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祖父的轶事

  我的曾祖父出生在沂蒙山区。

  沂蒙山是泰沂山脉的两个支系,指的是以沂山、蒙山为地质坐标的地理区域,这里不仅只是革命老区这么简单,同时它还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文化圈,历史上属于东夷文明,是古青州海岱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沂蒙山,自古就是中华文明发祥地之一。沂蒙山区地貌类型多样,融北国的粗犷风光与南国的鱼米之乡风韵于一体,钟灵毓秀,仪态万方。北部是绵延起伏的群山,中部是逶迤的丘陵,南部是一望无际的冲积平原。北部的沂山和蒙山,以“天然氧吧”、“养生长寿”而闻名。南部的临郯苍平原,沃野万顷,稻花飘香。沂蒙山旅游区位于山东省中南部,包含沂山景区、蒙山龟蒙景区、蒙山云蒙景区三个景区,核心景区面积148平方公里,是世界文化遗产齐长城所在地、世界著名养生长寿圣地,现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国家水利风景区。

  主峰龟蒙顶(因状如巨龟而名)海拔1,156米;森林茂密,植被复盖率平均达90%以上,属超洁净地区,被誉为“天然氧仓”; 蒙山水系发达,周边有大中小型水库150多座,山泉分布极广,泉水甘冽,被称为“美容元素”的偏硅酸等多种微量元素含量丰富。龟蒙景区千峰万壑,云海松涛,泉飞瀑鸣,鸟语花香,一年四时,风景奇妙:春季层峦叠翠,林海花潮;夏季飞瀑流水,云雾飘渺;秋季漫山碧透,红叶映照;冬季银装素裹,玉琢冰雕。因其自然环境和生态条件赋予蒙山为世界养生长寿圣地,是生态旅游、运动休闲、养生度假的理想场所。

  这里是“东夷文化”的发祥地之一。五千年以前就有先民们在此繁衍生息。周朝起,蒙山被封国祭祀。春秋时,孔子"登东山(蒙山古时称东山、东蒙)而小鲁",《诗经·鲁颂》咏叹蒙山。唐宋以来,蒙山一直为文人骚客、帝王将相所瞩目。唐代大诗人李白、杜甫曾结伴游蒙山,杜甫写下“余亦东蒙客,怜君如弟兄。醉眠秋共被,携手同日行”的佳句;唐玄宗曾率群臣登临蒙山;北宋文学家苏轼登蒙山写有“不惊渤海桑田变,来看龟蒙漏泽春”的名句;以及王心鉴的《东蒙行》“清风过沂水,松涛缦蒙山。天低雾沾履,路险云在肩。苍鹰巡玉宇,耕牛守麦田。回首登临处,浩浩一大千”等诗篇,都对蒙山颂扬备至。道教早期的重要人物春秋时期的老莱子、战国时期纵横家的鼻祖鬼谷子、汉朝史学家蔡邕等曾隐居此山。蒙山以道教最为兴盛,道佛共修,向有“三十六洞天,七十二古刹”之说。蒙山钟灵毓秀,孕育了诸如孔子弟子仲由、“算圣”刘洪、“智圣“诸葛亮、“书圣”王羲之、书法家颜真卿家族等贤圣人杰。

  

0.07177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