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故秩事

11刘浩然撰《刘氏源流歌》:
源溯陶唐姓伊祁,帝尧苗裔第一支。
监明早逝不得立,永河封刘得姓氏。
传至刘累十八世,卯上丝下掌中字。
伯益传下赢姓者,亦与我刘同宗支。
庶后子孙又迁徙,为唐杜伯及范氏。
隰叔奔晋为士师,士会迁秦有后嗣。
复为刘氏传世系,派下之刘属伊祁。
更有分支迁于隋,其后子孙即姓隋。
周定王时刘康公,后裔姓刘源自姬。
士会之后迁丰沛,传至刘邦遂倔起。
西东两汉四百载,当年刘氏居第一。
娄敬项伯均赐姓,冒顿后裔汉家儿。
刘秀避祸改姓金,唐朝文静改侯氏。
避讳钱谬金与钱,同宗异姓十有余。
宗支繁衍皆有自,百川入海同一支。
自从汉朝一统后,传至五代十国时。
承帝称帝五十余,爵封王侯难枚举。
得姓于今四千年,名人辈出知有几?
谱碟历历载分明,炳如月星谁能比!
家声绵远堪自豪,更望后昆齐震起。
建树功业留伟绩,光前裕后谱新史。
题罢谱序情依依,不尽绵绵追思意。
11.典故、趣事:
刘项斗联:相传刘邦和项羽争夺天下,楚汉相争最终造成刘氏人和项姓人如同世仇,相斗不止,始终不和。结果既影响了生产发展,又影响了社会稳定。某地有两个村庄,一是刘氏,一是项姓,中间隔着一条河。刘项两村人老死不相往来,但就是相互斗联不止。每年的秋季将对联悬挂于村口,无非都是抬高自己,贬低对方之意。某年,刘氏人早早就挂出了这么一副对联:“两朝天子;一代军师。”此联中上联“两朝天子”说的是汉高祖刘邦创立西汉、汉光武帝刘秀创立东汉的故事。下联“一代军师”说的是明朝军师刘基(即刘伯温)的故事。项姓人要想再高过刘氏人,看来很难了。其时刚好有一位上京赴考的秀才路过项姓村庄,借宿村里。闻说此事,心想总是争斗下去,也不是办法,便有心促和。于是只身来到刘氏村庄,说明利害,劝说刘项和解,和睦相处,共享太平。刘氏人只当是项姓人想不出对联,才派人来说和,便要求对方出示对联,才肯言和。秀才没有办法,只好亮出一副对联:“烹天子父;作圣人师。”此联中上联“烹天子父”说的是项羽和刘邦争霸期间,项羽将刘邦父亲擒获。于是派人告诉刘邦,刘邦要是不肯投降,他就要将刘父烹熟了吃。刘邦听后,对来人说,若是烹了他父亲,请分一杯羹,让他也尝尝味道。项 羽终是不忍,便放了刘父。此事对于刘氏人来说,刘邦是个毫无孝道、鲜廉寡耻之辈,极不光彩。下联“作圣人师”说的是孔子东游,路遇小孩项橐,与他一番交谈后,孔子说,小项橐“可以为师矣”。刘氏人看到才抖出这副对联,知道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加之确感如此斗下去,实是于家于国无益,遂同意和解。自此,刘项两村和睦相处,互通有无,共同发展,相安无事。但是斗联的惯例仍然保留下来,只不过不再是“抬高自己,贬损他人”了,而是成为文化交流的一块阵地。
运筹帷幄:源于《史记·高祖本纪》。刘邦有一天在洛阳南宫设宴招待文武大臣。在宴席上,刘邦问文武大臣:“诸位将领,你们坦率相告,我为什么能够取得天下,而项羽怎么又会失去天下呢?”王陵回答说:“您派人攻城略地,取胜后论功行赏,与大家分享利益。而项羽嫉贤妒能,有功的人他就设计陷害,有才学的人他就怀疑。打了胜仗,得到土地,既不赏有功之人,也不给别人一点好处,所以他才失掉了天下。”刘邦听后笑着说:“你只知道这一方面,而不知道另一方面。在营帐之中决定计策,能取胜于千里之外,这点我不如张良;安定国家,抚恤百姓,保证供应不缺,粮食不断,这点我不如萧何;组织百万人战无不胜,攻无不克,这点我赶不上韩信。他们三个都是杰出的人才,因为我用他们,所以能取得天下。项羽有个能人范增,他却不用,所以他失去了天下。”后来,人们把“运筹帷帐之中”简称为“运筹帷幄”,用来指在后方策划战或研究战略战术。现引申为筹划指挥。
乐不思蜀:源于《三国志·蜀书·后主禅传》,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三国时期,魏国把蜀汉灭亡后,后主刘禅被迫迁居到洛阳。有一天,魏国的司马昭请刘禅喝酒,给他特意表演了蜀地的舞蹈,当时在场的人看了都感触颇深,十分难过,可是刘禅却毫不在意,还笑嘻嘻地欣赏。司马昭看见这种情形感慨地说,想不到刘禅竟糊涂到了这种地步,即使诸葛亮活到这时,也帮助不了这个昏庸的君主。随后司马昭问刘禅想不想蜀国,刘禅高兴地说:“此间乐,不思蜀!”后来人们用“乐不思蜀”比喻乐而忘返,或者表示身处幸福之中却忘了过去的痛苦。
中国目录学之祖刘向:传说刘向在汉成帝时受命在皇家图书馆——天禄阁校刊《五经》和各种秘籍。某日夜暗独坐,忽有一个黄衣老人,手持青藜手仗,叩门进来,吹燃藜杖,以藜光照明,传授刘向《五行洪范》之文。刘向问老人姓名,老人说:“吾乃太乙之精,天帝悯卯金之子,特派我来传道给你。”并把怀中竹牒和典天文地图之书赠给了刘向。
刘邦与“丰西纵徒事件”:公元前256年,刘邦诞生在秦朝所属的泅水郡沛县丰邑的一个农家。大约在公元前224年,刘邦当了泅水的一个亭长。他忠于职守,兢兢业业。秦王朝建立后,大刘邦与“丰西纵徒事件”:公元前256年,刘邦诞生在秦朝所属的泅水郡沛县丰邑的一个农家。大约在公元前224年,刘邦当了泅水的一个亭长。他忠于职守,兢兢业业。秦王朝建立后,大规模的征召徭役,连续不断,刘邦作为亭长,不止一次地奉命押送刑徒、民夫等去首都咸阳服役。这一活动,使他开阔了眼界,长了见识。有一次,他送刑徒到咸阳,在大街上看到了秦始皇出巡的大队人马威武雄壮的阵势,他感慨万分地说:“大丈夫当如此也。”从此埋下了反秦的种子。于是在他最后一次押解刑徒前往咸阳时,精心策划了“丰西纵徒事件”。那天,刘邦亭长押解刑徒上路之后,他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地看着一些刑徒一个一个地逃掉,接着又在人烟稀少的丰西大泽边上停下来,在一个小酒馆里吃了许多酒。夜幕降临时,他又走进刑徒队伍里,为那些末逃掉的刑徒一一解开绳索,并说:“你们都逃走吧,随便去哪里都可以,我自今日起也要远走高飞了。”可是,还剩下十多个身强力壮的人不肯离去,围住他说:“亭长,我们跟着你共生死,决心跟你一起干!”当刘邦带领这支小分队来到一片沼泽地时,忽见一条大蛇挡路,众人皆惊慌不已,而刘邦却镇静地挥起三尺长剑,将大蛇劈为两段。顿时众人无不把刘邦当成英雄看待。从此,刘邦走上了反秦斗争的道路。当天,刘邦带领这些人回到丰邑,准备征召人马壮大队伍。不料他的意图被人发现,秦朝兵吏四处搜捕他,丰城的四个城门戒严,使刘邦一伙儿西跑东奔,无处脱身。传说他们正在焦急惊恐之时,忽然有一处城墙裂开一道缝,从而得以逃出城去。刘邦曾喜出望外地大呼“天助我也”。
蚂蚁圆坟:当年秦灭魏,迁大梁都于丰。刘清迁居金刘砦后,居宅门前不知何时自生一棵梧桐。这棵梧桐长得极快,不几年就长成一棵枝繁叶茂的参天大树。某日这里忽然狂风大作,天地变色,原来是从天外飞来一只金凤凰。这金凤凰围着梧桐树盘旋三周之后,竟然落在树上,筑起巢来。金凤凰在树上栖息了一段日子,后又飞走,但却将巢留在此树上。凤凰飞走后不久,刘清这位古丰刘氏的开基始祖也突然仙逝。刘家砍下屋前的大梧桐树做成棺材,用来安葬刘清。刘清出葬那天,本来天气晴朗,不料临出丧时,忽然间天昏地暗,电闪雷鸣,下起了倾盆大雨,使送葬队伍无法成行。人们万般无奈,只好将刘清的灵柩暂时放在挖梧桐树后留下的大树坑中。雨过天晴之后,人们再来抬棺时,吃惊地发现棺材已然不见,而梧桐树坑此时去口已变成一座巍然宏大的大圆坟。更令人吃惊不已的是,当时竟有亿万只蚂蚁,正在忙碌着向坟上筑土。刘氏族人于是就把这个大圆土坟当作刘清的墓冢。当地的人们则纷纷奔走相告,说这是“凤凰点穴”,“蚂蚁圆坟”,又说刘家“大雨淋坟,必出贵人”。
金屋藏矫:刘彻是汉景帝刘启第九个儿子,在位五十四年。刘彻降生之时,正是其父继位之日。传说生母王美人在怀他时,曾梦见一轮红日投入怀中,称为“贵兆”。刘彻少年时,他的姑母长公主刘膘(景帝的姐姐)很喜爱他。一次姑母当着景帝的面问刘彻:“要不要我的女儿陈阿矫做妻子?”小小的他竟然聪明地答道:“如果能娶阿矫为妻,我一定要建造一所金屋子给她住。”长公主和景帝听了都十分高兴,这个故事就是“金屋藏矫”成语之由来。
0.06245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