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文书画

  2.jpg

  

  王鸣盛《行书七言律诗页》纵25厘米,横15.1厘米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王鸣盛(1722年—1797年),字凤喈,号礼堂,又号西庄,晚号西沚,江苏嘉定人。乾隆十九年进士。历任翰林院编修、侍读学士、内阁学士、澧部侍郎。自幼天资聪颖,早年师事沈德潜,其诗收入沈辑《吴中七子诗选》。鸣盛从惠栋治经,以汉人为师,史学成就尤大,着《十七史商榷》,对历代史籍中舆地、职官、典章制度等考证精详,与钱大昕《二十二史考异》、赵翼《廿二史札记》并称清代三大考史名著。有《尚书后案》、《周礼军赋说》、《蛾术编》、《西庄始存稿》、《西沚居士集》、《耕养斋诗文集》等。《清史稿》有传。

  释文:喜君僦宅静无尘,恰与招提作比邻,架上图书聚所好,庭前竹柏得其真。雪中鸿去曾留迹,磨畔牛疲又踏陈,试补衲头修屐子,残碑同访采师伦。筒谢金圃前辈。小径升堂共笑□,冻云薄雪罨檐牙,揽祛人比同林鸟,过眼年惊赴壑蛇。准备□盆添旺相,开支椒酒作生涯,柑期犯卯休归去,一任□□漏鼓挝。小除夕集金圃斋。近诗二律钞呈吟江二兄先生,东吴王鸣盛。

  小莽苍苍斋旧藏田家英家属捐赠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王原祁(1642年—1715年),字茂京,号麓台、石狮道人,江苏太仓人,王时敏之孙。清康熙九年(1670年)进士。因画艺,被召供奉内廷,深受皇室青睐,地位显赫,任书画总裁和《万寿盛典》总裁,官至户部侍郎,故称“王司农”。

  他擅画山水,与王时敏、王鉴、王翬合称“清初四王”。“四王”的绘画创作继承明末董其昌的绘画理论和实践,力图集古人之大成,被确立为正统画派。追随王原祁的画家众多,形成“娄东派”,几乎独占了当时的画坛。著有《雨窗漫笔》、《扫花庵题跋》等。

  卢鸿草堂十志图册5.jpg

  

  清王原祁卢鸿草堂十志图册5故宫博物院藏

  卢鸿草堂十志图册,每开尺寸不等,约纵29cm,横29.5cm。

  此册山水是王原祁据唐代卢鸿《草堂十志图》图意,分别仿宋、元诸家笔意,重新加以艺术创作而成。卢鸿原作早已失传,今尚存宋人的临仿本,与此册相较甚殊,是画家师其意而不师其迹之作。该册无纪年,以画笔之苍劲,当是画家晚年之作。10页画,有6开设色,并兼用墨笔,色、墨兼施,浑然一体,清丽中有苍厚之致,为画家毕生努力所形成的特色。其晚年曾请告老还乡,屡为康熙帝所挽留,难免有“身在魏阙,心存江湖”之想,此图册似即追慕前贤草堂之隐的无奈心境的写照,为其晚年代表作。《石渠宝笈·续编》著录。

  清 王原祁 仿黄鹤山樵山水图轴.jpg

  

  清·王原祁仿黄鹤山樵山水图轴纵154cm,横64.5cm故宫博物院藏

  本幅自识:“黄鹤山樵为赵吴兴之甥,酷似其舅,有扛鼎之笔。以清坚化为柔软,以澹荡化为天矫,其骨力在神不在形,此画中之犹龙也。写此请正澹翁,亦另开一面耳,非敢望出蓝之誉也。丙戌冬日王原祁画并题。”钤“王原祁印”白文印,“麓台”、“西庐后人”朱文印。“丙戌”为清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王原祁时年65岁。《古书画过目汇考》著录。

  图绘重峦叠嶂,流泉飞瀑,为画家心目中的理想仙境。作者虽云仿自元人黄鹤山樵,即王蒙,实际上是作者集古人大成之作。图中不仅有王蒙细密的笔墨,还有五代董源和巨然气势雄伟、于严整中求变化的构图,明董其昌所提倡的书卷之气亦迷漫于清疏秀逸的意境中。此图表现出作者成熟期的山水画风貌和深厚的传统笔墨功底。

  

0.14963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