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
水调歌头
诗人:江万里 朝代:宋
生日重重见,馀闰有新春。为吾母寿,富贵外物总休论。且说家怀旧话,教学也曾菽水,亲意尽欣欣。只此是真乐,乐岂在邦君。吾二老,常说与,要廉勤。庐陵几千万户,休戚属儿身。三瑞堂中绿醑,酿就满城和气,端又属人伦。吾亦老吾老,谁不敬其亲。
和瑞雪
诗人:江万里 朝代:宋
与天通处在人和,未有人和天荐瘥。
消息连朝来玉阙,川原满眼尽银河。
坡书已得欧公体,力士宜尊太白靴。
人物于今如越雪,欲令惯见不嫌多。
江春霖诗文选
买书
十年薄宦更无余,清俸分来尚购书。
扩我见闻山海外,令人想象帝王初。
潜心早已惭高风,老眼犹能辨鲁鱼。
坐拥残篇贫莫患,籯金遗子竟何如?
水仙
雪貌冰姿冷不禁,早将白水自明心。
任教移向金盆里,半点尘埃未许侵。
由察院还词馆乞归养亲留别都中知已
一
朱云汲黯昔称贤,戆直羞将誉并延。
葵藿有心空向日,刍荛无力可回天。
放归田里原应尔,得返蓬瀛岂偶然。
二
一别家山又九年,俸余只乘买书钱。
久无甘旨供堂上,惟有平安报客边。
班列神仙知不贱,老来母子料应怜。
他时圣主如重问,为道之推已隐绵。
三
殷勤樽酒足留连,骊唱还兼写凤笺。
俊逸清新今鲍瘐,悲歌慷慨古幽燕。
良朋何日重携手,事主同时半比肩。
莫怨别离六千里,北来南去信能传。
遇长安使寄裴尚书
传闻合浦叶,远向洛阳飞。
北风尚嘶马,南冠独不归。
去云目徒送,离琴手自挥。
秋蓬失处所,春草屡芳菲。
太息关山月,风尘客子衣。
哭鲁广达
黄泉虽抱恨,白日自留名。
悲君感义死,不作负恩生。
姬人怨
天寒海水惯相知,空床明月不相宜。
庭中芳桂憔悴叶,井上疎桐零落枝。
寒灯作花羞夜短,霜鴈多情恒结伴。
闺怨篇
寂寂青楼大道边,纷纷白雪绮窗前。
池上鸳鸯不独自,帐中苏合还空然。
屏风有意障月明,灯火无情照独眠。
辽西水冻春应少,蓟北鸿来路几千。
愿君关山及早度,念妾桃李片时妍。
一、孝感动天虞舜
虞舜,瞽叟之子。性至孝,父顽母嚣,弟象傲。舜耕于历山,有象为之耕,有鸟为之耘。其孝感如此,帝尧闻之,事以九男,妻以二女。遂以天下让焉,系诗颂之:诗曰:对对耕春象,纷纷耘草禽。嗣尧登帝位,孝感动天下。
二、亲尝汤药西汉文帝刘恒
西汉文帝,名恒,高祖第三子。初封代王,生母薄太后,帝奉养无怠。母尝病三年,帝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汤药非亲尝弗进。仁孝闻于天下,系诗颂之:诗曰:仁孝闻天下,巍巍冠百王。母后三载病,汤药必先尝。
三、啮指心痛周朝曾参
周曾参,字子舆,事母至孝。参曾采薪山中,家有客至,母无措参不还。乃啮其指,参忽心痛。负薪以归,跪问其母,母曰:“有客忽至,吾啮指以悟汝耳。”后人系诗颂之:诗曰:母指方缠啮,儿心痛不禁。负薪归未晚,骨肉至情深。
四、单衣顺母周朝闵子骞
周闵损,字子骞。早丧母,父娶后母,生二子。衣以棉絮,闵损衣以芦花。一日,父令损御车,体寒失鞭,父察知其故,欲出后母。损曰:“母在一子单,母去三子寒。”后母闻之,卒悔改。系诗颂之:诗曰:闵氏有贤郎,何曾怨后娘。车前留母在,三子免风霜。
五、负米养亲周朝子路
周仲由,字子路。家贫,尝食黍薯之食,为亲负米百里之外。亲殁,南游于楚,从车百乘,积粟万钟,累褥而坐,列鼎而食。乃叹曰:“虽欲食黍薯之食,为亲负百里之外,不可得也。”有诗为颂:诗曰:负米供甘旨,宁辞百里遥。身荣亲已没,犹念旧劬劳。
六、卖身葬父汉朝董永
汉董永家贫,父死,卖身贷钱而葬。及去偿工,途遇一妇,求为永妻。俱至主家,主令织布三百疋,始得归,妇织一月而成。归至槐阴会所,遂辞永而去。有诗为颂:诗曰:葬父贷孔兄,仙姬陌上逢。织布偿债主,孝感动苍穹。
七、鹿乳奉亲周朝郯子
周郯子,性至孝。父母年老,俱患双目,思食鹿乳。郯子乃衣鹿皮,往深山群鹿之中,取鹿乳供亲。猎者见而欲射之,郯子俱以情告,乃免。有诗为颂:诗曰:亲老思鹿乳,身穿褐毛衣。若不高声语,山中带箭归。
八、行佣供母后汉江革
后汉江革,少失父,独与母居。遭乱,负母逃难,数遇贼,或欲劫之去。革辄泣告有母在,贼不忍杀,转客下邳。贫穷裸跣,佣以供母,母使身之物,莫不毕给。有诗为颂:诗曰:负母逃危难,穷途贼犯频。告知方获免,佣力以供亲。
九、怀橘遗亲后汉陆绩
后汉陆绩,字公纪。年六岁,至九江见袁术,术出橘待之。绩怀橘二枚,及跪拜辞堕地。术曰:“陆郎作宾客而怀橘乎?”绩跪答曰:“吾母性之所爱,欲归以遗母。”术大奇之。有诗为颂:诗曰:孝悌皆天性,人间六岁儿。袖中怀橘实,遗母报深慈。
十、乳姑不怠唐朝唐夫人
唐崔南山曾祖母长孙夫人,年高无齿。祖母唐夫人,每日栉洗升堂,乳其姑,奶不粒食,数年而康。一日病,长幼咸集,乃宣言曰:“无以报新妇恩,愿子孙妇如妇之孝敬足矣。”有诗为颂:
诗曰:孝敬崔家妇,乳姑晨盥梳。此恩无以报,愿得子孙如。
十一、恣蚊饱血晋朝吴猛
晋吴猛,年八岁,事亲至孝。家贫,榻无帷帐。每夏夜,蚊多潜肤,恣取膏,虽多不驱之,恐其去以而噬亲也,爱亲之心至矣。有诗为颂:诗曰:夏夜无帷帐,蚊多不敢挥。恣取膏血饱,免使入亲帏。
十二、卧冰求鲤晋朝王祥
晋王祥,母丧,继母朱氏不慈,父前数谮之,由是失爱于父。母欲食鲜鱼,时天寒地冻,祥解衣卧冰求之。冰忽自解,双鲤跃出,持归供母。有诗为颂:诗曰:继母人间有,王祥天下无。至今河上水,留得卧冰模。
十三、为母埋儿汉朝郭巨
汉郭巨,家贫。有子三岁,母尝减食与之。巨谓妻曰:“贫乏不能供母,子又分父母之食,盍埋此子?”及掘坑三尺,得黄金一釜。上云:官不得取,民不得夺。有诗为颂:诗曰:郭巨思供亲,埋儿为母存。黄金天所赐,光彩照寒门。
十四、搤虎救父晋朝杨香
晋杨香,年十四,常随父丰往田间获粟。父为虎曳去,时杨香手无寸铁,惟知有父而不知有身,踊跃向前,搤持虎颈,虎亦靡然而逝,父方得免于害。有诗为颂:诗曰:深山逢白额,努力搏腥风。父子俱无恙,脱身馋口中。
十五、弃官寻母宋朝朱寿昌
宋朱寿昌,七岁,生母刘氏,为嫡母所妒。复出嫁,母子不相见者五十年。神宗朝弃官入秦,与家人诀。谓不寻见母,誓不复还。后行次同州得之,时母年已七十有余。有诗为颂:诗曰:七岁离生母,参商五十年。一朝相见后,喜气动皇天。
十六、尝粪忧心南齐庚黔娄
南齐庚黔娄,为孱陵令。到县未旬日,忽心惊流汗。及弃官归,时父疾始二日。医曰:“欲知愈剧,但尝粪,苦则佳。”黔娄尝之,甜,心甚忧之。至夕,稽颡北辰,求以身代父死。有诗为颂:
诗曰:到县未旬日,桩庭遘疾深。愿将身代死,北望起忧心。
十七、戏彩娱亲周朝老莱子
周老莱子,至性孝。奉养二亲,备极甘脆,行年七十,言不称老。常着五彩斑斓之衣,为婴儿戏于亲侧。又常取水上堂,诈跌卧地,作婴儿啼以娱亲。有诗为颂:诗曰:戏舞学骄痴,春风动彩衣。双亲开口笑,喜气满庭帏。
十八、拾桑供母汉朝蔡顺
汉蔡顺,少孤,事母至孝。遭王莽乱,岁荒不给拾桑,以异器盛之。赤眉贼见而问之,顺曰:“黑者奉母,赤者食。”贼悯其孝,以白米三斗、牛蹄一只与之。有诗为颂:诗曰:黑桑奉萱帏,饥啼泪满衣。赤眉知孝意,牛米赠君归。
十九、扇枕温衾汉朝黄香
汉黄香,年九岁,失母,思慕惟切,乡人称其孝。香躬执勤苦,一意事父。夏天暑热,为扇凉其枕席。冬天寒冷,以身暖其被褥。太守刘护表而异之。有诗为颂:诗曰:冬月温衾暖,炎天扇枕凉。儿童知子职,千古一黄香。
二十、涌泉跃鲤汉朝姜诗
汉姜诗,事母至孝,妻庞氏,奉姑尤谨。母性好饮江水,妻出汲而奉母,又嗜鱼脍,夫妇常作之。召邻母,供食之。后舍侧忽有涌泉,味如江水,日跃双鲤,诗时取以供母。有诗为颂:
诗曰:舍侧甘泉出,朝朝双鲤鱼。子能恒孝母,妇亦孝其姑。
二十一、闻雷泣墓三国(魏)王裒
魏王裒,事母至孝。母存日,性畏雷,既卒,殡葬于山林。每遇风雨,闻阿香响震之声,即奔墓所跪拜。泣告曰:“裒在此,母亲勿惧。”有诗为颂:诗曰:慈母怕闻雷,冰魂宿夜台。阿香时一震,到墓绕千回。
二十二、亲涤溺器宋黄庭坚
宋黄庭坚,元符中为太史,性至孝。身虽贵显,奉母尽诚。每夕,亲自为母涤溺器,未尝一刻不供子职。有诗为颂:诗曰:贵显闻天下,平生孝事亲。亲自涤溺器,不用婢妾人。
二十三、刻木事亲汉丁兰
汉丁兰,幼丧父母,未得奉养,而思念劬劳之因,刻木为像,事之如生。其妻久而不敬,以针戏刺其指,血出。木像见兰,眼中垂泪。兰问得其情,遂将妻弃之。有诗为颂:
诗曰:刻木为父母,形容在日时。寄言诸子侄,各要孝亲闱。
二十四、哭竹生笋晋孟宗
晋孟宗,少丧父。母老,病笃,冬日思笋煮羹食。宗无计可得,乃往竹林中,抱竹而泣。孝感天地,须臾,地裂,出笋数茎,持归作羹奉母。食毕,病愈。有诗为颂:诗曰:泪滴朔风寒,萧萧竹数竿。须臾冬笋出,天意报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