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故秩事


邝姓宗祠通用对联〖邝姓宗祠四言通用联〗


源同一脉;


衍以三宗。


——佚名撰雷、方、邝三姓宗祠“溯源堂”通用联


全联典指邝氏之先,始自方姓,方氏始自雷姓,雷、方、邝三姓流出一源,根同枝分。建在开平市水口镇中山东路的溯源家塾的这副门,肯定了雷、方、邝三姓根同枝分、同源分流的关系。三姓上溯源自神农氏(即炎帝)是上古时代姜姓部族的首领,居陕西岐山一带,后发展到中原一带,取莽水氏生子临,临生帝承,帝承生帝明,帝明生帝宜,帝宜生帝来,帝来生帝里,帝里生帝榆罔,帝榆罔生雷(雷氏始祖)。雷,相黄帝有功,封于方山(今河南省禹州市西北),遂以地为姓取方氏,方氏始于此,延至江南方氏始祖方纮。方纮世居河南光州固始县,王莽之乱举家迁到江左,为江南方氏始祖。


宗祠七言通用联


海雪堂遗臣死节;


土木堡兵部殉忠。


——佚名撰邝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明末南海人邝露,字湛若,工诗善书,慷慨而自负,曾游历粤西及吴越。李自成灭明后,郑芝龙等人拥立唐王朱聿键在福州称帝,召邝露为中书舍人。永历帝时,他奉使回广州,清兵破城,他在所住海雪堂自杀。下联典指明代宜章人邝埜(同“野”),字孟质,永乐年间进士,官至兵部右侍郎。英宗正统年间,蒙古族瓦剌部也先南犯,太监王振极力怂恿英宗率兵亲征,邝埜力谏阻止,但未被采纳。至土木堡,英宗被俘,邝埜战死。


三忠堂三忠旷邝氏标铜五族谱诊玑谱叙(通序)


余盖观于旧谱,俯而深维,作而曰:美哉,彬彬乎多矣。夫谱以明世也。百世之上可以老,老焉。百世之下可以幼,幼焉。一世之中可以长,长焉。长长可以观弟矣,幼幼可以观慈矣,老老可以观孝矣,三美备矣,不亦镁乎哉。三忠旷邝门户甲他族。其先河难邓州白水,以武功封侯位,失守边关,二子易姓逃名,旷为左房,邝为右房,二世谪判吉州,遂居敖城。十世有容,徙居高州。自十一世以下,子姓甚繁,名著三忠,迹存九女。如安福之仓州,东山峡水朱村,彭方卢龄之敖城、社背、故江,永新之辛田、上乡、吉水中村、永丰上市、泰和下村,远则江省之有进贤。湖广之有临武、宜章、衡山、攸县,广东之有南海、连州、大宁,派为递迁,代有闻人,先后相望,如忠烈之贞,勋业之隆,懿德之盛,文章之著,炳耀古今,骎骎乎多士之显矣,其源远,其流长,统而观之一本也,散而观之一气也。自一世而十一而百世,一气也,敢不敬乎。自一而昆弟,而从昆弟若肺腑然,一身也,敢不爱乎。是故其敬也,必有庚黔娄之孝焉,王详之恭焉,王伟元之思焉,万石君之醇焉。其爱也,必有朱守昌之思亲焉,缪容之笃睦,杨播、薛包之义让焉,斯之谓睦族之实,非徙托言空已也。书曰:克明峻德,以亲九族,言睦必自明德始,修身齐家之化,毋以吾言为迂夫,是命铜千斤铭,以垂不磨云。

0.08883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