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武九姓”中的何姓。汉唐时期我国的少数民族地区中有何姓。汉唐时期的我国西域地区,有月氏人建立的康居政权,原居祁连山北的昭武城,后被匈奴人打败,西越葱岭,建立了康国,并日益强大起来,西域的米、史、曹、何、安、小安、那色波、乌那昌、穆等政权先后归附了康国,均以昭武为姓,以示不忘其本。史称“昭武九姓”,而“何”则是其中之一。
南朝梁代和后来的隋朝就有几位来自西域的何姓先人:一位是何细胡,梁代西域人,通商入蜀,定居郫县(今四川郫县),事武陵王纪,主知金帛,因致巨富,号为“四川大贾”。再一位是何妥,隋朝人,据说是何细胡之子,字栖风,少机警,有才名,隋初累官国子祭酒,著有《周易讲疏》、《孝经义疏》等文集。第三位是何稠,隋人,何妥的侄儿,字桂林,少有才思,隋开皇年间官至太府丞。他博览典籍,多识旧物,制作绝巧。隋辽东之役,宇文恺渡辽水造桥不成,何稠造桥两日而就,又筑行殿,令高丽人惊为神功。
北朝少数民族中有个叫何猥萨的人,事迹不详,但其姓名北史有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