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姓是当今中国第一大姓,总人口超过一亿人。“王”这一姓氏的由来有一段故事:早在上古时期,东周灵王有太子名晋,聪明早慧,未成年就已名闻诸侯。灵王廿二年(公元前550年),京师洛阳附近的谷、洛二水泛滥成灾,威胁王宫,灵王准备派人壅塞二水,太子晋力陈不可,主张应像大禹治水那样,顺其自然,因势利导。这本是一个好主意,但灵王听不进,还将太子晋废为庶人(黎民百姓)。《新唐书·宰相世系》记载“周灵王太子晋以直谏废为庶人,其子宗敬为司徒,时人号曰王家,因以为氏。”如今,天下绝大多数王姓人,都尊奉太子晋为祖先。太子晋的后裔后来迁至山西、山东一带,秦汉时分为太原、琅琊二望,这两支后来发展成为天下王姓的最主要支派。至魏晋南北朝时再分为东海等望,隋唐及以后又分为中山、河东、河内、邺郡、开闽、三槐等王姓郡望支派,明清之后又开始播迁海外,目前遍布海内外的一亿多王姓人,大都是太子晋的后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