郡望堂号

不知
、大树堂:


堂号:大树堂   


郡望:始平郡


堂联:


        将军世泽 天官家声


        凌云怀祖德;大树溯宗功


        大树家声远;凌云世泽长



        在冯姓发展史上,在诸多名人公卿中,东汉冯异是最值得称道的。冯异,颖川(河南)人,生年不详,卒于公元34年,从刘秀为偏将军,封应侯(河南鲁山东),战场屡立战功,诸将并坐论功时,他常退避大树下,军中因号“大树将军”,后世称不争名利的将军为大树将军。刘秀即位,任征西大将军,封阳夏侯,治河南太康县,卒于军中,为二十八宿之箕星,氏人为纪念冯异,以“大树”为堂号,以“将军世泽、天官家声”为堂联。大树堂堂号的冯姓分支很多。


        「后汉书」上列有专传记述,大致如下:「父城人,字公孙,事光武拜偏将军,封阳夏侯。复平赤眉,击匈奴,历领北地、安定、天永太守事。后攻隗纯于冀,卒于军,谥节。异性谦退,每所止舍,诸将常并坐论功,异独屏立树下,军中号为大树将军。」


         目前大树堂堂号的冯氏分支遍及全国各地。有江西北部及南昌地区、浙江西北部及慈城、安徽南部,苏北、皖北,豫东部分县市,山东南部,山东中部、巨野周边、河南西平、扶沟、太康(冯异公封地阳夏)、广东大部分、湖北钟祥、湖南湘潭中湘石潭。



2、同舆堂 或 三同堂:


根据《后魏书》记载,冯诞和后魏高祖同岁,幼同学,娶高祖妹安乐公主为驸马都尉。他常和高祖同舆而行,所以称"同舆堂"。又同案而食,同砚而学--同舆、同砚、同案,所以叫"三同堂"。



3、市义堂:


战国时冯驩,是孟尝君的食客。起初孟尝君对他只当一般门客对待,后来孟尝君派他到薛地,他把所有帐户叫来,宣布将债券烧掉,给所有帐户解决了困难。冯驩回去后,对孟尝君说:"讨来的钱我全部买了'义'带回来。"(市就是买)。孟尝君当时不懂这句话的意思,后来,孟尝君罢了官到薛地去,薛人夹道欢迎,这时孟尝君才省悟地感谢冯驩说:"今天我尝到了你替我买的珍贵物品--义,这可是万金难买呀!"



4、始平堂:


冯氏远祖始于周代。族谱载:“受姓始祖毕公,名高,文王第十五子,左右武王率修文武绪业,武王践位于毕,今陕西西安咸阳县毕原,康王十二年保鳌东郊,厥后支子采食于冯邑,即始平郡。子孙去邑为氏,书作冯。”始平乃冯氏发祥之地也。冯姓因始祖毕公高食邑于河南冯城,因名河南堂、始平郡。


湖南岳阳巴陵冯氏:


江西冯氏:1938年冯育高纂修。始祖冯譓,号棐園,宋代人。后裔自广东迁居福建,约於清初陆续迁入江西,是为江西上犹、万载、宜春、萍乡等地冯氏合谱。


广西平南士村冯氏:始祖:[明]冯用祥              **感谢本家冯宗文提供信息


广西贺州昭平冯氏:


江西宜春下浦冯氏:1989年冯国福纂修。始迁祖冯谦,宋代人。


江西宜春丰顶山冯氏:1993年冯彭哲纂修。始祖毕,周代人。后裔有迁居至湖南浏阳者。


江苏新沂:字辈是:大树公明,长胜星斗     *感谢冯胜权本家提供信息


湖南湘乡,至此居住大概在元末明初开始,已传二十九代。





5、始平堂:


冯氏远祖始于周代。族谱载:“受姓始祖毕公,名高,文王第十五子,左右武王率修文武绪业,武王践位于毕,今陕西西安咸阳县毕原,康王十二年保鳌东郊,厥后支子采食于冯邑,即始平郡。子孙去邑为氏,书作冯。”始平乃冯氏发祥之地也。



广东始兴沈所始平堂冯氏族谱    始祖:懋忠公


1、大井房字派(从世系40~99)59字


金殿传芳远皇家宠任长岗源钟毓秀英俊兆灵祥腔彩风腾云表飞绕建章公候膺奕代富贵跃仁乡忠孝承先烈贤才辅国光功勋增汉史令誉冠南邦


2、嘉兴坊字派(从世系37~76)39字


文马庭献瑞彩风向高鸣诗书廷世泽忠孝大家兴天锡微名广星联贤士生三元继重誊万载际昌明


3、懋忠公房字派(懋忠公是世系第24代)


  (1)三 郎 公老字派(从世系25~74),懋忠公下1~50世


万永友仲和  春时嘉应彩  上光宗德贻  谋长善述铭  恢宏统绪世  


祥声定太平  家振诗礼盛  相国列朝廷  纯良维邦志  文开济溥呈


(2)九 郎 公老字派(从世系32~59),懋忠公下8~35世


          朝应维士嘉德超  华国文章性学高  孝友相传继术善  光宗显祖佑天朝


(3)一郎、三郎、九郎三房人新字派(从世系43~98),懋忠公下19~74世


家传忠孝最馨香  立爱惟亲盛业昌  广育金兰多济美  载成玉树远流芳  


吉祥如意云中鼎  道谊高风作表坊  史乘合修都发达  功名宝贵福无疆


(感谢冯学金提供资料)



湖北建始冯氏:1988年冯均友修谱。始祖冯建云,自江西吉安府迁居湖南。始迁祖冯友珍、冯友祥,清康熙四十年自湖南善化县(今长沙市)石塘井迁居湖北建始望坪。


湖南岳阳巴陵冯氏:清宣统三年(1911)修谱。纂修者不详。


湖南岳阳冯氏:1936年修谱。纂修者不详。


湖南湘阴冯氏:清咸丰九年(1859)冯西人修谱。迁湘始祖冯季拔,字溪甫,号承事,后唐同光二年自江西丰城县铁树观迁居湖南湘阴县上十都三甲洪源洞两虎岩。冯季拔曾孙冯廷瑛,字灿元,明初人,为本派一世祖。咸丰十年(1860)冯朝雨修。


湖南平江冯氏:1924年冯定均修谱。始迁祖冯志良,字厚达,明代人。




6、四德堂


出自五代冯道。冯道,瀛州景城(今河北沧州西)人,字可道,自号长乐考。后唐、后晋为宰相,后汉、后周为太师,居官20多年,历四姓十君。其间,曾主持校定"九经",雕板印刷,开官府刻印书籍之先河,世称"五代监本"。究"九经"之核心,乃孝、弟(悌)、忠、信之四德。冯氏后人于是以"树德"(或"竖德")、"四德"作为堂号。。四德堂冯氏分支很多。


江苏常州毗陵冯氏: 始迁祖:[宋]冯恺,江夏人,建炎初南渡,居苏州;冯恺孙冯??,字延二(一字贤二),宋季自姑苏迁居常州游塘,为始迁祖。该谱所载以第四世冯宽之后裔为主。有光绪三年修、二十九年修、1916年修、1927年修。


浙江绍兴山阴冯氏:清乾隆十三年(1748)冯广文纂修。奉宋代人元少为北祖,熙为南祖。始迁祖榯,南宋绍定间自余杭迁居山阴(今绍兴)大宝里。


昆陵冯氏:



7、树德堂:


江苏无锡冯氏:始迁祖冯来源,于清道光、咸丰年间自常熟迁来无锡西郊冯巷。1997年修谱仅有世系图。


浙江海宁赫山冯氏:光绪二年(1876)冯信安修。始祖冯子明,宋代人。始迁祖冯柏驶(行柏四)、冯柏驰(行柏七),明永乐时自慈溪迁居海宁赫山。宣统元年(1909)高其锦修。


湖南长沙冯氏:光绪二十八年冯祖榤修谱。始迁祖冯万渊,元代人。


慈溪赭山冯氏:



8、竖德堂:。“竖德堂”出自五代时冯道的故事。冯道,瀛州景威人,字可道,历四姓十君,在相位20余年,自号长乐老。后唐、晋时任宰相,在他倡议下,校对“九经”文字,并组织刻工雕刻,至后周才完成,后世称“五代监本”,官府大规模刻书自此开始。“九经”即:《易》、《书》、《诗》、《左传》、《公羊传》、《谷梁传》、《周礼》、《议礼》、《札记》等。古九经书,其内容都讲道德仁义,后来冯姓人家为纪念这位宰相,取堂号名“竖德堂”。



9、世德堂:


浙江上虞永丰冯氏:光绪四年(1878)修谱。始祖冯汝龙,宋代居湖广鄂州。第七世孙冯织文(行千十六)、冯缙文(行千十八),迁居虞邑四都永丰乡夏盖湖冯家山。



10、敦本堂:


湖南湘潭醴陵冯氏:1943年冯春泉修谱。始迁祖冯咸备,字百顺,原籍江西丰城县圳上,元大德十三年迁居湖南长沙,旋复迁湘潭株木塘。子五,除四、五子外,长冯有福(字朝贵),次冯有才(字朝秀),三冯有禄(字邦全)皆迁居醴陵、分为迁醴陵只祖。



11、和义堂:


安徽祁门中井河东冯氏:清嘉庆九年(1804)冯光岱修谱。受姓始祖冯城,西周初以封地为氏。一世祖冯唐,字伯撰,仕西汉。二十五世冯道根卜居江西南昌冯村。二十八世冯慈明於隋初迁居祁门仙桂乡黄杨社冯村。四十一世冯文通避黄巢之乱迁居歙县黄墩,文通子文徵又迁居休宁冯村。至四十六世冯侃,迁居祁门横头。五十七世冯小十二再迁邑之武陵中井。河东始迁祖六十二世德彰,又名榮祖,元末明初迁邑之河东宋村。



12、凌云堂:


湖南湘潭中湘油麻岭冯氏:清道光十六年(1836)冯绍霖修谱。始迁祖冯有运,字秉枢,元末自南昌府丰城县甽上偕三子冯斗牛、冯斗祥、冯斗璧迁居湘潭,后与冯斗璧迁回原籍,冯斗牛(字光南)、冯斗祥(字光北)则开南北二派。此为北派。后同治六年(1867)冯芳绥修,1933年冯镇嵩六修。


湖南湘潭仓山冯氏:先祖同湘潭中湘油麻岭冯氏。始迁祖冯添寿,字悦知,明前期迁居湘潭仓山。于同治元年(18621)冯开本二修,1919年冯新交四修。


浙江诸暨暨阳紫岩冯氏:光绪二十五年修谱。始迁祖冯绥(一作德安),宋代东阳尉,赘於诸暨紫岩陈氏,始居祝隝,其后复由祝隝析为马隝、金锁、中村等支。后1929年冯仲达续修。


湖南湘潭月形山冯氏:清宣统三年(1911)冯光麒修谱。始祖冯亮,元代人。始迁祖冯琼,明代人。


湖南芷江冯氏:清同治元年(1862)冯月龙纂修。始迁祖冯暹,字显泗,明代人。



13、文炳堂:


湖南湘阴县冯氏:始迁祖:[唐]冯季拔; 本支祖:[唐]冯廷瑛



14、四山堂:


湖南长沙冯氏:1914年冯忠璘修谱。始迁祖冯中,原名冯一本,字泰初,号琪園,原籍江西丰城县,元明之际迁居长沙。1937年冯作安续修。



15、四经堂:


江苏常州毗陵冯氏:始迁祖:[宋]冯恺; 先祖:[宋]冯延二; 先祖:冯宽。


昆陵冯氏:


湖北咸安四经堂来历 http://www.fengbbs.cn/viewthread.php?tid=6059&;extra=page%3D3



16、宝啬堂:


江苏常州冯氏:始祖:[元]冯端; 先祖:冯寿二; 始迁祖:冯思仁; 先祖:冯寿三


江苏武进毗陵冯氏:



17、协和堂:


江西遂川冯氏:1915年冯辉昭修谱。始迁祖冯安常,宋代自江西丰城迁居川西赤石。后1948年续修。



18、瑞锦堂:


湖北黄陂冯氏:民国修谱。始迁祖冯天苇,明代自江西迁居黄陂北之贾家铺。


湖南湘潭中湘裕家湾冯氏:民国修,纂修者不详。


湖南洪江冯氏:民国修谱,修撰者不详。始祖冯维德,明代人。始迁祖冯均仕,明代人。



19、三元堂:


宋代冯京在乡试、会试、殿试中考中了第一名,称“三元及第”,又称“连中三元“。官至参知政事。其后人以“三元堂”为堂号。



湖北仙桃冯氏:1947年冯振钦修谱。始祖冯兴善,字开嘉,宋代人。始迁祖冯胜,字乡魁,行二,明洪武间自荆州府江陵迁居安陆府沔阳(今仙桃)。


湖北沔阳冯氏:


湖北黄石富川荆源冯氏:


湖北大冶经济开发区下冯村上冯湾是三元堂,派行是:


以祖德发祥,进美加光,贤才蔚起,后代延长。宏惟先烈,久著声望,怀仁辅义,秉忠孝良。在周有简,际汉则唐,宿典对策,京同平章。文武咸懋,科名斯扬,树业华夏,起立纪纲。本支繁衍,远超寻常,率乃攸行,福禄永康。




20、天宝堂:


湖北黄冈冯氏:1944年冯功名修谱。始迁祖冯胜五,明代自江西迁居湖北黄冈。



21、继立堂:


湖南湘潭冯氏:光绪八年冯清峻三修谱。始迁祖冯斗虚,字北极,明代人。



22、继孝堂:


浙江绍兴山阴柯桥冯氏:光绪八年(1882)冯文金纂修。始迁祖冯阳春,行三,明代人。



23、孔安堂:


浙江鄞县后仓冯氏:光绪元年(1875)冯圣任修。始迁祖冯臣,明初自慈溪迁居鄞南乡后仓。后光绪二十六年冯義址续修。1921年冯義圭续修。1929年冯義圻续修。1949年冯中銞续修。



24、诒安堂:


江苏宜兴冯氏:光绪三年修谱。



25、著存堂:


江苏丹徒冯氏:始迁祖:[明]冯敬



26、百詠堂:


湖南湘乡山田冯氏:清道光十二年(1832)年冯运开修谱。始迁祖冯益,宋代人。2000年冯代治修。



27、永思堂:


浙江绍兴会稽冯氏:光绪十八年冯焕等纂修。始祖冯元,谥文济,宋代人。始迁祖冯鼎,行百十五,南宋光宗时自诸暨栎桥村迁居会稽雷门乡宁桑村。



28、伦正堂:


江苏无锡冯氏:始迁祖冯范尼,字道安(一字陶菴),学者称南山先生,行肇二,元至正时迁居武进县十堡里。有光绪三十二年修谱。


江苏武进冯氏:始迁祖:[元]冯范尼; 名人:[明]冯梦龙



29、承启堂:


不详(吴氏冯墅分宗)



30、尚贤堂:


浙江诸暨暨阳燕山冯氏:乾隆四十四年冯士行纂修。冯氏先世本居金陵,南宋初来居诸暨,始迁祖冯尚一,元至正时自暨阳官员领迁居龙泉乡燕山。嘉庆二十五年(1820)冯士造续修。同治五年冯春茂续修。光绪十八年(1892)续修。



31、务滋堂:


广东新会冯氏:1922年冯昆蔼纂修。始祖冯业,南朝宋人。新会始迁祖冯用,字以用,号子九,明代人。务滋堂祖冯祚祥,清代人。



32、怡恕堂:


广东广州冯氏:1931年修,纂修者不详。始迁祖冯业纯,宋代人。



33、亦政堂


天津冯氏: 冯守诚纂修。始迁祖冯盘。



34、快雪堂:


河北涿州冯氏:清乾隆四十三年冯埏纂修谱。始迁祖冯贵,字昌黎,明永乐时自河北昌黎迁居涿州。



35、百盳堂:


湖南山田冯氏



36、会经堂:


浙江馀杭禹航钦德冯氏



37、齐宝堂:



38、树德宫城:



39、大榆堂:


河南新密冯氏:1908年冯益谦修谱。始迁祖冯锐,明代人。后于1995年冯新年修。



40、无了堂:



41、永言堂:


广东广宁冯氏:1936年冯斯鼈纂修。始迁祖冯次登,明代人。



42、怡孝堂:



43、立树堂:



44、和义二祠:


安徽祁门中井河东冯氏:参见和义堂。



45、余庆堂:


浙江奉化鲒埼冯氏:始祖冯月山。清嘉庆元年(1796)吴培基纂修。道光十五年冯昌华续修。同治五年(1866)年冯家宝修。1914年冯道在修。1939年冯庆余修。   世系修录至第八世,排行字为家。本支派排行字自三世起:继思维克昌家道庆天长孝友本庭瑞忠良亦国光。


浙江桐庐冯氏:1932年冯培根主修。始祖冯万,晋朝人。始迁祖冯永毅,字刚斎,元至正十五年自衢州迁居于分水(今桐庐)。



46、追远堂:


浙江余姚姚南西隩冯氏  1927年冯开良主修。始迁祖:【明】冯虎佑,明代自慈溪县邑城(今宁波市江北区慈城镇)迁居余姚县邑南小墅四观村(今梁弄镇西隩村)。本谱始修于清康熙年间(1662~1722)。世系修录至第十九世,排行字为征。本支派排行字:英奇贵昌端正相元亨利贞体长嘉会宫商角征羽仁义礼智信。



47、又桂堂


湖北麻城冯氏



48、冯氏锦堂


湖北黄陂冯氏



49、四心堂


湖南長沙冯氏



50、昌后堂


福建泉州冯氏:始迁祖:冯莱孙


昌后堂 福建省泉州市德化县龙潯蔡径村 始迁祖莱孙(原籍南京应天府溧阳县福贤乡七都二保人士 1355年从军至闽 1390年逝世 1398年后人迁至泉州市德化县龙潯蔡径村)



51、天合堂


河南民权县北关镇:【明】洪武1377年18人从山西洪洞迁徙到此  


字辈:又 振 其 德 复 广 先(先是第21世) 业 志 在 纪 乾 心 存 传 后 治 国 安 邦 忠 孝 永 昌 照 耀 远 方


*感谢民权冯姓本家提供信息



52、宜孝堂


江苏宿迁:辈份排列是“振、燕、平、生”



53、树源堂


江苏常州溧阳冯氏:始祖:【隋】兵部尚书冯慈明  迁祖:【南唐】冯延巳   迁祖:【南唐】冯延鲁



54、宝齐堂


江苏常州冯氏:清道光17年木活字本8卷、民国1卷



55、正伦堂


江西泰和县万合河源村   乾象(宋崇宁癸未亳州稽守,生宋元丰壬戌五年丑月廿日子时)→福庆→名扬→瑞(三子)→开寿(长子)→如春(字正伦于嘉泰壬戌年四月初八午时生,为泰和河源冯氏开基祖)



56,承德堂


安徽歙县鸿飞祠堂的牌扁,是冯玉祥将军的亲笔提名,现在会议原稿的保存。



57、追远堂   


山东汶上



58、三义堂:


安徽巢湖冯氏   家谱应该是乾隆三十九年间立的,三义堂。排行字是;启秉有世继,承尚万应长,国永登贤士,家兴大秀良。  (冯兴胜提供资料)



59、孝友堂  


安徽凤阳 冯章之后。


我家中有一祖传家谱(手抄本),从家谱上可知,我辈为“孝友堂”。按照家谱上记载:“余家祖籍原苏州府吴县人也,洪武初年定鼎中都(安徽凤阳),奉旨调移凤郡(安徽凤阳),因隶临淮县东南隅一图九甲民籍(凤阳枣巷乡)”。


    家谱字号辈分为:大宗殿献、朝夕从贵、辉英元良、文华延庆、福(富)泽荣长


    现只知我辈的班序为:仕德锦(井)惠(会)富(副)忠全。


    家谱记载第一人:冯锳,两子为:冯章、冯良。


    我辈为冯章之后,排序为:锳-章-诏-大德-龙震-蒞-依祖-黙仙-言坊-纯仁-芝蘭-培英-元士-德裕-锦笔-会超


        有同堂的宗亲常联系  QQ121956214     家族群79812507    冯会超



60、燕怡堂


福建临武、河南固始‘燕怡堂’(隋唐时延用至今)



61、怡恕堂


广东广州



62、青松堂


广西 容县 自良镇 中平墟 冯武海的新居为“青松堂”  (冯以农提供资料)



63、继立堂



64、亲亲堂


湖北武穴(原湖北广济县)          (冯凡华提供资料)



65、居俟堂


(天津)续修津门河东分时家谱  (清)冯桓墀纂修  谱名居俟堂冯氏谱记   始迁祖冯大才,明代人。



66、还读草堂


江苏常熟冯氏:(清)冯景元光绪三十年续修 冯氏原籍上当,宋末有名福三者渡江居常熟五渠。因世远不可考,谱断以成(字道海)为一世祖。明末诗人冯班为总马桥一支第七世。明末有怀村者又自五渠迁于屈里。旧谱由冯大勳修于乾隆八年,后续之屈里一支世系为冯景元所辑。



67、畬经堂


浙江余杭冯氏:冯乃文纂修 禹航钦德乡冯氏宗谱,始迁祖冯贵,明代人。



68、德聚堂


浙江桐庐冯氏:(清)冯恩楣纂修  道光年修。始迁祖冯铭,字积一,元代人。



69、乐善堂


浙江绍兴会稽王顾冯氏: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冯尧铨纂修。鼻祖冯骥,字德良,行亿三,宋代人。始迁祖冯鵠,字张侯,号口冈,行兆五,宋代人。



70、怡德堂


浙江江山始平冯氏:1924年修谱。始祖冯天极,字文收,唐代人。始迁祖冯心超(行仁一)、景渊(行仁二)兄弟,明正统、景泰间二人自福建建宁府城(今南平市)迁居浙江江山县南乡杨柳村(今属四都镇)。



71、尚德堂


浙江兰溪佳泽坞冯氏:1919年冯望峻纂修。始祖冯元,宋代自河南洛阳县迁居浙江东阳县冯家楼村(今属吴宁镇)。始迁祖冯绍容,字幼径,行福三,南宋时自兰溪县柱竿山下三泉村迁居本邑佳宅坞村(今均属黄店镇)。



72、柱南堂


浙江兰溪始平冯氏:1920年冯金水修谱。始祖冯元,宋代自河南洛阳县迁居浙江东阳县冯家楼村(今属吴宁镇)。始迁祖冯绍康,行福,元六世孙,南宋时自兰溪县三泉村(今属黄店镇)迁居本邑冯家村(今属黄店镇)。



73、庆衍堂


江西遂川冯氏:1998年冯昭坤纂修。始迁祖冯子庆。



74、守朴堂


山东栖霞东分冯氏:光绪三十四年(1908)冯绍周修谱。始祖冯禄,明代自山东青州迁居栖霞县。明末清初,其后裔为丁艰所累舍家北去,始居解家口,继迁大岩村,清康熙元年,又东迁牟平五甲村。子裔国勳生三子,曰春、曰夏、曰秋。曰春之子财起、财隆又自五甲村迁居榆林子村(今称东分)。



75、学士堂


湖南浏阳冯氏:光绪十八年(1892)冯曜熉修谱。始迁祖冯祖述,原名冯闰,字全衡,号尼山,宋宝祐五年迁居浏阳。



76、上元堂


湖南湘乡上湘轧桥冯氏:1923年冯世守修谱。始迁祖冯永遐,字昌明,原籍江苏省南京上元县,宋初迁居湖南湘乡金陵段。



77、怡怡堂


湖南沅陵柳林汊冯氏:1928年冯士修纂修。始祖冯惟德,明代人。始迁祖冯均旸,明代人。



78、植桂堂


广东中山冯氏:民国修,纂修者不详。外纪始祖馮业,字鼻,南朝宋人。内纪始祖元,字道宗,谥章靖,宋代人。开平百岁坊房始祖冯乔,字宁邦,号翠轩,宋代人。始迁祖冯黼,字宁瑞,宋代人。后2001年冯满林修。



79、同福堂


广东鹤山冯氏:清光绪十二年(1886)冯汝高纂修。始祖冯惟乙,隋朝人。始迁祖冯遅,字循能,号雄州,宋代人。旅居鹤山雅瑶。



80、业桂堂绵瓞堂


广东鹤山冯氏:光绪二十年修谱。纂修者不详。冯汝律增补至1978年。



81、显承堂


广东顺德冯氏:光绪十三年修谱,纂修者不详。始祖冯政,号文泽,原籍浙江钱塘,宦寓南雄,南宋开禧元年与子冯景迁居新会古朗甲朗底村,再迁南海之南畔村。第五世仪凤,再迁桂洲,其子冯德仁(字伯成,号宣義)、德義(字叔逹,号处士)又迁大良。德仁居西,为西厅房祖,德義居东,为东厅房祖。明景泰三年,大良划隶顺德,遂为顺德籍。德仁孙冯瑛義定居竹園坊,是为西厅竹園房始迁祖。



82、树滋堂


广东顺德鼎新冯氏:清光绪十八年冯守谦纂修。始迁祖冯悦南,宋代人。1924年冯沛芳修。

11
0.077301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