郡望堂号

公十九年(前386),太公和子正式成为齐侯,列名于周室,改纪元年,二年去世。接替侯位的是齐侯剡。(注:实际上,康公十四年太公和子已自立为齐侯,仅未走周朝册封程序而已。)

按:《史记》云“齐侯太公和立二年,和卒,子桓公午立”,这句有误。《春秋后传》说“田午弑田侯及其孺子喜而兼齐,是为桓侯”。可见在齐康公二十一年(前384)继位及次年改元的是齐侯剡,而非齐桓公午。十年后(前375),陈午弑剡侯而夺位。陈剡在位十年,因陈午篡夺的缘故,后来齐国抹灭了这一纪录,导致《史记》失记。那么陈剡与陈午究竟是什么关系呢?是兄弟,还是叔侄?按吴式芬《攟古录金文·陈侯午镈》:“唯十又四年,陈侯午以群诸侯献金,作皇妣孝大妃祭器镈。”翁祖庚云:“以此铭考之,所称孝大妃,即太公和之妃。”以此为证,陈和与陈午是父子关系。齐康公五年(前400)陈午生,齐康公二十年太公和卒,陈午16岁,不立的原因可能“和之妃”出,次子也。因而继和公位的是齐侯剡,在位十年被陈午弑杀。由此,陈午与陈剡为兄弟关系。

有资料显示悼子为庄子白之长子,在位七年早卒,因其子剡年幼,乃立和子,和子卒,又因桓公午年轻而立剡。十年后“田午弑田侯(剡)及其孺子喜而兼齐”,剡之次子出逃在外。叙述虽合情理,但要找史据却很难了,故录之备考。

0.117749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