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迹故居

  释义:

  胶和漆,是两种最具黏性的东西,感于心,合于行,亲于胶漆,昆弟不能离。故把志趣相投、亲密无间的朋友称为胶漆之交,形容朋友之间深厚不移的友情,古时就有“胶漆自谓坚,不如雷与陈”之说。

  

  出处:

  《鲠直张千替杀妻》

  

  典故:

  陈重和雷义,是东汉年间豫章郡(今江西南昌)两位品德高尚、舍己为人的君子。两人为至交密友,当时人们称颂道:“胶漆自谓坚,不如雷与陈。”事见《后汉书·独行列传》。后以“陈雷胶漆”比喻彼此友情极为深厚。元无名氏《鲠直张千替杀妻》楔子:“咱便似陈雷胶漆,你兄弟至死呵不相离。”

  陈重,字景公,豫章宜春人。年轻时与同郡雷义结为知交。两人一起研读《鲁诗》、《颜氏春秋》等经书,都是饱学之士。太守张云闻陈重之名,嘉许他的德才品行,举荐他为孝廉,陈重要把功名让给雷义,先后十余次向太守申请,张云不批准。第二年,雷义也被选拔为孝廉,两人才一起到郡府就职。同事中有一小吏家遭变故,举债负息钱数十万,债主天天上门索讨,小吏跪求暂缓,仍无法通融,欲诉诸官府,陈重得知后,便私下替他还债。小吏感恩戴德,登门拜谢,陈重若无其事地说:“这不是我做的,也许是与我同姓名的人代你偿还的吧!”始终不谈自己的恩德。有一次,一个同事告假回乡,忙中穿错了别人的一条裤子回去。失主怀疑是陈重拿走,陈重也不置申辩,而去买了一条新裤赔偿他。直到回乡奔丧的同事归来,才真相大白。

  陈重与雷义两人同时官拜尚书郎,雷义因为代人受罪,被免职。陈重也以身体有病为理由,辞职一同还乡。后来陈重复出,任细阳县令,颇有政绩,举措标新立异;又升任会稽郡太守,因为姐姐去世守丧,辞官离职;后又被司徒征召,官拜侍御史,卒于任上。

  雷义,字仲公,豫章鄱阳人。初时任郡府功曹,举荐擢拔了很多德才兼备的人,却从不夸耀自己的功劳。雷义曾经救助过一个犯了死罪的人,使他减刑得以赡养一家老少。这个人为了感谢雷义的再造之恩,攒了两斤黄金送到雷家,以表寸心。雷义坚辞不受。这个人没法,只好趁雷义不在家时,暗暗把金子放在雷家老屋的天花板上。若干年后,雷义修葺房屋,翻开屋顶,才发现那两锭金子。但是送金子的人已过世,妻小也不知流落何方,无法退还。雷义便将这两斤黄金交付县曹,充入官库。雷义任尚书侍郎时,有一同僚因犯事,当受处罚,雷义为他分担责任,向上司上书申辩,愿意自己独担罪责。陈重闻知,弃职进京自陈曲衷,请求为雷义赎罪。后顺帝下诏,两人皆免官,并免予刑事处分。

  雷义回乡又被举荐为秀才,雷义要把这功名让给陈重,刺史不批准。雷义就假装发狂,披头散发在街上替陈重奔走呼吁,而不去应命就职。因此遍乡里传颂他们两人的事迹,说道:胶和漆自认为融为一体,坚不可摧,还不如陈重与雷义,荣辱与共,生死相依。后来三府同时征召两人,雷义被任命为灌谒太守,让他持节督察诸郡国的风俗教化,他设席讲学,太守令长各级官员来听讲的有70多人。不久雷义官拜侍御史,授南顿令,卒于任上。

  世人赞道:陈雷胶漆,肝胆相照;为官为民,政声载道。

  陈植(1293年—1362年),字叔方,自号慎独叟,平江路(苏州)人,“力学工文,贯通经史百家,亦善画山水,幽篁怪木,各尽其态”。传见郑元祐《侨吴集》卷十二《慎独陈君墓志铭》和《元诗选》初集。

  1.jpg

  陈植《怀存斋诗帖》 纸本行书 23.3×56.4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这是陈植写给“斋隐君”的一首五言古诗,以诗代柬。“存斋”就是沈右,沈右自署“存存斋”,陈基《夷白斋稿》有“存存斋记”一篇,云:“沈君仲说(沈右字仲说),隐居于吴会,耕学于笠泽,庐于陈公之原,而皆名其室曰存存斋”。此诗中亦有"思归笠泽秋"的句子,与上说正合。另外 在存世的沈右书迹中,也常提及陈植,其中“诗柬帖”即“与叔方诗札并柬”帖,就是给陈植的,可知二人交往颇密。“云林”,即倪瓒,时亦在吴中。

  此帖基本上是学赵孟頫书,有的字结体略具赵书规模,用笔也算得法,但有不少字则是随意而书,甚不讲究,大概是想求疏放自然之趣,但因亏于功力,以至很多字结体不工,重心也就显得不稳。帖后字钤朱、白文印各一方:"慎独斋","一丘一壑"。从帖上藏印可知,明清先后经项子京、孙承泽、安仪周等收藏过,1949年后入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page}

  1.jpg

  陈植《致金问尺牍》 纸本行书 21.7×15.6cm 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藏(北山堂捐赠)

  

  释文:植顿首启。秋暑焚惔,不敢晋谒,恐贻褦襶之诮。极倾企,辄白,昨晚雲林先生有书:“劣者欲于执事许转假《宋史》东坡、司马公传并秦桧、韩侂胄、贾似道传一观,毕即归邺架。未审曾收得《宋史》否?专俟示报达,雲林谨勒手状。”草草不具。植顿首再拜启。安素高尚先生文侍。

  

  一、要孝,父母面前无违拗,在家不见子承欢,死后念经有何效?尔子在旁看尔样,忤逆之有忤逆报,当知孝。

  二、要悌,兄长面前无使气,手足痛痒本相关,你尖我妒有何益?有酒有肉朋友多,打虎还是亲兄弟,当知悌。

  三、要忠,富贵贫贱本相同,譬如替人谋一事,能尽其心便是忠,一点欺心天不依,弄得钱来转眼空,当知忠。

  四、要信,一诺千金人所敬,譬如约人到午时,不至未时便是信,若是一事不践言,下次说来人不听,当知信。

  五、要礼,循规蹈矩无粗鄙,先生长者当优尊,子弟轻狂人不敢,况我侮人人侮我,到底那个饶了你,当知礼。

  六、要义,事大思细无一及,譬如一事本当身,有才也要留余地,又如好事不向前,懦弱何无男子气,当知义。

  七、要廉,百般有命只由天,口渴莫饮盗泉水,家贫休要昧心钱,巧人诈得痴心谷,痴人终买巧人田,当知廉。

  八、要耻,好汉原来一张纸,含羞忍辱骗得来,那知背后有人指,寄语男儿当自强,甘居人下何无耻,当知耻。

0.08708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