使用了以前的办法。以前他在管理烟厂的时候,采用了和烟农互利的办法。为了让烟农种出优质烟叶,他采用由烟厂投资,直接到烟田去建立优质烟叶基地的办法,并且把进口优质肥料以很低的价格卖给烟农。当时烟农有好多都富了,与烟农“双赢”的是烟厂,原料一天比一天好,竞争力一天比一天强,厂子最后变成了“印钞工厂”。而在果园,有一百多户农300多人忙碌,他给每棵树都定了标准,产量上他定个数,说收多少果子就收多少,因为太多会影响果子质量,所以,多出的果子他不要。这样一来,果农一见到差点的果子就主动摘掉,从来不以次充好。 
他还制定了激励机制,一个农只要承担的任务完成,就能领到4000元工资,质 
量达标,再领4000元,年终奖金两千多元,一个农民一年能领到一万多元,比到外面打工挣钱还多。 
以前,褚时健管理烟厂的时候,想到烟厂上班的人挤破头;现在他管理果园,想在果园干活的人也挤破头。这个已过80岁的老人,面对人生的沧桑,懊恼过痛苦过,但流过泪后,擦干泪水,又一次点燃希望之火,用心过日子,将日子过得红火,让周围的人幸福、快乐。
王石感慨地说:“我非常受启发。褚时健居然承包了2000多亩地种橙子。橙子挂果要6年,他那时已经75岁了。你想象一下,一个75岁的老人,戴一个大墨镜,穿着破圆领衫,兴致勃勃的跟我谈论橙子挂果是什么情景。 2000亩橙园和当地的村寨结合起来,带有扶贫的性质,而且是环保生态。虽然他境况不佳,但他作为企业家的胸怀呼之欲出。我当时就想,如果我遇到他那样的挫折、到了他那个年纪,我会想什么?我知道,我一定不会像他那样勇敢。 ” 
社会评价不一
红塔集团的很多人认为,褚时健是在不该拿钱的时候,拿了他应该拿的钱。经济学家晏智杰说:“我们为失去这样一位优秀的经营管理者而惋惜。”怀有这种心情的人绝不在少数。香港中文大学郎咸平教授则认为,是国家给了褚时建一个成功的平台,国家也给了他应有的报酬和荣誉,他只是为国家打工的一个职业经理人,而他自己则把自己当主人,自己没有把位子摆正。

0.08976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