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昭辅(914年—983年),字拱辰,宋州宋城(今河南商丘睢阳区)人。北宋开国功臣、书画鉴藏家。初隶刘词麾下,后属赵匡胤,以才干著称。北宋初年,任军器库使。太祖外出征讨时,屡任京城巡检。建隆元年(963年),权知扬州,出使南唐。开宝四年(971年),拜左骁卫大将军、权判三司。
开宝六年(973年),拜枢密副使。开宝九年(976年),权宣徽南院事。同年,升枢密使。太平兴国三年(979年),加检校太傅。次年,北汉灭,再加检校太尉。太平兴国六年(981年),以疾罢为左骁卫上将军(一作右骁卫上将军)。
太平兴国七年十二月(983年1月),楚昭辅去世,年六十九,赠侍中,谥号“景襄”,世称“楚侍中”、“楚景襄”。后加赠中书令。
楚昭辅性格勤介,众人无法从他这里谋求好处。但楚昭辅颇为吝啬,将前后获赐的巨额财物都积聚起来,晚年以此购置田宅。他还喜好收藏,藏有韩滉《五牛图》以及王维山水画等。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楚 衍
楚衍,开封阼城人。少通四声字母,里人柳曜师事衍,里中以先生目之。衍于《九章》、《缉古》、《缀术》、《海岛》诸算经尤得其妙。明相法及《聿斯经》,善推步、阴阳、星历之数,间语休咎无不中。自陈试《宣明历》,补司天监学生,迁保章正。
天圣初,造新历,众推衍明历数,授灵台郎,与掌历官宋行古等九人制崇天历。进司天监丞,入隶翰林天文。皇祐中,同造《司辰星漏历》十二卷。久之,与周琮同管勾司天监。卒,无子,有女亦善算术。
楚 弁
安丰蒙城(今属安徽省)人,元代将领。初仕金,为镇国上将军、寿春府防御使。金亡,降宋,命守宿州。窝阔台汗十一年,以州降蒙古,命守之,宋兵来攻,城破战死。
楚 鼎
楚弁之子,官居元之怀远大将军,领兵镇宁国。后从范文虎渡海侵日本,大风坏船,挟破板船漂流三昼夜至高丽。
楚 璋
山东省朝城人,明初官吏。通经书,仕元为翰林学士。洪武初以明经举,任儒学训导,升詹事府丞。
楚 智
明初将领。洪武时先后从冯胜、蓝玉出塞有功,官至都指挥。燕王朱棣起兵,其与李景隆率兵拒敌,以勇称,后与燕兵战死于夹河。
楚 烟
山东省曹州(今菏泽)人,明末官吏。天启五年进士。授龙溪知县,迁户部主事,致仕归。崇祯末,清兵破城,力拒被杀。有《紫芝堂集》。
楚芝兰
汝州襄城(今河南省临汝)人,北宋官吏。初习《三礼》,忽自言遇有道之士,教以六壬、遁甲之术。适逢朝廷博求方技,遂自荐。以占候有据,擢为翰林天文。授乐源县主簿,迁司天春官正,判司天监事,官至尚书工部员外郎,后因事贬为遂平令。
楚建中
洛阳人,宋代大臣。出身进士,初官荥河知县,有治声。有远见,建议修筑抵御西夏之城防,西夏人闻有备果不敢犯。历夔路、淮南、京西转运使,累迁陕西都转运使,知广州、江宁、成德军,以正议大夫致仕。
楚执柔
宋朝官吏。徽宗政和中任江阴丞,任内大力治水,使县内诸水道疏而不壅,节而不滥,六千余顷农田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