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涵堂位于江苏省苏州市阊门外的广济路上。它为明代吏部尚书吴一鹏的故居,历史悠久,是苏州最大的古建筑群。该古建筑分为三路五进,汇集了中国的各种房间的形态,厅、堂、楼、阁、斋等等。玉涵堂为吴一鹏故居的主厅。玉涵堂的建筑特色明显,它的雕梁画栋,无一不显示出了明代的文化和艺术特色。1982年被列为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2011年12月,玉涵堂被公布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吴一鹏(1460年—1542年),明弘治六年(1493年)进士,累官至大学士,出为南京吏部尚书。故居现有房屋可分三路,南向,前临小河(其西段已填塞),东近通关桥,过桥即山塘街。其正路偏东,第一、二进为楼,第四、五进是与两厢连通的走马楼。第三进主厅即"玉涵堂",面阔三间16米,进深六檩14米,扁作梁架,东西两山墙贴砖细墙裙,青石鼓墩柱础,轩敞古朴,尚属明代遗构。除主厅外,均为清代建筑。
美誉
在长时间的无人管理状态下,玉涵堂变得破败不堪。苏州市政府决定发展旅游事业,把玉涵堂列入了首个重修对象,五百多名建筑工人、能工巧匠开始了玉涵堂的重修工作。他们给玉涵堂注入了现代艺术理念,使它在古典风格上又加入了时尚元素,使玉涵堂再次散发出了生机。重修后的玉涵堂受到了很多游客的欢迎,并且获得了“山塘高级会所”的美誉,成为了苏州乃至全中国的著名景区。
新貌
修葺后的吴一鹏故居建筑群落为四路五进。除主厅玉涵堂为明代遗构,其余都是清代及民国年间的建筑。
东路建筑为桃花坞木刻年画工作室。这里不仅全面展示了发源于山塘,为世界文化遗产申报项目的桃花坞木刻年画,而且还全过程演示了此画制作的复杂的过程。
中路建筑为吴一鹏宅邸的主厅――玉涵堂的所在地。玉涵堂是苏州城外唯一一座明代建筑,其名取“君子于玉比德”之意,把玉比喻为修身的道德标准,体现了主人崇高的道德准则。玉涵堂建筑高大宏敞,它面阔三间,进深九架屋(前面一架廊屋不计在内),扁作梁架,前为翻轩,柱础为雕花青石鼓墩,墙身勒脚处为波浪纹雕花砖,建筑风格极为大气。著名美籍华裔科学家、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李政道博士参观了玉涵堂后,对此极为欣赏,欣然写下了“文物化新,玉涵于堂”的题词。
西二路建筑的山塘人文风情馆堪称对古老山塘作了准确的复制。该馆分为山塘管窥、市井民风、风雅书香、官宦世家、商贾鳞集和红袖鬓影六大部分,以富有文化气息和历史氛围的形式为主调,运用具有现代思维的布展技巧和高科技幻影成像手段真实地再现了山塘1700的历史变迁和人文风情。馆中的图片、实物无一不弥足珍贵,特别是耗资百万之巨的国内规模最大的“幻影成像”,展示方式奇特、故事情节奇趣,让人在短短的8分钟时间里就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了“神州第一街”喧嚣和繁华。
建筑群的西二路原为苏绣顶级大师任嘒闲先生的刺绣工作室,是山塘保护性修复工程的资料陈列室。
吴一鹏故居分为东西两部分,整座住宅搜罗了中国古建丰富多彩的各式类型:厅、堂、楼、阁、斋等。作为主厅的玉涵堂面阔16米,进深六檩14米,东西两山墙为甘蔗脊,墙面贴砖细,墙裙青石鼓墩,轩敞古朴。但该古建历经数百年后,一直处于无人管理的清冷状态。部分危险构架曾被拆除,在古宅的茶厅倒闭后,整座建筑群更是伤痕累累,危机四伏。苏州市把修复玉涵堂作为政府2003年的实事工程,在修复与部分重建的规模工程量来说,是解放后苏州历史上少见的。
玉涵堂修复工程有多家古建单位竞标,其中以“香山帮”传人,匠师世家的太湖古建筑有限公司中标,该公司总经理薛林根曾为日本长崎建造过苏州园林,被评为当时的优秀工程;总工程师薛福鑫是纽约“明轩”的建造者之一,该建筑也是中国首次出口到美国的苏州园林模式的范本。为保质保量完成抢修任务,施工中投入大木三个队,雕刻三个队,砖细二个队,水作四个队,合计500余人日夜施工,奋战工地。在修复玉涵堂过程中,用材尺度和建筑比例精当,所用木材均采用精选杉木,而制作工艺上本着修旧如旧的理念,施工时全力保持“工整柔和、淡雅明快,简洁利落”的明代建筑风格。就连每一处雕缕的花卉图案,都精细操刀,使之栩栩如生。造园大师薛福鑫根据史料记载,以传统造园手法,利用古宅基地西北角一处废弃的库场重造真趣园,梅林春晓、玉溪风荷、金秋待月、疏影亭等景点错落有致。
修复完毕的玉涵堂经过专业艺术院校的重新规划布置,融入了许多现代审美意识。同时,由于现代化装修行为可能对古建筑本身造成破坏,施工时十分谨慎,小到一根钉子都不使用。整体建筑被分作几个不同的展示区来表现吴地风貌。有陈列老山塘微缩景观、历史资料和旧物实样的山塘人文风情馆,有任慧闲苏绣精品展览室,有乡土气息浓郁的桃花坞木刻年画馆等等。还有中华第一澄泥砚,它有六个多平方米,在上面摆桌酒席都绰绰有余,旁边还有金柱旁悬挂的如椽巨笔。
玉涵堂楼上的“西洋景”很受游客的欢迎,这里定时放映着中国最大的幻影成像片。片子里古代七里山塘河街并邻商贾云集的市井风貌栩栩如生,脆生生叫卖声,弦索叮咚的弹词,委婉动听的吴音细语。主厅玉涵堂的装饰布置很有艺术,传统的文化理念,用现代艺术符号进行诠释,表现手段和装潢风格明朗简洁。这里被定位成举办重要会议和商务活动的场所,有人称其为“山塘高级会所”。贝聿铭、李政道参观过整修一新的玉涵堂之后都赞不绝口。并且,玉涵堂已加入冈州会馆餐饮有限公司,成为旗下继冈州会馆以后的又一高级餐饮会所。
吴大帅府,俗称“吴大舌头楼”,距今76年,为吴俊生任黑龙江省督军投资建造。
1999年被列为洮南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被列为白城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7年5月31日被列为吉林省文物保护单位。
吴俊升曾是民国陆军上将、洮辽镇守使、黑龙江省督军。吴俊升于民国初年率军进驻洮南,拥有两个旅的兵力镇守要塞,1925年奉系军阀张作霖为嘉奖吴俊升“平叛郭松龄有功”在奉天的庆功会上、亲自授予吴俊升上将军衔、并赏大洋50万元、吴俊升用这笔赏钱修建了这座商业大楼, 1927年修建,1928年竣工。
总建筑面积为2925平方米,该楼设计独特,正面开八门,27根通高附柱装饰,66个窗子面向东南两个方向,窗棂变化不一,又协和统一。
内室分七个单元,单元即可独立,又相互统一,号称“21”间大楼“。主楼东西长64米,南北宽15米,共三层,高22米,为洮南史上第一座高层建筑,是军阀争雄的历史见证。
帅府楼是当时洮南市最高的商用楼,处在最繁华的“兴隆街”中心,货类齐全,销售面广,直至1973年一直是洮南的商业中心,此后逐渐停用至今。
吴大帅府,楼高三层,高22.5米,建筑面积近3000平方米,欧式维多利亚安妮公主窗式风格,磨砖勒缝、甚工匠心,大方庄重,气势雄伟。业内人士感叹:老榆古砖阅民国东北之泣血,百年沧桑证中华工匠之伟大!作为洮南市委、市政府50件实事之一,2002年洮南市委、市政府为发展旅游事业,弘扬洮南文化底蕴,招商引资修复帅府楼,作为洮南城区历史文化景区景点已经向全社会开放。
《西游记》作者吴承恩的故居,坐落在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河下古镇的打铜巷巷尾,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河下地处淮城西北部,背靠里运河。故居为古朴典雅的青砖小院,内有书房等建筑。吴承恩故居以成为著名旅游景点,接待着成千上万的海内外游客。
故居概述
整个故居占地9876平方米,建筑面积1842平方米。故居布局分为四个院落,由门房、客房、轩厅、书斋等26间房屋和庭院及后花园。悟园组成,辅以回环曲幽的抱廊、假山、亭轩舫桥及竹木花卉,是一组体现明代风格的清雅秀丽,古色古香的园林式建筑群。
正门上方匾额上“吴承恩故居”几个金黄色大字是我国已故著名书法家、中国书协主席舒同所书。
故居本体展示了吴承恩生活、创作《西游记》的环境;吴承恩生平陈列厅运用图片、文字、实物和多媒体技术,动态地介绍了吴承恩生平事迹、《西游记》创作过程及《西游记》与淮安地方文化的联系和影响;玄奘纪念堂采用了集淮安民间艺人的智慧和成果,展示了一代高僧传奇的一生;美猴王世家艺术馆展示了六小龄童家族四代人的猴戏生涯及与猴戏有关的艺术珍藏品;六小龄童工作室是六小龄童在淮安办公、生活的场所和中国西游记文化研究会创作基地。
故居历史
嘉靖二十九年,四十五岁左右的吴承恩谋取功名的一番抱负还是没有实现。按照明代的科举制度,凡是取得秀才资格满了一定年限而又屡应乡试落 榜,一律由学政(主持全省文教的最高官员)将他姓名报送朝廷,听候适当安排,叫做“入贡”。于是,吴承恩成了一名岁贡生,到京城听候朝廷授职或者安排其它的出路。在北京等候了两个多月的吴承恩,结果大失所望,他没有得到官职,却被安排到南京国子监读书。此后十多年,直到吴承恩五十九岁的时候,他一直在南京国子监肄业。
到六十岁左右,吴承恩才得了个长兴县丞(正八品)的官职,相当于一个副县长。因吴承恩生来刚正不阿,当然不适应黑暗时代官场的那一套,仅仅做了一年多时间的县丞,就大大惹恼了上司,被诬陷为“贪污受贿”而革职拘禁。不久案情大白,得以释放。
后来,朝廷补授吴承恩为荆府纪善(荆王府,位于蕲州,今湖北省蕲春县,亦为李时珍故里),为秩正八品官。在荆王府里当教师。时间不长,因年老有病,吴承恩便辞官回家。回家后,吴承恩潜心整理文稿和著述,终于写成了惊世骇俗的文学名著《西游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