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万三原葬墓陵园落成揭幕在福泉举行。有专家认为,“失踪”了600年、一直在史学界上存有争论的沈万三原葬地,可以“盖棺定论”。
今年7月,福泉市政协与江苏沈万三研究会携手,以政府拨款、社会筹资等方式,总筹资70多万元,在福泉山修建中华商圣沈万三陵园。陵园占地600平方米,其中恢复的沈万三原葬地,记录沈万三的生平等。中国明史研究会会长商传为沈万三陵园题字“中华商圣”。
620年前,明代“中华商圣”、“江南首富”沈万三被明太祖朱元璋发配西南滇边陲充军,客死他乡,其最初葬地一直是历史悬案。
中国民俗专家扎西刘先生介绍,《明史》记载沈万三被发配至“滇”,“或许正是这个‘滇’字,误导了不少学者,认为沈万三只去了云南。”实际上,贵州1413年建省,当时的“滇”也包括贵州。
多年来,扎西刘先生一直致力于寻找沈万三原葬地,奔走于江苏、云南、贵州等地,后在安顺天龙堡沈氏后裔的帮助下,发现了线索。
据天龙屯堡沈氏族谱记载:“沈万三,名富,字仲荣……明洪武初,因富获罪奉旨戍滇黔,八十八卒,葬贵州平越(现福泉市)福泉山。”经进一步考证,扎西刘认为,明洪武六年至二十六年间(1373年至1393年),沈万三主要生活在滇黔一带,其中有十五六年是在如今的贵州境内。
2012年11月14日,扎西刘先生特意邀请了南京考古专家组一行,在沈氏贵州后裔的参与下,赴福泉考证“沈万三墓”的真伪。经现场考察,专家认为,福泉山的沈万三墓与史料记载高度吻合。
后来,专家组对沈万三原葬地、沈万三后裔家谱、福泉山碑林的记载、张三丰为沈万三所作的诗进行深入考证,认为沈万三于1392年追随张三丰到福泉山修道,后逝于平越,葬于福泉山。沈万三原葬地在福泉山的认定,成为贵州的一个重大发现。
福泉市文物管理所有关负责人证实,据史料载,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为避朱元璋诏求,武当道派创始人张三丰云游滇、黔、川等地,曾在云南见到被朱元璋流放的弟子沈万三。张三丰携沈万三到福泉山修道,1393年沈万三辞世后安葬于此。明弘治十一年(1498年),由其五世孙沈延礼(又名沈安)率子沈博及女沈琼莲,将沈万三遗骨从福泉山迁葬江苏周庄银子浜,名水底墓。
(本报记者 张仁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