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701年2月28日(武周大足元年正月十六日),唐代伟大浪漫主义诗人李白诞生于剑南道昌隆县(今四川省江油市)盘江与涪江交汇的青莲陇西院。李白在四川江油度过了他的童年、青少年时代,学习、生活了二十五年后,怀“济苍生、安社稷”之志,“仗剑去国、辞亲远游”,开始游历生涯。成为唐代诗坛领军人物,被誉为“诗仙”、“诗魂”。
李白的诗歌浸润了故乡的山水,他在故乡留下了大量的遗址游踪。千百年来,故乡人守望着诗仙的家园,纪念、祭祀李白。一直以来,凡介绍李白在故里的文章,多称李白的遗迹游踪有二、三十处,除人们熟知的陇西院、太白祠、粉竹楼、磨针溪、读书台外,有许多却鲜为人知。彻底弄清李白在故里的遗址游踪、风物和纪念物,理清李白生活的脉络,这对于更好地研究李白在故里的活动,很有必要。
一、李白在江油的遗迹游踪
1、李白故居(陇西院)
陇西院泛指李白故居,位于江油市青莲镇天宝山西南麓,是李白诞生之地,因李白自称陇西布衣而名。同时,还被誉为唐诗的摇篮。其与太白祠、粉竹楼遥相呼应,系李白故居景区主要建筑之一。
宋淳化五年(公元994年)《唐李先生彰明县旧宅碑并序》记:“先生旧宅在青莲乡,后往县北戴天山读书,今旧宅已为浮图者居之。”又宋元符二年(1099年)彰明县令杨天惠所撰《彰明逸事》称:“清濂乡故居遗址尚在,废为寺,名陇西院。”从以上史实,证明“陇西院”曾经是李白的旧居。宋代再建的“陇西院”,明末毁于兵燹。现存在山门及部分房舍为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重建。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增修太白、仓颉、文昌、地母四重殿。山门有一联为“弟妹墓犹存,莫谓仙人空浪迹;艺文志可考,由来此地是故居。”院内还有楹联:“旧是谪仙栖隐处,恍闻昔日读书声”和“太华直接青莲宅,天宝遥看粉竹楼。”
1961年,四川省人民政府将陇西院等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政府又陆续迁建陇风堂及序伦堂,陈列李白诗意书画。
2008年“5.12”特大地震,陇西院山门尽毁,一些清代古建筑遭受不同程度破坏。2010年经河南省对口援建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