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故秩事

李氏家谱》碑位于大庙左侧,并镶嵌于墙壁之中。其碑落款为:“嘉庆二十三年二月初十日。”由于石碑部分字迹模糊不能辨认,因此村中的老者成了记者追根溯源的“助手”。《李氏家谱》碑出现在大庙中是否意味着大庙与李氏有关呢?

  从现在人们的口中,记者获悉马命大庙其实就是古时李家的宗祠,因此庙中出现《李氏家谱》碑也在情理之中。按照常理,古时候能够在当地有实力建造宗祠的非富即贵。因为在旧时,人们的生活资料都非常匮乏,除了日常温饱和苛捐杂税外,一年下来基本不会有多余的积蓄。因此,李家肯定不是普通人家。

  对于李家,当地人有这样的说法:“明朝的时候,大庙前有一条路,它是当时人们前往昆明的必经之路。以前,在这条路上立有上马石等。其间,过往官员到这里必须下马。”村民透露出李家在古时就有人为官,因为旧时官员等级制度非常严格,当某人做了官后,当时的政府就会在其家乡设立夹标石、上马石等,并规定下级官员见此石者“骑马下马,坐轿下轿”步行通过,以示尊敬。


 

《中华李氏大宗谱·福建卷》编委会:

今闻《中华李氏大宗谱·福建卷》辑成付梓,吾等倍感欣喜与振奋。自此,福建李氏子孙可知世系之繁衍,晓世代之支派,正本清源,认祖归宗,共扬先贤之德,同谱盛世华章。

家之有谱,犹国之有史。史所以纪一国之事迹,谱所以叙世代之源流。

巍巍中华,泱泱大国。五千年风云变幻,数不尽沧海桑田。是以家谱之编修,其意义非凡——

谱,记先世之源流、世代之变迁,以便子孙追宗溯源;

谱,叙宗族之文化、时代之风貌,以便后人探究弘扬;

谱,书家族之功业、先贤之伟绩,以便后世效法传承。

正所谓:“水流千里不舍其源,树高万丈不离其根”。编修家谱,可知一姓之缘起,宗族之派生,家世之传承,激励后人永记其根,心怀感恩报本之心,立光宗耀祖之志。

在李氏大家族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先后多人位居庙堂高位,裨益社稷黎民,政声远播。其他在朝为官者,或文或武,皆功著当时。文人墨客,美文佳作层出不穷。各行各业更是人才辈出。先贤世泽绵延,光前裕后,对中国和世界的文明与进步作出卓越贡献。而今,福建李氏一众贤明之士感念祖恩,传承香火,戮力同心,修成族谱,这是兴隆家族的一大壮举,也必当荫庇后人、流芳百世!

值此《中华李氏大宗谱·福建卷》玉成弘发之际,吾等与所有福建李氏子孙一样,闻着这沁人心脾的油墨清香,读着宗谱所记载的先贤伟绩,望着续接载入的子孙名录,满心欣喜。这既是对中华李氏宗族文化的传承,也为中华姓氏文化研究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衷心祝愿李氏家风代代相传,李氏家族和谐发展,人兴业旺!

谨此为《中华李氏大宗谱·福建卷》首发之贺!

《中华家谱》编撰委员会

                                                   二〇一七年三月

       
0.13708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