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名人

  

  何尚之(382年—460年),字彦德。南朝宋庐江潜县(今安徽霍山)人。南北朝时期刘宋大臣,官至侍中、左光禄大夫、开府仪同三司,兼领中书令。从刘裕征长安,以功赐爵都乡侯。宋文帝时任尚书令。孝武帝时官至左光初、开府议同三司,元嘉二十二年(445年)造玄武湖,劝阻宋文帝在湖中建方文、蓬莱、瀛州三山,以免劳民伤财。曾立宅建康南城外,聚生徒讲学,一时四方名士纷纷慕名而来,谓之“南学”。大明四年(460年)去世,享年七十九岁,以本官加赠司空。赐谥号简穆。著有文集十卷行于世。

  历史评价

  刘义隆:释门有卿,亦犹孔氏之有季路,所谓恶言不入于耳。《宋书》:江左以来,树根本于扬越,任推毂于荆楚。扬土自庐、蠡以北,临海而极大江;荆部则包括湘、沅,跨巫山而掩邓塞。民户境域,过半于天下。晋世幼主在位,政归辅臣,荆、扬司牧,事同二陕。宋室受命,权不能移,二州之重,咸归密戚。是以义宣藉西楚强富,因十载之基,嫌隙既树,遂规问鼎。而建郢分扬,矫枉过直,籓城既剖,盗实人单,阃外之寄,于斯而尽。若长君南面,威刑自出,至亲在外,事不患强。若运经盛衰,时艰主弱,虽近臣怀祸,止有外惮,吕宗不竞,实由齐、楚,兴丧之源,于斯尤著。尚之言并合,可谓识治也矣!

  后世影响

  元嘉之时,佛法日益兴盛,塔寺与出家僧人日渐增多,随之也引起了传统观念的疑难。为此,何尚之对佛教济世之功进行了透辟的阐释,平实了当。在于其所称扬佛教在维系世道人心、辅助现实政治中的巨大作用,言简意赅,契理契机,在整个佛教发展史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实开后世具有代表性的佛法辅政论之滥觞,是研究佛教文化与中国原有文化相融通全部过程中之重要一环。

0.09064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