陵园墓葬

  

  1.jpg

  陈胜墓位于河南省永城市东北芒砀山主峰西南麓的山坡上,坐北向南,为石券土冢,现存墓冢高2.6米,周长约27.3米。周围建有青石墙,墓前立有一高大石碑。碑文“秦末农民起义领袖陈胜之墓”为郭沫若亲笔题写。墓冢处在群山环抱之中,掩映在苍松翠柏之间。

  陈胜墓历经修缮,已成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当地著名的旅游景点。

  陈胜葬于芒砀山,《史记》、《汉书》、《水经注》都有明确的记载,方位与今墓地完全吻合。权威的地理书《水经注》写道:“山有陈胜睹秦乱,首兵伐秦,费终厥谋,死葬于砀。”由于陈胜、吴广率先起义反秦,在其影响下起事的刘邦建立汉朝后,追封陈胜为“隐王”并规定每年以猪羊等祭把陈胜,并按照王侯的待遇派30户丁役守冢。直至今日,邻近的丁窑村有人还承认是守墓人的后裔。东汉时陈胜墓不再受到保护,北宋淮南人陈纲在芒砀山看到的已经是“狐鸣陈涉孤坟坏,金尽梁王石室空”。

  到解放前夕,陈胜墓已是残迹仅存了。1976年国家文物局拨专款修复陈胜墓,辟地4000平方米,砌石围墓,载松植柏,置人守冢,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同年5月1日郭沫若先生给墓碑题了词。

  

  

  1.jpg

  陈平墓,位于陕西省西安市户县石井镇曹家堡村西北,墓基东西25米,南北30米,高17米,呈覆斗形。墓前有“汉曲逆侯陈公平墓”石碑一通,为乾隆四十一年(1776)孟秋,陕西巡抚毕沅书,户县知县汪以诚立石。石碑已迁学校保存。墓侧曾建过砖瓦厂,故封土受到破坏。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陈平(?—公元前178年),西汉王朝的开国功臣,阳武(今河南原阳东南)人。少时家贫,好黄老之术,有大志,秦末陈胜、吴广起义后,他往事魏王咎,不久受谗亡归项羽,随从入关破秦。刘邦定三秦时,又归汉,任护军中尉。

  先后参加楚汉战争和平定异姓诸侯王叛乱诸役,成为刘邦的重要谋士。曾建议用反间计离间项羽群臣,使项羽重要谋士范增忧愤病死。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又建议刘邦伪游云梦,逮捕韩信。次年,刘邦为匈奴困于平城(今山西大同北部)七天七夜,后采用陈平计,重贿冒顿单于的阏氏,才得以解围。

  汉建立后,曾因功先后受封为户牖侯和曲逆侯。高祖死,因吕氏专权,不治事。吕后死,他与周勃定计,诛杀诸吕,迎立代王为文帝,曾升为右丞相,后改任左丞相。文帝二年(公元前178年)卒。

  

  blob.png

  陈独秀墓位于于安庆市北门外十里乡叶家冲的一块坡地上。这是陈独秀灵柩于1947年从四川江津迁回家乡后与原配夫人高晓岚的合冢,2001年经保护性维修后,总面积1058.85平方米。墓坐北朝南,由墓冢、墓碑、墓台、护栏、墓道构成。墓冢高4米,直径7米,汉白玉贴面。墓碑通高2.4米,碑身高1.8米。墓台两层,正方形,通高2.4米,四周有汉白玉栏杆。墓南台阶与长30米、宽6米的墓道相连接。墓的两侧,各排列32株杉树,喻示着陈独秀走过的64个春秋;5棵龙柏松,则代表他曾经担任过中国共产党一大至五大的总书记或执行委员会委员长。 

  1998年,陈独秀墓被批准为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从墓冢东北方向穿过一条林间小径,约百米处有一简易小院,占地1.2亩,院中二层主楼于1995年始辟为陈独秀生平事迹陈列室。内设5个展厅,由10个标题版面构成,展览使用照片资料153张、文献资料6份、生活用具(家具)16件,其中国家一、二级珍贵历史文物4件。 

  目前,安庆市拟以陈独秀墓为重点,在上世纪90年代原规划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建“独秀园”。新的规划修编已完成,并在抓紧实施建设。不久的将来,一个集纪念、教育、旅游于一体的园林式红色旅游景点,将为世人所瞩目。 

0.08326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