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祖父的轶事

11煤矿是1970年市政府支持,煤炭冶金公司牵头筹建的矿,2011年关井,矿井寿命41年,实际生产33年,开始年产量21万吨,后来矿井改造产量达到50万吨,经历了八任矿长,矿长们一锤接着一锤敲,一任接着一任干,1992年被煤炭部评为第一批质量标准化矿井。从一个不起眼的小煤窑发展到济宁矿业集团,这是落陵煤矿老一代人的骄傲和自豪。可以说:落陵煤矿老一代共产党员、干部和职工代表带领广大职工群众不畏艰险、克服困难、艰苦创业、拼搏实干,立下了汗马功劳。

可是落陵煤矿当时的艰苦条件、艰难的环境条件,跟我们现在的条件相比,大家是想象不到的。最艰难的时期的这部分人都已经退休。

落陵煤矿建矿初期,搭着帐篷,租着落陵村的民房;没有资金,缺少技术人员;1970年建矿1976年底试生产。管理人员是从唐村煤矿请来的老工人,设备是从唐村煤矿借来的淘汰的旧设备,煤层厚度不足90公分,特别是采煤工作面条件极其艰苦,采煤工作面木支柱支护顶板,放完炮后多数柱子崩倒,大面积空顶,工人从溜子上爬着进入工作面先跪着扒出窝子来,蹲着支上柱子,坐着攉煤,一个班每人至少攉十节溜槽(每节1.5米)的煤。这只是工作了一半,出完煤后还要整修,密集处16棵木柱子为一组,然后再增个木垛,蹲着用锤回不掉柱子就用斧子砍断,老塘里不能留一棵站柱。1985年工作面换成了金属支柱,放炮之后仍然被炮崩倒很多。那时候不只工作八小时,条件好时,早上5点钟起床,晚上六点钟升井,但是这样正常的时间很少,由于放炮支柱倒的多,工作面经常冒顶,不能正常生产;再加上机械设备陈旧落后经常坏,出

11
0.09685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