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权将军殉难处位于左权县城南60余公里的麻田镇北艾铺村南十字岭峰顶。纪念设施有:高70厘米、宽105厘米、厚15厘米的左权将军殉难处汉白玉纪念碑一块,左权将军临时埋葬处石灰岩纪念碑一块,后建有纪念亭、左权将军铜像等。
1965年被山西省人民委员会公布为山西省文物保护单位,2014年列入第一批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名录。
七七事变后,国共合作实行全面抗战。1937年8月25日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后,任八路军副总参谋长。同时过黄河进山西于1940年8月到达辽县(今左权县)武军寺,1941年7月1日随八路军总部与朱德、彭德怀进驻麻田。左权在麻田期间,先后指挥大小战斗数十次,特别是反日军“二月大扫荡”等战斗,由左权亲自指挥的“黄崖洞”保卫战,受到中央军委“应做为1941年以来反扫荡的模范战斗”称号。
1941年7月,随八路军总部进驻山西辽县(今左权县)麻田镇。1942年5月,日军3万余人,对太行根据地发动“铁壁合围”大扫荡,5月25日,八路军总部、北方局机关被日军包围在北艾铺村南的十字岭一线,在指挥八路军前方总部突围时,左权将军不幸被日军炮弹击中,壮烈牺牲。
为了纪念左权将军,1942年9月,辽县更名为左权县;1965年5月,左权将军牺牲地十字岭更名为左权岭。1985年,县人民政府在左权将军殉难处修建了“左权将军殉难处纪念亭”。
纪念亭占地面积243.63平方米,高11米,亭内竖立纪念碑塔,内柱四角镶有青石碑8块,上面分别刻有周恩来、邓小平、刘伯承、叶剑英等中央领导人的悼念文章。亭前树立有左权将军铜像。
中心纪念碑的正面上书“左权将军永垂不朽”八个刚劲有力的金色大字。碑的左面为朱德总司令痛悼左权将军的七绝手迹:“名将以身殉国家,愿拼热血卫吾华,太行浩气传千古,留得清漳吐血花”,右侧为邓小平同志题词的手迹:“怀念左权同志”,背面刻有彭德怀副总司令于1942年10月10日“敬撰”的“左权同志碑志”,简要介绍了左权将军的战斗历程。
2015年,为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左权县在该县“左权将军殉难处”建一座英烈墙,将八年抗战期间在左权县牺牲的2.2万余名英烈名字铭刻在英烈墙上,以此缅怀先烈、激励后人。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左宗棠旧居位于北京市东城区西堂子胡同25-27号,是左宗棠1876年后在北京的住所,属市级保护单位。1990年,西堂子胡同25-37号四合院(含25-27号院左宗棠旧居)被列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另有湖南湘阴樟树镇巡山村柳家冲左宗棠柳庄旧居和湘潭县排头乡紫山居村桂在堂左宗棠故居。
旧居格局基本完整,院落中间穿插有长廊、假山、花园等。其中25号院是三进院落,宅门与正房以抄手廊贯通,正房内留有清式楠木雕花隔断,精巧别致。20世纪30年代,国画家、清宗室溥雪斋曾购得此宅居住。如今,这所院落一部分是民居,一部分做办公使用。
光绪七年,左宗棠收复新疆后,两宫皇太后诏其进京,加恩封爵,并命他以军机大臣的身份入职军机。于是,左宗棠开始了他一生当中第一次在京城定居的生活。他当时是以租赁的方式住在最东边的一个院落里。一个院落隔成了两边,两个门牌———西堂子胡同25号和27号。
西堂子胡同25号,南北各有一个小院落,中间是个小小的花园和一间正房,它曾与隔壁的院落相通,是左襄公的花园。上世纪30年代,西堂子胡同25号曾住着著名国画家溥雪斋;60年代,房子交公;七八十年代一度成为堆放杂物、货品的仓库;90年代初,一间进出口公司进驻,作办公用。原有的房子拆掉,然后依原样再复建一新。院子的北面,起了一栋两层的仿古办公小楼。
历史也被粗暴而善意地复制了一遍,时间的碎屑与变迁的痕迹没了踪影,那曾经被封起来的与隔壁院落相通的门框也消失了。倒是那面楠木的雕花隔断还在,除了那几棵不知何时种起的枣树和银杏树,就是它,目睹了时光的流转,听见了风云的变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