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母亲

  我的母亲是临沂市蒙阴县人。

  沂蒙山区包括临沂市三区九县(兰山区、罗庄区、河东区、沂南县、沂水县、郯城县、费县、平邑县、兰陵县、莒南县、蒙阴县、临沭县)、临朐县、沂源县、莒县。

  巍巍八百里沂蒙,主要由蒙山、沂山、孟良崮、北大山、芦山等高山携带无数丘陵组成。沂山、蒙山都在海拔千米以上,山高坡陡,崮险岭峻,峰峦连绵,山崮层叠,悬崖峭壁,巨石嶙峋,古木参天,飞瀑流泉,涧深溪清,沂河、沭河萦绕如带。文峰山、浮来山、羽山、马髻山以及七十二崮,雄奇秀幽,风光旖旎。

  沂蒙老区作为老区从1937年抗日战争开始至解放战争1948年战略反攻,共有留下名的6万多名烈士,加上没留下名字的共约近10万烈士,共计有20多万人次参军参战,中国的大规模战争可以一直持续到1953年抗美援朝战争结束,沂蒙人参加战争的时间从1937年至1953年计有16年。

  抗战胜利时,后从沂蒙老区抽掉了滨海第一师、第二师和滨海支队约3万余人挺进东北,组成东野第一纵队,这就是后来赫赫有名的中国头号王牌军、为解放军赢得“最可爱的人”的称号、有“万岁军’之誉的38军。解放战争时期,沂蒙山区是国民党重点进攻的两个地方,而且是国民党投入兵力最多、最精锐的嫡系部队的战场。解放战争时期兵力最雄厚的三野、四野部队里有大量的沂蒙人。

  南下时,从沂蒙老区抽掉了大量干部在东南省份工作。按说,打的仗最多、最好,奠定了中国军队的基数,抽调干部最多,且都在东南发达省市工作,这一切都为沂蒙山的成才提供了最好的机遇。但令人诧异的是,1949年之前这么多参军参战参加革命工作的沂蒙山人,很少出省委书记、省长和上将,这与井冈山革命老区——江西兴国54个将军、吉安46个将军、永新41个将军、湖南平江52个将军、浏阳30个将军,大别山革命老区——湖北红安223个将军、大悟37个将军、麻城26个将军、安徽金寨59个将军、六安34个将军、河南新县35个将军。陕北革命老区仅清涧一个县,据1985年不完全统计就有62个省军级以上的干部。与其他革命老区高干云集、将星闪烁的局面相比,沂蒙老区很少出高干、将军这个现象也很特殊。据了解,1949年之前参加革命的临沂人,仅仅出了刘兴元,莒南人,曾任广东省委第一书记,广州军区政委,四川省委第一书记,成都军区司令员;李子超,沂南人,曾任山东省政协主席;李连秀,沂南人,曾任武警总司令(中将);刘立封,沂水人,曾任二炮政委(中将),郑惕,临沂人,曾任二炮副司令员(中将);杨汉文,临沭人,曾任济南军区空军政委(中将)。

  

  

0.090327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