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例

  家里面有族谱,就像一个国家有自己史书。春秋时楚国就有梼杌(春秋时楚史名)、鲁国有《春秋》,这些都属于国史。从古到今各个国家的历史,是用来考世系、知终始、别本支、分昭穆的。至于各种姓氏的家谱不也是这样的作用吗!一个国家没有历史,那么对于国家的治理情况不清楚,兴衰状况也看不出来,就达不到惩前毖后的目的。若家里没有族谱,那么亲疏不分、远近不辨,将怎么诚心诚意地面对祖先和使家族里人和睦相处呢?所以说,一个家族要有家谱的重要性和一个国家要有历史资料一样重要。一个国家有专门的历史记载机构按年度毫无遗漏地记载着历史,而家族就不是这样了,既没有专门修订家谱的人,也很少有为修订家谱、为了家族利益而着急操心的人。所以很多姓氏的家谱都残缺不全、内容也衔接不上,令人感到遗憾。我们衣氏从来没有对全谱进行修订,就是连对支谱修订的也不常见。最早的修订家谱的人是以孝思碑文作为篇首,再附序言两则,但两则序言上并没有年月日和姓名等内容,搞不清楚是谁所修撰的。到了乾隆22年们们明祖开始修订春祖这支的族谱,才开始清楚地记载年月日和姓字名谁。到那个时候将近200年的时间没听说有正式修订族谱的人。即便是有也不过声称说是为了修订家谱走遍各村骗取钱财和吃喝罢了。族人对这些骗吃骗喝的人也是笑骂,也不愿意上当受骗来搞家谱的事情。鉴于此种情况,我早就有正式修订全谱的想法,避免同姓的人相见不知辈分的高低而尴尬羞愧。

0.08434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