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爷的故事

  1950年随我曾祖父曲奇参加抗美援朝战争,1952年参与上甘岭战役,所在部队曾全歼美军黑人团,被毛主席盛赞为万岁军。1953年参与签订板门店协议。1966年因文革迫害,下放到劳改场劳改,1977年平反。一 位 年 过 七 旬 的 老 人 , 也 许 是 因 为 时 间 的 流 逝 , 他 的 头 发 和 胡 须 都 很 白 了 , 背 也 驼 了 。 爷 爷 是 个 胖 老 头 , 他 平 日 里 特 别 开 朗 , 别 人 总 说 他 是 水 牛 肚 , 爷 爷 却 只 是 笑 笑 说 , “ 我 这 叫 宰 相 肚 里 能 撑 船 。 ” 说 完 再 抖 抖 那 长 有 一 二 寸 的 胡 须 。 我 从 小 就 非 常 爱 听 爷 爷 讲 故 事 , 每 次 爷 爷 讲 故 事 , 我 都 在 为 一 个 问 题 而 想 , “ 爷 爷 哪 来 的 那 么 多 故 事 ?” 爷 爷 幽 默 地 说 : “ 肚 子 大 , 故 事 就 多 , 如 果 肚 子 不 大 , 这 些 故 事 也 没 处 装 呀 !” 儿 时 的 我 信 以 为 真 , 也 就 天 天 琢 磨 着 哪 一 天 能 把 肚 子 吃 大 , 装 满 和 爷 爷 一 样 多 的 故 事 。 每 当 我 考 到 好 成 绩 时 , 总 能 得 到 爷 爷 的 几 句 夸 奖 。 记 得 有 一 次 , 我 一 放 学 回 来 就 看 见 柜 底 有 一 只 大 西 瓜 , 我 见 着 爷 爷 就 嚷 , “ 我 渴 了 。 ” “ 你 不 就 是 要 吃 西 瓜 吗 ?爷 爷 给 你 拿 !” 爷 爷 慢 慢 蹲 下 身 子 , 好 像 吃 力 得 很 , 好 不 容 易 拿 出 来 。 爷 爷 看 见 我 并 不 做 作 业 , 而 是 在 等 西 瓜 , 发 怒 了 : “ 先 做 作 业 , 做 了 再 切 给 你 吃 。 这 不 是 我 多 嘴 , 你 做 好 吃 也 不 晚 , 这 可 都 是 为 你 好 啊 !” 爷 爷 接 着 还 是 补 上 一 句 话 : “ 做 好 了 作 业 , 给 你 吃 还 讲 好 听 的 故 事 。 ” 考 试 场 上 没 有 常 胜 将 军 , 那 一 次 期 中 考 试 , 我 语 文 考 了 65分 , 因 为 这 是 一 份 很 好 考 的 卷 子 , 我 草 草 了 事 马 马 虎 虎 就 交 卷 了 。 我 怕 面 对 爷 爷 那 慈 祥 而 对 我 颇 有 希 望 的 眼 光 , 可 我 还 是 哆 哆 嗦 嗦 地 回 来 了 , 爷 爷 还 是 用 那 往 日 慈 祥 的 目 光 看 着 我 , 爷 爷 没 骂 我 , 而 是 讲 了 《 骄 兵 必 败 》 , 一 个 骄 傲 导 致 失 败 的 故 事 , 我 听 着 听 着 竟 然 哭 了 。 “ 不 要 哭 , 爷 爷 知 道 考 得 不 好 , 你 应 该 从 哪 儿 跌 倒 了 , 再 从 那 儿 爬 起 来 , 继 续 前 进 。 我 相 信 , 你 的 路 会 愈 走 愈 宽 , 风 光 也 会 更 加 明 媚 。 ” 爷 爷 的 水 牛 肚 里 装 满 稀 奇 有 趣 的 事 , 他 的 故 事 让 我 陶 醉 , 教 我 成 长 。 我 如 果 有 爷 爷 那 样 的 水 牛 肚 多 好 啊 !

  爷爷有三个父亲,这是在他们还小的那个年代的故事了。

   

  七十五年前,爷爷就出生在这个风景貌美、但是匪寇横行的村子。

  听爷爷说,他出生的

  时候村子里的人过着很苦很苦的生活,

  常常会吃了上一顿就不知道下一顿,

  而且还不是吃饱

  的那种生活。

   

  战争年代,

  动荡的社会,

  忍饥挨饿不用多说,

  运气不好还会遇上土匪,

  有几个钱的还好,

  没钱的就被暴打一顿,

  稍微有点劳动能力开始就给人做长工,

  稍微做得不好,

  不发工钱是小,

  要是做错了,还要吃鞭子……那个年头,

  活着都是一种痛苦。

  常听爷爷说的一句话是,

  不如

  那年头就死了。

   

  爷爷出生的家庭不好,

  也不能怪他亲生父亲没本事,

  出生在那个时代,

  都是命里的安排。

  爷爷的三叔家没有子嗣,

  所以爷爷一出生就过继给了他的三叔当儿子,

  老规矩都是那么定的,

  爷爷只能随他们送,送到谁家就叫谁做父亲,根本没得选择。就这样,爷爷就在两家串,两

  边都是叫父亲。

   

  爷爷十岁的那一年八月,

  村里来了一群土匪,

  强抢了村民的大部分粮食,

  有抵抗者统统

  都被格杀勿论了。爷爷的亲爹就是在那一次牺牲的,就倒在爷爷面前。

  那时候穷,

  家里唯一

  值钱的就是一只母鸡,因为会下蛋,

  被全家人视作珍宝,

  爷爷小时候常抱着它,不让它受到

  任何的伤害。土匪来的时候想要抢走母鸡,爷爷不让,惹火了土匪的一个小喽啰,

  那个小喽

  啰正要对爷爷动手,

  爷爷的亲爹誓死反抗,结果被几个土匪架起来,刀子从背后捅去,

  刺死

  在当场。

   

  村子里有一棵桂花树,很多年了,是很早以前的人种的,

  每年的八月开花,

  花香非常的

  浓,但是爷爷从来闻不到桂花香,因为爷爷的亲爹被杀害的地方,

  就是在那棵桂花树下,当

  时爷爷跪在他父亲身体旁边,虽然桂花的花瓣落了一地,但他却只闻到了满天的血腥味。

   

  又过了两三年,爷爷的三叔,也就是他的二爹,也去世了,从那以后,爷爷肩上的担子

  重了许多,

  一个人要照顾两边的家,

  十岁的他每天天不亮就走山路到邻村去找活干,

  天黑收

  工,点完工钱再借着月光回家。这在当年,被称作短工,爷爷就是在这样的岁月中,依靠打

  短工赚取每天几厘钱的工资过日子,爷爷的母亲就在家里缝补一些衣物。

   

  爷爷十五岁那年,

  一个外姓男人领着两个孩子进了这个村,

  还在这住了下来,

  后面还阴

  错阳差的同爷爷的母亲结了婚。

  就这样,

  爷爷的第三个父亲出现了。不仅如此,还多了一个

  妹妹和一个弟弟。

   

  爷爷的第三个父亲,性格古怪,不过是个有学问的人,听爷爷说,在当时算是举人,除

  了诗词歌赋等文学篇章,

  对天文地理也相当有研究,

  经常晚上的时候,

  会坐在屋檐下给几个

  孩子说说书中的内容,晴朗的夜晚,还会带着他们观望星象。不过,这些知识,爷爷的几个

  兄弟们是一点也没学到,倒是让后来的大伯从他身上学会了抽烟。

   

  后来的日子渐渐安稳,

  爷爷和他的几个兄妹也都成了家,

  他的举人父亲,

  也算是享受过

  几年的太平日子,看着儿孙满堂,爷爷的三爹却渐渐愁容了许多。

   

  孩子多了,

  对于他老年的生活却不是幸福。

  爷爷说他的这个三爹,

  老年的时候轮流在几

  个孩子家吃饭,

  在吃这方面他们都不会亏待他,

  倒是他自己成天没事就往山上去,

  几个孩子

  都担心他年事已高,

  山上的时候万一不小心出了点什么意外,

  但是又阻止不了,

  所以几个人

  都没有给他好脸色。

  爷爷他三爹也不乐意了,

  还公开地放下了话,

  说他死后就埋在西山北面

  的那棵大松树下,保证堆坟的砖头都不用他们几兄弟出一块。

   

  这话也确实难倒了爷爷和他的几个兄弟姐妹,

  索性都不阻拦他了。

  后来没几年,

  爷爷的

  三爹去世,

  享年八十岁。

  生前都说他是天文地理都有研究的举人,

  那也果然不是虚的,

  在他

  死后,

  爷爷按照他三爹生前说的,就把他的棺木送到了西山北面,

  找到了那棵松树,几兄弟

  在乱草蓬里挖开泥土时,里面挖出了不少砖头,刚好够砌一座墓的数量。

   

  爷爷的三爹走后,爷爷开始看黄历,

  可能是受三爹的影响,也可能是对他的尊重,

  后悔

  他在世的时候没有好好学习他教的那些东西。爷爷没上过学,只是跟在他三爹身边的时候,

  认识了几个字,

  后来爷爷还想去学堂里多认识一些字,可惜岁月不饶人,何况,在当时的条

  件下,去学堂里要交的学费是一担米,有那个心也没有那份力了。

   

  好多年过去,

  爷爷也渐渐的开始对他的孩子们让步了,

  毕竟自己年纪也高了,

  家庭里的

  很多事情都只能交给孩子们,

  自己不再过问家里的生计大事。

  每天就是牵着那头黄牛,

  去到

  一个小山坡,放开黄牛,自己找个阴凉的地方歇着,等黄牛吃饱了,再牵着它回家。

   

  爷爷是有脾气的,和他的几个兄的脾气都很像,村里的人都说那脾气就和他三爹一样,

  有时候牛不听话了,

  爷爷也要停下来骂上几句。但是对别人的态度很好,在村子里,爷爷是

  见过最多事情的一个人,

  也是经历过最多痛楚的人,

  也见证了村子的每一步变化。

  他曾经帮

  忙竖其了每一栋房子的柱子,为每一栋房子盖过瓦片……他把他所有的精力都花在了这里!

   

  那些年过去,爷爷走了太多的路,但是他的路还在继续。

  而如今的爷爷,每天陪他最多

  的,

  除了那头黄牛,

  就是西山那边照过来的太阳,

  红红的,

  还有影子,

  佝偻着,

  凉飕飕的……

  爷爷有三个父亲,这是在他们还小的那个年代的故事了。

   

  七十五年前,爷爷就出生在这个风景貌美、但是匪寇横行的村子。

  听爷爷说,他出生的

  时候村子里的人过着很苦很苦的生活,

  常常会吃了上一顿就不知道下一顿,

  而且还不是吃饱

  的那种生活。

   

  战争年代,

  动荡的社会,

  忍饥挨饿不用多说,

  运气不好还会遇上土匪,

  有几个钱的还好,

  没钱的就被暴打一顿,

  稍微有点劳动能力开始就给人做长工,

  稍微做得不好,

  不发工钱是小,

  要是做错了,还要吃鞭子……那个年头,

  活着都是一种痛苦。

  常听爷爷说的一句话是,

  不如

  那年头就死了。

   

  爷爷出生的家庭不好,

  也不能怪他亲生父亲没本事,

  出生在那个时代,

  都是命里的安排。

  爷爷的三叔家没有子嗣,

  所以爷爷一出生就过继给了他的三叔当儿子,

  老规矩都是那么定的,

  爷爷只能随他们送,送到谁家就叫谁做父亲,根本没得选择。就这样,爷爷就在两家串,两

  边都是叫父亲。

   

  爷爷十岁的那一年八月,

  村里来了一群土匪,

  强抢了村民的大部分粮食,

  有抵抗者统统

  都被格杀勿论了。爷爷的亲爹就是在那一次牺牲的,就倒在爷爷面前。

  那时候穷,

  家里唯一

  值钱的就是一只母鸡,因为会下蛋,

  被全家人视作珍宝,

  爷爷小时候常抱着它,不让它受到

  任何的伤害。土匪来的时候想要抢走母鸡,爷爷不让,惹火了土匪的一个小喽啰,

  那个小喽

  啰正要对爷爷动手,

  爷爷的亲爹誓死反抗,结果被几个土匪架起来,刀子从背后捅去,

  刺死

  在当场。

   

  村子里有一棵桂花树,很多年了,是很早以前的人种的,

  每年的八月开花,

  花香非常的

  浓,但是爷爷从来闻不到桂花香,因为爷爷的亲爹被杀害的地方,

  就是在那棵桂花树下,当

  时爷爷跪在他父亲身体旁边,虽然桂花的花瓣落了一地,但他却只闻到了满天的血腥味。

   

  又过了两三年,爷爷的三叔,也就是他的二爹,也去世了,从那以后,爷爷肩上的担子

  重了许多,

  一个人要照顾两边的家,

  十岁的他每天天不亮就走山路到邻村去找活干,

  天黑收

  工,点完工钱再借着月光回家。这在当年,被称作短工,爷爷就是在这样的岁月中,依靠打

  短工赚取每天几厘钱的工资过日子,爷爷的母亲就在家里缝补一些衣物。

   

  爷爷十五岁那年,

  一个外姓男人领着两个孩子进了这个村,

  还在这住了下来,

  后面还阴

  错阳差的同爷爷的母亲结了婚。

  就这样,

  爷爷的第三个父亲出现了。不仅如此,还多了一个

  妹妹和一个弟弟。

   

  爷爷的第三个父亲,性格古怪,不过是个有学问的人,听爷爷说,在当时算是举人,除

  了诗词歌赋等文学篇章,

  对天文地理也相当有研究,

  经常晚上的时候,

  会坐在屋檐下给几个

  孩子说说书中的内容,晴朗的夜晚,还会带着他们观望星象。不过,这些知识,爷爷的几个

  兄弟们是一点也没学到,倒是让后来的大伯从他身上学会了抽烟。

   

  后来的日子渐渐安稳,

  爷爷和他的几个兄妹也都成了家,

  他的举人父亲,

  也算是享受过

  几年的太平日子,看着儿孙满堂,爷爷的三爹却渐渐愁容了许多。

   

  孩子多了,

  对于他老年的生活却不是幸福。

  爷爷说他的这个三爹,

  老年的时候轮流在几

  个孩子家吃饭,

  在吃这方面他们都不会亏待他,

  倒是他自己成天没事就往山上去,

  几个孩子

  都担心他年事已高,

  山上的时候万一不小心出了点什么意外,

  但是又阻止不了,

  所以几个人

  都没有给他好脸色。

  爷爷他三爹也不乐意了,

  还公开地放下了话,

  说他死后就埋在西山北面

  的那棵大松树下,保证堆坟的砖头都不用他们几兄弟出一块。

   

  这话也确实难倒了爷爷和他的几个兄弟姐妹,

  索性都不阻拦他了。

  后来没几年,

  爷爷的

  三爹去世,

  享年八十岁。

  生前都说他是天文地理都有研究的举人,

  那也果然不是虚的,

  在他

  死后,

  爷爷按照他三爹生前说的,就把他的棺木送到了西山北面,

  找到了那棵松树,几兄弟

  在乱草蓬里挖开泥土时,里面挖出了不少砖头,刚好够砌一座墓的数量。

   

  爷爷的三爹走后,爷爷开始看黄历,

  可能是受三爹的影响,也可能是对他的尊重,

  后悔

  他在世的时候没有好好学习他教的那些东西。爷爷没上过学,只是跟在他三爹身边的时候,

  认识了几个字,

  后来爷爷还想去学堂里多认识一些字,可惜岁月不饶人,何况,在当时的条

  件下,去学堂里要交的学费是一担米,有那个心也没有那份力了。

   

  好多年过去,

  爷爷也渐渐的开始对他的孩子们让步了,

  毕竟自己年纪也高了,

  家庭里的

  很多事情都只能交给孩子们,

  自己不再过问家里的生计大事。

  每天就是牵着那头黄牛,

  去到

  一个小山坡,放开黄牛,自己找个阴凉的地方歇着,等黄牛吃饱了,再牵着它回家。

   

  爷爷是有脾气的,和他的几个兄的脾气都很像,村里的人都说那脾气就和他三爹一样,

  有时候牛不听话了,

  爷爷也要停下来骂上几句。但是对别人的态度很好,在村子里,爷爷是

  见过最多事情的一个人,

  也是经历过最多痛楚的人,

  也见证了村子的每一步变化。

  他曾经帮

  忙竖其了每一栋房子的柱子,为每一栋房子盖过瓦片……他把他所有的精力都花在了这里!

   

  那些年过去,爷爷走了太多的路,但是他的路还在继续。

  而如今的爷爷,每天陪他最多

  的,

  除了那头黄牛,

  就是西山那边照过来的太阳,

  红红的,

  还有影子,

  佝偻着,

  凉飕飕的……

  爷爷有三个父亲,这是在他们还小的那个年代的故事了。

   

  七十五年前,爷爷就出生在这个风景貌美、但是匪寇横行的村子。

  听爷爷说,他出生的

  时候村子里的人过着很苦很苦的生活,

  常常会吃了上一顿就不知道下一顿,

  而且还不是吃饱

  的那种生活。

   

  战争年代,

  动荡的社会,

  忍饥挨饿不用多说,

  运气不好还会遇上土匪,

  有几个钱的还好,

  没钱的就被暴打一顿,

  稍微有点劳动能力开始就给人做长工,

  稍微做得不好,

  不发工钱是小,

  要是做错了,还要吃鞭子……那个年头,

  活着都是一种痛苦。

  常听爷爷说的一句话是,

  不如

  那年头就死了。

   

  爷爷出生的家庭不好,

  也不能怪他亲生父亲没本事,

  出生在那个时代,

  都是命里的安排。

  爷爷的三叔家没有子嗣,

  所以爷爷一出生就过继给了他的三叔当儿子,

  老规矩都是那么定的,

  爷爷只能随他们送,送到谁家就叫谁做父亲,根本没得选择。就这样,爷爷就在两家串,两

  边都是叫父亲。

   

  爷爷十岁的那一年八月,

  村里来了一群土匪,

  强抢了村民的大部分粮食,

  有抵抗者统统

  都被格杀勿论了。爷爷的亲爹就是在那一次牺牲的,就倒在爷爷面前。

  那时候穷,

  家里唯一

  值钱的就是一只母鸡,因为会下蛋,

  被全家人视作珍宝,

  爷爷小时候常抱着它,不让它受到

  任何的伤害。土匪来的时候想要抢走母鸡,爷爷不让,惹火了土匪的一个小喽啰,

  那个小喽

  啰正要对爷爷动手,

  爷爷的亲爹誓死反抗,结果被几个土匪架起来,刀子从背后捅去,

  刺死

  在当场。

   

  村子里有一棵桂花树,很多年了,是很早以前的人种的,

  每年的八月开花,

  花香非常的

  浓,但是爷爷从来闻不到桂花香,因为爷爷的亲爹被杀害的地方,

  就是在那棵桂花树下,当

  时爷爷跪在他父亲身体旁边,虽然桂花的花瓣落了一地,但他却只闻到了满天的血腥味。

   

  又过了两三年,爷爷的三叔,也就是他的二爹,也去世了,从那以后,爷爷肩上的担子

  重了许多,

  一个人要照顾两边的家,

  十岁的他每天天不亮就走山路到邻村去找活干,

  天黑收

  工,点完工钱再借着月光回家。这在当年,被称作短工,爷爷就是在这样的岁月中,依靠打

  短工赚取每天几厘钱的工资过日子,爷爷的母亲就在家里缝补一些衣物。

   

  爷爷十五岁那年,

  一个外姓男人领着两个孩子进了这个村,

  还在这住了下来,

  后面还阴

  错阳差的同爷爷的母亲结了婚。

  就这样,

  爷爷的第三个父亲出现了。不仅如此,还多了一个

  妹妹和一个弟弟。

   

  爷爷的第三个父亲,性格古怪,不过是个有学问的人,听爷爷说,在当时算是举人,除

  了诗词歌赋等文学篇章,

  对天文地理也相当有研究,

  经常晚上的时候,

  会坐在屋檐下给几个

  孩子说说书中的内容,晴朗的夜晚,还会带着他们观望星象。不过,这些知识,爷爷的几个

  兄弟们是一点也没学到,倒是让后来的大伯从他身上学会了抽烟。

   

  后来的日子渐渐安稳,

  爷爷和他的几个兄妹也都成了家,

  他的举人父亲,

  也算是享受过

  几年的太平日子,看着儿孙满堂,爷爷的三爹却渐渐愁容了许多。

   

  孩子多了,

  对于他老年的生活却不是幸福。

  爷爷说他的这个三爹,

  老年的时候轮流在几

  个孩子家吃饭,

  在吃这方面他们都不会亏待他,

  倒是他自己成天没事就往山上去,

  几个孩子

  都担心他年事已高,

  山上的时候万一不小心出了点什么意外,

  但是又阻止不了,

  所以几个人

  都没有给他好脸色。

  爷爷他三爹也不乐意了,

  还公开地放下了话,

  说他死后就埋在西山北面

  的那棵大松树下,保证堆坟的砖头都不用他们几兄弟出一块。

   

  这话也确实难倒了爷爷和他的几个兄弟姐妹,

  索性都不阻拦他了。

  后来没几年,

  爷爷的

  三爹去世,

  享年八十岁。

  生前都说他是天文地理都有研究的举人,

  那也果然不是虚的,

  在他

  死后,

  爷爷按照他三爹生前说的,就把他的棺木送到了西山北面,

  找到了那棵松树,几兄弟

  在乱草蓬里挖开泥土时,里面挖出了不少砖头,刚好够砌一座墓的数量。

   

  爷爷的三爹走后,爷爷开始看黄历,

  可能是受三爹的影响,也可能是对他的尊重,

  后悔

  他在世的时候没有好好学习他教的那些东西。爷爷没上过学,只是跟在他三爹身边的时候,

  认识了几个字,

  后来爷爷还想去学堂里多认识一些字,可惜岁月不饶人,何况,在当时的条

  件下,去学堂里要交的学费是一担米,有那个心也没有那份力了。

   

  好多年过去,

  爷爷也渐渐的开始对他的孩子们让步了,

  毕竟自己年纪也高了,

  家庭里的

  很多事情都只能交给孩子们,

  自己不再过问家里的生计大事。

  每天就是牵着那头黄牛,

  去到

  一个小山坡,放开黄牛,自己找个阴凉的地方歇着,等黄牛吃饱了,再牵着它回家。

   

  爷爷是有脾气的,和他的几个兄的脾气都很像,村里的人都说那脾气就和他三爹一样,

  有时候牛不听话了,

  爷爷也要停下来骂上几句。但是对别人的态度很好,在村子里,爷爷是

  见过最多事情的一个人,

  也是经历过最多痛楚的人,

  也见证了村子的每一步变化。

  他曾经帮

  忙竖其了每一栋房子的柱子,为每一栋房子盖过瓦片……他把他所有的精力都花在了这里!

   

  那些年过去,爷爷走了太多的路,但是他的路还在继续。

  而如今的爷爷,每天陪他最多

  的,

  除了那头黄牛,

  就是西山那边照过来的太阳,

  红红的,

  还有影子,

  佝偻着,

  凉飕飕的……

  
     

0.55479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