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区简介
老子故里旅游区位于河南省鹿邑县,由太清宫风景区、明道宫风景区与其他风景区组成。以我国古代伟大思想家、世界著名历史文化名人老子的诞生与成长以及后人对其祭祀活动所遗留文物古迹为主体,配以周围其他著名的历史遗迹人文景观,并与该地所特有的自然景观相结合的一个集历史文化、自然风情、休闲养生为一体的综合旅游区。
老子故里旅游区的重点以太清宫景区、明道宫景区和老子天下第一园景区为中心,充分发挥其人文景观优势,向游客展示一个真实的老子故里形象。同时,发掘商周大墓等历史遗址、楚汉相争的垓下古战场、陈抟故园、武平封侯处(武平城)等遗迹,展示老子故里丰厚的历史文化遗存,展示古代战场波澜壮阔的场景,展示三国曹氏纵横驰骋、争夺天下的雄心。
老子故里旅游区共有旅游资源单体272个,分属6个主类、15个亚类、36个基本类型;优良级旅游资源137个,其中五级38个、四级35个、三级64个,普通级旅游资源135个,其中二级72个、一级63个。
主要景观
老君台
汉代创立的道教,尊老子为始祖,奉《道德经》为圣典。直到今日,广大道教信徒仍对老子顶礼膜拜,尊崇备至。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中,道家思想一直是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内容。故其传播甚广,纪念性建筑也非常之多。许多道教宫观,规模宏伟,富丽堂皇,是我国古代建筑中的一支奇葩,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优秀民族历史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老君台、太清宫便是这众多道教纪念建筑中的两处著名的道观。
老君台原名升仙台或拜仙台,相传老子修道成仙于此处飞升,因而得名。因宋真宗大中祥符七年(1014年)追封老子为“太上老君混元上德皇帝”,故又名老君台。
该台位于鹿邑县城内东北隅,台为圆柱形且有棱角,高八米,台底面积七百零六平方米。周围系用大砖堆砌,内实以土,上立垛口发墙,类似古城墙。
台上有大殿,东西偏殿和山门一座,上覆黄色琉璃瓦。大殿面阔三间,进深三间,有檐柱,斗拱。内部梁柱为彻上明造。殿前壁嵌“犹龙遗迹”,“道德真源”、“孔了问礼处”等古代碑刻三方(通),清代赞助碑二通。殿内原有老子紫铜坐像一尊,高二米余,古色黝然,铸工精当,殿左前方有铁柱一根,立于地上,传为老君“赶山鞭”。一说为周王朝所赐柱下史之柱。大殿后原有老君炼丹房,房内有八卦炼丹炉。台上有古柏十三株,山门下有石阶三十三级,以应老子飞升三十三层青天之说。
老君台原为明道宫的一部分。据大清光绪版《鹿邑县志·古 迹·明道宫》记载:“明道宫在东门内升仙台前,唐名紫极宫天宝二年(公元743年)为太清坛”。从此可知,该台始建于唐代,至迟也应在天宝之前,距今已有一千二百多年的历史。以后历经宋元明清各代,皆有增修增建,遂成为一处庞大的古建筑群。映山门而南,近千米的中轴线上,南与陈希夷先生的白云庵遥相呼应。台前明道宫,为老子讲授道学之所;迎禧殿,曾是宋真宗朝拜老子驻跸之处;文昌宫、八角亭、游龙堤坊、过仙桥、万教之祖牌坊等主体建筑,高古素雅,气势伟岸。神道两旁,楼台亭榭,曲径回廊,蔚然大观。台上翠柏葱郁,紫气氤氲。台下湖水萦绕,芦花飘香。原来老君台道院西偏门旁有幅对联:“一片绿波飞白鹭,半空紫气下青牛”。对景抒情,当是名人手笔。院内碑碣石刻,林立有次。红梅与绿竹争胜,奇花与异草斗艳。葛藤攀老树,暮鸦呜晚钟。曲径通幽,从来即墨客骚人诗酒盘桓的妙处;殿阁嵯峨,自古为信土朝圣拜祖之佳境。偶有童子嬉戏于荷花丛内,时来老翁垂钓于绿柳荫中。加之晨钟暮鼓,袅袅香烟,宛然一幅绝妙的山水画。
可惜,这一风景秀丽的古建筑群,多毁于历代的兵火战乱之中,至今大殿东山墙上弹痕依然,记录了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的罪行。虽屡修不废,却远不及往昔之规模,环境风貌也受到严重破坏。十年浩劫,大部分文物又遭到一次较大的破坏,连老子紫铜坐像也未能幸免于难。抚今追昔,令人不胜沧桑之感。
老君台古来即为一处著名的游览胜地。唐高宗李治、玄宗李隆基、武则天,宋真宗赵恒与苏东坡、欧阳修等文化名人都曾来此拜庙烧香。我党和国家领导人胡耀邦、杨得志、杨尚昆等同志也都曾来此参观过。改革开放以来,许多外宾、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前来参观游览二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文物政策不断落实,老君台这一闻名中外的千年古迹,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得到了有力保护。1978年,县政府公布其为县级重点灾物保护单位。1983年,正式划定了保护范围。1985年,又建县博物馆于此,专事全县的文物保护和管理。1986年,又升格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国务院批准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县政府拨出专款,重塑了大殿内的老子像。像为汉白玉雕成,工艺水平很高。1991年,省文物局又拨款十万元,对 台上、大殿 , 东西偏殿、山门、进行了大修,并且更换了台阶石条,整修了台周女墙,挖补了台周烂砖等。1993年春季全国老子学术研讨暨经贸洽谈会前夕 ,县政府又拨款搞了重点保护区内的部分搬迁工作。
为了保护文物,全县人民也纷纷慷慨解囊,集资赞助。其中罗永年等一班老铁匠,又集资重铸了台上铁柱,悬挂上了大殿内的巨大匾额。
老君台这一各胜古迹,正以崭新的风貌迎接国内外游人,为鹿邑的两个文明建设发挥着积极作用。
太清宫
太清宫位于鹿邑县城东五公里的太清宫集东北隅,北里许为涡河,商400米为鹿毫公路,西400米新时代古文化遗址——隐山遗址,濑乡沟从其西北蜿蜒东南,东为平坦的农田。
太请宫是祭祀老子的祠庙,也是老子的诞生地,1978年公布为鹿邑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6 年升格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太清宫原各老子庙。据清代光绪版《鹿邑县志》记载:“汉延熹八年(165年)立。《水经注》:涡水又北,迳老子庙东,庙前有二碑在南门外,汉桓帝遣中悺管霸祠老子,命陈相边韶撰文。碑北有双石阙,甚整肃是也。”“唐高祖武德三年(620年),从吉善行之言,祖老子,特起宫阙如帝者居。高宗乾封元年(666年),追封老子为太上玄元皇帝,建紫极宫。天宝二年(743年)易紫极为太清。”据唐书本纪,武后光宅元年(公元684)尊李母为先天太后,扩建李母庙为洞霄宫,俗称后宫。前宫一祀老子,后宫祀李母。两宫相距一里,中隔一河,河名金水河,河上有桥,桥名会仙桥。前宫住道士,后宫住道姑。两宫若有事相商,则以云牌传示,道规颇严。因唐王室奉太清宫为家庙,故其建筑颇类长安王宫,占地八顷七十二亩,周围四十里,宏伟壮观,精致华丽,金碧辉煌。
唐末黄巢起义,火烧唐王家祠,太清宫毁于兵火。宋朝好道。宋真宗赵恒自称是道君皇帝,亲拨国库银重建太清宫,规模比唐时有加,并于大中祥符七年(1014年)亲率群臣朝拜太清宫, 册老子为“太上老君混元上德皇帝气立”,立“大宋重修太清宫之碑”,“先天太后之赞碑”,“会真桥记”等碑刻。
北宋末“靖康之乱”,金人南寇,天下纷乱,太清宫又历兵燹,毁于土寇。“残墙断垣,狐兔潜踪 ”。
从金大定年间始,太清宫修缮工程前后历六十余年方才告竣。元代一统后,由于道教北七祖之一的龙门派创始人丘处机对元朝的贡献,道教很受礼遇,元朝中央颁有保护太清宫的令旨、太清宫执照碑、太清宫圣旨碑等,碑刻今存。
元末韩林起义,占据亳州,又拆太清宫,取其材料运往亳州,以建其宫室。太清宫又一次遭到破坏。
清康熙十七年(1678年),善土周道圣等人见太清宫日趋颓废,不忍坐视,又聚众集资重修。历时七年,至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竣工。其间殿堂亭阁,众神金身,无不绘塑一新。然其规模终不能复初,与唐宋盛时相较,“仅存什一于千百也”。
今前宫现存主体建筑太极殿,铁柱、古柏三株,望月井;后宫有三圣母殿、娃娃殿。前后宫共存唐至清碑刻十余通。
一、敬祖先
祖先是人的根本,根本固枝叶荣。根本不培,难荣枝叶。祖有远近之分,近代祖先,近代人则敬之,远代则不知敬,岂知无远代之祖,近代祖从何而出!因近代为我之祖先,远代更为近代祖先的祖先,我不敬远祖而近代祖先的心不安,因此,必报本中又报本,追远中更追远,才可说敬。敬祖必按时祭扫。修其坟茔为先祖所栖,若不修必被别人侵毁,我族人切不可轻视而露祖骨。
二、孝父母
人子为父母所生养,教育其恩如天地。粉身难报,孝父母为天经地义,切不可失养失敬有违天伦。凡我族人,奉行孝道,铭记于心。
三、和兄弟
至亲莫如兄弟,兄弟乃同胞共乳之人。同室而长,如手如足。人每每重朋友,恋妻室,而于兄弟间反至参商,而不知手足难得,凡我族人,切不可因争产争财而伤其手足。
四、教子孙
子孙不必都聪明俊秀才让读书,虽愚也不可不读,聪明的固然可望成才,愚者读书不至属于下流,如尽到义务完全一定的学业也不能继读,亦应令其学艺耕耘经商,尤戒侈淫,使子孙不好的行为而为父母,为祖者才不愧教子有方。
五、睦宗族
宗族,吾身之亲,千支同本,万脉同源,始出一祖,不睦宗族,不敬宗祖,则近如禽兽。凡我族人切不可相残相欺,以伤元气。
六、和亲邻
凡新旧亲戚,无论贫富,皆当往为有礼,相亲相爱不可遗忘。至于邻里同居共处,和气一团多少益处,损多少烦恼,切可彼此生角而成后患。
七、守国法
居家之道,为善最乐,保身之策,安分为先。国家法律尊严,无非禁民为非,导民为善,合乎天理人情,道德常规之至。人能准情度理,自不作奸犯科。苟视法典为儿戏,将一堕法网之中,轻则辱身败名,重则破家陨命,上以贻忧于父母,下以遗累于妻子,所以君子怀德,德必出于君子,凡我族人应遵纪守法做安份之民。
八、勤力作
人生衣食岂从天降?全凭人力营作中来,男女勤劳,各当尽力。虽一岁所入,公私输用而外,剩余无几,而日积月累,自至身家丰裕,子孙世守,利赖无穷。一有游惰则贫乏继之。凡执艺行业俱以勤力为本,才无饥寒。
九、务农业
国以家为本,民以食为天,无农不稳。农为衣食之必资,上可以供父母,下可以养子孙,所以为生存之本。如不勤耕力作,必致荒芜田畴。凡我族人切不可偷安懒惰,以致终身饥寒。
十、去奢侈
淫侈之费甚至天灾。一家度支甚繁,当用固不能辞,不当用务须俭约,才有盈余。徒尚奢华,不知节缩,须知一岁之终,所入有限,所出无穷,务须谨慎。
十一、出异端
左道惑众邦有常法,邪说诬民,律所不容。近有游手无赖之徒,往往假借凶祥祸福之事,以售幻诞无稽之谈。始则诱取资财以图肥己,渐至男女杂处,树党结盟。阳窃向善之名,阴怀不轨之计。一旦发觉惩逮株连,遗患不浅,能不惧哉!凡我族人应出其异端,以正家风。
十二、禁赌博
家风之坠,邪淫者,十恶之有;赌博者,倾家之源。赌博害人深,家产既尽,借贷无门,非劫夺以为生,即偷窃以乞活。故好赌实盗贼即好赌这归宿。即令不为盗贼,饥寒交迫,滋事生非常违国法。族中有产者,务重惩其窝家,则歪风自止。
十三、禁吸毒
毒品之流毒中国也,深矣!大则有害生命,倾家荡产,小则丧失作有害生存,如不禁戒,不但前人被其害,而后人亦遭其毒。凡我族人切不可贩毒吸毒,以害人害己。
十四、正人伦
人伦,九族之源,人生所当,存于方寸之中,而尊卑长幼各得其序,纲常伦纪各得其次。凡我族人,要必言正名顺不可乱伦。
十五、慎婚配
婚配,为人伦之始,结婚合配当审其人品性格,究其清浊白。苟婚配不择淑女,非持为终身之害,而倾家声之不小,凡我族男丁女口未出五世而婚配者,应视为乱伦者应受全族人共诛之,受国法而处之。
十六、重敬贤
敬贤,乃我族人之重望也。贤者为人之师,其学有所传,礼有所学,不重贤是人之愚昧,不得为人也。凡我族人,务必尊长敬贤 以示文明之族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