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迹故居

李楼遗址.jpg

简介

李楼遗址位于河南省平顶山市汝州杨楼镇李楼村西北200米,发现于1950年。 附近村民称该地为柏树圪。李楼遗址是新石器时代至夏朝的古遗址,兼具二里头一期文化和山东龙山文化器形特征。原为圆形土台,现在为略高于周围地面的长方形坡地,东西宽670米,南北长660米。发掘面积约300平方米,共清理出房基6座、墓葬12座、灰坑15座,复原陶器82件。此外,出土陶器、石器、骨器、角器、蚌器等遗物250余件。房基均为方形,两间或者三间相连;墓葬为竖穴仰身直肢葬,间有少量随葬品;瓮棺葬均为婴儿;灰坑多为袋状、筒状。

该遗址地层堆积厚达3—4米,局部灰坑深达5米。最重要的发现是灰坑里的稻米,它证明新石器时代汝河流域已开始种植水稻,这对研究中原地区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的种植业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对于研究我国新石器晚期向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朝的过渡、夏代人的生活情况和活动范围具有重要的文化历史价值。

1983年被临汝县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被省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5月,被国务院核定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0.084951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