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谱文献

作者简介

刘钰(1410年—1472年),字廷美,号完庵,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明代画家。正统三年(1438年)举人。官至山西按察佥事。老而嗜学不衰,为诗清丽可咏,有《完庵集》。山水出吴镇,王蒙、风格苍润。书正、行出赵孟頫,行草学李邕,各极其妙。写山水林谷泉深,石乱木秀,云生紧密,幽媚风流,蔼然高者,攀鳞巨老,庶乎升堂,特未入室耳。天顺(一四五七至一四六四)间与杜琼、徐有贞、马愈、沈贞吉、恒吉并能写山水,近世莫及。卒年六十三。

刘珏在绘画上继承了元代文人画的传统,是明代前期吴门地区一个较为活跃的文人画家,给吴门画派起到了一定影响。

1.jpg

刘钰 《仰间帖》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作品

刘钰《仰间帖》纸本 行书 

尺寸27.9×42厘米

【释文】:仰间勿辱书问,併及华笺见示,顾予虽非造五凤楼手,谬领佳惠,岂能默默,因成谢笺一律,语狂意浅,不可呈诸大方。然冒进不容己者,良欲取正于有道也。中秋后三日,晚生刘珏录奉兰室先生隐德函丈。

数幅含香质更华,寄来新自浣溪涯。素逾阴壑三冬雪,红夺春江一片霞。拂拭顿轻南国茧,保藏不异玉堂麻。他年拟写天人策,拜上唐尧圣主家。

此帖是刘珏写给朋友的回信,感谢朋友寄来的笺纸,并作诗一首赞美笺纸的华丽。署款:“中秋后三日,晚生刘珏录奉兰室先生隐德函丈。”

款下钤印:“廷美”、“进思轩”、“忠定公世家”。引首印“益有斋”。鉴藏印有“顾崧”、“希曾”、“二谢”、“安山”、“吴县潘承厚博山珍藏”、“张珩私印”等诸印。
此帖书法类赵孟頫,结体圆健规整,用笔娴熟、洒脱、颖秀,笔画之间连丝自然且行气酣畅淋漓,这与他当时看到朋友所赠之华丽笺纸的喜悦心情是分不开的。( 撰稿人:李艳霞)

资料参考:故宫博物院网


作者简介

刘熙载(1813年-1881)在论及书法中“丑”与“美”的关系时,有一段非常有名的话:“丑到极处便是美到极处,一丑字中丘壑未易尽言。” 意思是说,书法艺术上的“丑”,有着语言难以尽述的内涵。在这句话之前,他说:   

学书者始由不工求工,继由工求不工,不工者,工之极也。《庄子·山木篇》曰:“既雕且琢,复归于补”,善夫!(书概)  

这前后两者的意思是连贯的,“不工”就是丑的具体内容,刘熙载将学书过程最后落实在“工求不工”,以“丑到极处便是美到极处”为审美标准,这与传统观念正好相反,自有其独特美妙之处。 

1.jpg

刘熙载《行书七言联》 常州博物馆藏

作品

此作品的书法水平是一般的,并不高明,取法颜鲁公,也部分吸收北碑的成分,写得比较沉着扎实,绝无浮躁媚艳之气,而有雄强豪迈之象。

常州博物馆藏,1985年裴立忠先生捐

【资料来源】常州博物馆网站

0.18271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