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谱文献

  元朝:

  至元元年(1264年),孟子五十一代孙孟祗祖续修家谱。

  泰定年间(1324年),五十二代孟惟恭将"孟氏宗支图"刻于碑上,藏于孔庙。

  明朝:

  弘治年间(1488年),五十七代孟元详细考证了孟氏历代世系,也刻石立于孟庙。

  万历年间(1573年),六十代孟承相曾续修族谱。

  天启二年《1622年),六十二代孟闻钲组织孟氏族人共同捐资续修族谱,刊印后分发各户,以便于日后"认祖归宗"。

  清朝:

  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孟子六十五代孙世袭翰林院五经博士孟衍泰修编了一部较为完整的族谱,分送族众。

  康熙六十一年(172Z年)秋,孟子六十五代孙世袭翰林院五经博士孟衍泰重校《三迁志》。

  道光四年(1824年),六十九代孙世袭翰林院五经博士孟继(山亠日)主持续修族谱。

  道光十五年(1835年) 七十代孙世袭翰林院五经博士孟广均主持纂修《重纂三迁志》。

  同治四年(1865年),七十代孙世袭翰林院五经博士孟广均主持续修了《孟子子世家谱》。

  孟氏族谱规定,续谱之时要将旧谱缴入谱馆,一旦新谱修成,要将旧谱销毁,所以清代以前的孟氏族谱已经没有了,传世的只有《道光谱》、《同治谱》两种木版刊印本。

  《道光谱》收录了孟宁、孟润、孟衍泰在前几次主持修谱时所写的旧序,孟继告为之作了新序。全谱共计六册、十四卷。

  《同治谱》共计六册、十五卷,由孟广均作序,收录了五篇旧序,在内容与编排上,和《道光谱》大致相同,该谱是孟府内保存最为完备的孟氏族谱。

  《三迁志》为志孟之书,书名取意于孟母三迁,既是孟氏族谱,又是地方志中的一种专志,以志为主,志牒相兼。创修《三迁志》的是明朝沂州道佥事、八苍溪人史鄂。

  《三迁志》始修于明朝嘉靖年间,最后修于清朝光绪年间,主持纂修的大多是地方官吏及社会名流,前后共编修6次,多以三迁命名,如今能看到的只有雍正本和光绪本。

0.09168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