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辈字派

  一、情系祖邦

  我华夏儿女,根在中华,无论如何,永不数典忘祖。

  孙辈中侨居海外的支派,应谨记自己是炎黄子孙,爱国爱乡,义不容辞;力所能及,报效祖国。

  二、行善积德

  我母亲生前,茹素礼佛;父亲在世时,也乐善好施,頗有口碑。

  人行善,坦荡光明,降之百祥;若为恶,祸不旋踵,百殃难免。我家子孙,务必继承祖德,存善念,行善事。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三、极尽孝道

  孝道是我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子孙后代当竭力尽孝,尊老爱幼,慈悲为怀;兄弟姐妹之间,和睦团结,互帮互助,亲情为重。对师长亲友,无简傲笑谑,不恭不敬。

  四、诚信节俭

  我家自祖上创业始,以诚立业,持家节俭,代代相传。

  诚信为立身之本,欺诈贪婪乃万恶之源。后辈子孙,事无巨细,应刻刻留意,处处遵守。无故不晏起,无急遽怠缓,勤勉踏实做事,恪守职业道德。量入为出,稳健运作。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常将有日思无日,莫待无时思有时。

  五、读书明理

  祖辈因家贫而少读书,引以为憾。而今而后,培养子女接受教育,亟应重视。书香门第,福泽后人。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应为后辈座右铭。迨立业后,仍须择暇读书,养德性,拓胸臆,有所感悟,有所建树。

  六、修身养性

  待人宜寬,害人之心不可有;交友宜慎,防人之心不可无。慎言,可免祸从口出;慎行,可享福寿安康。不赌博,不酗酒,举止安和,行为文明。

  作为长辈,正人先正己;言传身教,作好表率,方能父慈子孝,家和万事兴。老人有无善根福德,关系到子孙兴旺或家道衰败,可不慎乎!切记切记。

  1.jpg

  

  陈翰章将军墓位于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敦化市翰章乡翰章村南200米处。南侧200米为半截河,西南有一小型水库,墓地四周被树林环绕。地理坐标:北纬43°20′41.3″,东经128°08′53.4″,高程566米。2007年被吉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陈翰章,满族,l913年6月生,吉林省敦化人。东北抗联第一路军第三方面军总指挥。著名抗日民族英雄。1930年毕业于敦化县敖东中学。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组织“敦化反日会”。1932年9月,参加抗日救国军,同年冬,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共吉会路道南特委委员。历任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二军二师师长、东北抗联二军五师师长、东北抗联第一路军第三方面军总指挥。率部主要活动于敦化、宁安、安图、汪清、桦甸、蛟河等地,开展抗日武装斗争。1940年12月8日,率部在镜泊湖边活动时,被日伪军包围在小湾湾沟,在对敌作战中不幸牺牲。

  陈翰章墓建于1940年12月底,为封土墓,墓地范围东西30米,南北40米。1983年,翰章乡政府在墓地北侧建立了一座8米高,底座呈五角形的纪念塔。塔身正面镌刻:“陈翰章将军永垂不朽”。

  陈翰章将军墓现已成为敦化市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

       

  一、要孝,父母面前无违拗,在家不见子承欢,死后念经有何效?尔子在旁看尔样,忤逆之有忤逆报,当知孝。

  二、要悌,兄长面前无使气,手足痛痒本相关,你尖我妒有何益?有酒有肉朋友多,打虎还是亲兄弟,当知悌。

  三、要忠,富贵贫贱本相同,譬如替人谋一事,能尽其心便是忠,一点欺心天不依,弄得钱来转眼空,当知忠。

  四、要信,一诺千金人所敬,譬如约人到午时,不至未时便是信,若是一事不践言,下次说来人不听,当知信。

  五、要礼,循规蹈矩无粗鄙,先生长者当优尊,子弟轻狂人不敢,况我侮人人侮我,到底那个饶了你,当知礼。

  六、要义,事大思细无一及,譬如一事本当身,有才也要留余地,又如好事不向前,懦弱何无男子气,当知义。

  七、要廉,百般有命只由天,口渴莫饮盗泉水,家贫休要昧心钱,巧人诈得痴心谷,痴人终买巧人田,当知廉。

  八、要耻,好汉原来一张纸,含羞忍辱骗得来,那知背后有人指,寄语男儿当自强,甘居人下何无耻,当知耻。

  梁羽生(本名陈文统,1924年4月5日-2009年1月22日),生于广西省蒙山县文圩镇屯治村,岭南大学经济系毕业,学的是国际经济,毕业后进入香港《大公报》及《新晚报》工作。1949年定居香港,著有武侠小说三十五部,另有散文、联话若干。1987年移居澳洲悉尼。2009年1月22日病逝悉尼。梁羽生被誉为“新式武侠小说开山鼻祖”。

  经历

  梁羽生出身于书香门第,熟读古文、擅于对联,8岁能背诵《唐诗三百首》。在广西桂林中学读完高中,在中学时就喜欢写词。因日军侵扰返乡,适逢数位粤籍学者避难蒙山,遂依礼拜简又文为师。而太平天国史专家简又文和以敦煌学及诗书画著名的饶宗颐都在他家里住过,梁羽生曾向他们学习历史和文学。后随师返穗,考入岭南大学国际经济专业。1949年定居香港,经校长介绍,于《大公报》任副刊助理编辑,迅即提正,并成为社评委员会之成员。次年底,调入附属《大公报》的《新晚报》工作。

  1954年初,因“吴公仪与陈克夫国术表演暨红伶义唱筹款大会”轰动非常,顺势撰写《龙虎斗京华》,是为“新派”武侠小说之源头伊始。此后笔耕不缀,至1983年《武当一剑》止,共连载武侠小说三十三部,又《绝塞传烽录》与《剑网尘丝》出版时均被一分而二 ,《武林三绝》仍在修订之故,今传者三十四部。封笔前后并曾推出部分小说的修订本,但均未得以出版。

  他的作品多次被改编成电影或电视剧,自认《萍踪侠影录》、《女帝奇英传》及《云海玉弓缘》三书是代表作。

  1987年移居澳大利亚。他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也曾受聘为深圳市楹联学会的名誉会长。2006年12月回香港参加天地图书出版公司30周年活动时就曾突然中风,手脚活动不便。及后一直在陈秉达疗养院中疗养,2009年1月22日在悉尼去世,享年85岁。

  从1954年到1984年,梁羽生在文坛上笔耕了三十个春秋,共创作三十五部武侠小说,总字数达一千余万。

  武侠小说

  梁羽生共创作了三十五部武侠小说,包括《七剑下天山》、《白发魔女传》、《萍踪侠影录》等等。

  作品

  唐朝:(共4部)

  《女帝奇英传》、《大唐游侠传》——《龙凤宝钗缘》——《慧剑心魔》

  《大》《龙》《慧》三部为大唐系列

  宋朝:(共6部)

  《武林天骄》、《飞凤潜龙》、《狂侠·天骄·魔女》——《瀚海雄风》、《鸣镝风云录》——《风云雷电》

  《武》《狂》有冲突,《狂》《鸣》联系紧密,《翰》《风》联系紧密,宋朝年代与情节混乱

  明朝:(共8部)

  《还剑奇情录》——《萍踪侠影录》——《散花女侠》——《联剑风云录》——《武林三绝》(只是报纸连载,未出版成书)——《广陵剑》

  萍踪系列:(计6部),为天山系列上半支

  《武当一剑》不属于天山系列,独立成篇,年代故事和《白发魔女传》有冲突

  正宗天山系列:(计14部)

  《白发魔女传》 (明万历年间起,〈白〉为天山系列下半支首篇)

  清朝:(共17部)

  《塞外奇侠传》——《七剑下天山》——《江湖三女侠》——《冰魄寒光剑》——《冰川天女传》——《云海玉弓缘》——《冰河洗剑录》-—《风雷震九州》——《侠骨丹心》——《游剑江湖》——《牧野流星》——《弹指惊雷》——《绝塞传烽录》

  《剑网尘丝》——《幻剑灵旗》为姊妹篇,与天山派无关,但有部分人物在《绝塞》中出现过

  《草莽龙蛇传》——《龙虎斗京华》为姊妹篇,太极篇,讲述义和团年间故事

  注:梁羽生武侠小说存在部分联系

  ①“萍踪”系列:《还剑奇情录》《萍踪侠影录》《散花女侠》《联剑风云录》《广陵剑》

  ②“天山”系列:《白发魔女传》《塞外奇侠传》《七剑下天山》《江湖三女侠》《冰魄寒光剑》《冰川天女传》《云海玉弓缘》《冰河洗剑录》《风雷震九州》《侠骨丹心》

  ①②系列也可以合在一起

  ③“大唐游侠”系列:《大唐游侠传》《龙凤宝钗缘》《慧剑心魔》此系列融合一些唐人传奇及历史,为梁羽生武侠上乘佳作

  ④“天骄”系列:《武林天骄》《飞凤潜龙》《狂侠天骄魔女》《瀚海雄风》《鸣镝风云录》《风云雷电》

  ⑤“牧野流星”系列:《游剑江湖》《牧野流星》《弹指惊雷》《绝塞传烽录》

  ⑥《武林三绝》前后涉及自唐到清近千年历史,几乎涉及整个梁羽生武侠世界、江湖派系及人物,为梁学总结性著作。

  ⑦宋朝六部之间关系甚大,亦可作一系列。

  奖项

  2009年,梁羽生在悉尼荣获澳大利亚华人文化团体联合会颁发的“澳华文化界终生成就奖”。

  评价

  梁羽生被誉为“新式武侠小说开山鼻祖”。六七十年代的读者将梁羽生和金庸并称武侠两座高峰:“金梁并称,一时瑜亮”。梁羽生所创作的《龙虎斗京华》被公认为是新武侠小说之始,开创了武侠小说的一代新风,后以《萍踪侠影录》等名著为新派武侠绽放了文学情思上的异彩。梁羽生曾经这样评价自己的武侠创作地位:“开风气也,梁羽生,发扬光大者,金庸。”

  梁羽生擅长于在不被认为是正统的武侠小说中,渗入更多的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他喜在小说中穿插中国传统诗文,融和文学、历史、诗词、联语于一炉,迎合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审美观。除武侠小说之外,梁羽生亦擅写随笔杂谈,联语棋话皆广受好评。

  武侠小说大师金庸在梁羽生的挽联中写道:

  “悼梁羽生兄逝世:

  同行同事同年大先辈;亦狂亦侠亦文好朋友

  自愧不如者:同年弟金庸敬挽”

  著名导演张纪中:“梁羽生文学最大的特点就是历史感很厚重,应该说他笔下武侠世界中的人都生活在真实的历史背景和社会中,相比之下,金庸的作品往往表现的是生活在武侠世界里的侠客,他们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

  无              

0.07170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