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直,善良
南北做学
名士褚裒曾对孙盛说:“北方人做学问,深厚广博而且融会贯通。”孙盛回答说:“南方人做学问,清新通达而且简明扼要。”支道林听到后,说;“对圣贤,自然不用说了,从中等才质以下的人来说,北方人读书,像是在敞亮处看月亮;南方人做学问,像是从窗户里看太阳。”
善于清谈
名士殷浩享有盛名,当时能与殷浩辩论抗衡的,只有孙盛。孙盛曾到殷浩家一起清谈,两人来回辩驳,精心竭力,宾主谈论都无懈可击。侍候的人端上饭菜也顾不得吃,饭菜凉了又热,热了又凉,这样已经好几遍了。双方奋力甩动着拂尘,以致拂尘的毛全部脱落,饭菜上都落满了,宾主二人竟然到傍晚也没想起吃饭。殷浩便对孙盛说:“你不要做硬嘴马,我就要穿你鼻子了!”孙盛接口说:“你没见挣破鼻子的牛吗,当心人家会穿你的腮帮子!”
孙盛曾与永和年间名士殷浩、王濛、谢尚等人在会稽王司马昱府邸聚会。殷浩和孙盛两人一起辩论《易象妙于见形论》一文,孙盛把它和道家思想结合起来谈论时,显得意气高昂。满座的人都觉得孙盛说的道理不妥,可是又不能驳倒他。司马昱很感慨地叹息道:“如果刘惔来了,自然会有办法制服他。”随即派人去接刘惔,这时孙盛料到自己会辩不过。刘惔来后,先叫孙盛谈谈自己原先的道理。孙盛大致复述一下自己的言论,也觉得很不如刚才所讲的。刘惔便发表了二百来句话,论述和质疑都很简明、贴切,孙盛便被驳倒了。满座的入同时拍手欢笑,赞美不已。
何必蚕室
褚裒曾经问孙盛:“你写的国史什么时候完成?”孙盛回答说:“早就应该完成了。由于公务在身没有闲暇时间,所以拖到今天。”褚季野说:“古人只是‘传述前人之言,而不创作’,你为什么一定要在蚕室中才能完成呢!”
拒不改史
孙盛曾为东晋征西大将军桓温帐下参军,受到桓温青睐。他对桓温第三次北伐前燕时,在枋头的败绩,如实记载于《晋阳秋》中。桓温得知此事大怒,便对孙盛的儿子说:“枋头诚为失利,何至乃如尊君所说?若此史遂行,自是关君门户事。”以杀身灭族相威胁。当时桓温执朝廷内外大权于一身,孙盛的诸子听说此事后大为害怕,不顾平时孙盛治家严谨,都哭泣跪拜于地,请父亲删改。但孙盛拒不屈服于桓温,坚持按实书史。不退半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