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春秋战国时期,高氏主要活动在华北地区,其中一支在战国后期,楚国灭越后,经吴越之地,进入楚国,最终到达海南。秦汉时期高姓的足迹已经遍布于华北、陕甘宁以及中原地区。东汉末期是高姓的鼎盛时期,在山东地区形成了历史上最著名的渤海高姓。西晋时,高姓主要向北和东北迁移。南北朝时,高姓因北齐的灭亡而被迫移民陕南和西蜀。隋唐时期,高姓主要的活动地仍在长江以北,但继续向四川和江浙地区迁移。五代宋元时期,高姓大批移民于江南各地,尤其是江浙地区。明末清初高姓进入了台湾。
宋朝时期,高姓大约有89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1.15%,排在第十五位。安徽为高姓的第一大省,约占全国高姓总人口的15.6%。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安徽、河北、陕西、河南、四川五省,这五省高姓占高姓总人口的62%,其次分布于山西、湖北、浙江,这三省的高姓又集中了20%。全国以皖、豫、陕、冀为中心,向东北、西北、东南放射的高姓分布带。
明朝时期,高姓大约有93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1%,为明朝第十九位姓氏。宋元明600年全国人口纯增长率是20%,高姓人口基本没有增长,远远低于全国人口的增长速度。山东为高姓第一大省,约占高姓总人口的18.8%。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山东、江苏、浙江三省,大约占高姓总人口的44%,其次分布于山西、江西、甘肃、河北,这四省的高姓又集守了29%。宋元明期间,高姓的分布总格局变化较大,其人口主要由北方向东南和西北迁移,特别是向江、浙、赣地区移民。全国重新形成了山东、江浙赣、陕晋三个高姓人口聚集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