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现代名人

戚叔含

caef76094b36acaf9f4666d77cd98d1001e99c73.jpg

戚叔含(1898年—1978年),幼名毓芳,以字行,亦作肃庵,号曜公,浙江上虞谢桥人。

自学考入南京东南大学攻读中国文学,因不满学校当局学术禁锢愤然离校(肄业于中国大学)。后赴美,自费考取加利福尼亚斯坦福大学攻读英国文学,以研究莎士比亚获硕士学位。1927年起,历任上海大夏大学、安徽大学教授、外文系主任,暨南大学文学院院长兼外文系主任,浙江大学外文系代主任等职。1953年调上海复旦大学外文系教授。曾当选为上海市三、四、五届政协委员。长期从事外国文学教学与研究,尤其注重中外文学艺术之比较研究,在比较中探求东西方戏剧艺术发展和艺术表演规律。有《莎士比亚历史剧》等打印稿,散著见《外国文学研究》等。另有《英国小说》。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戚先初

9825bc315c6034a8881c4ba9cb13495409237618.jpg

戚先初(1918年—1991年),河南省商城县人。1931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31年参加安徽独立团,后编入红25军73师,任223团副排长。先后参加参加了鄂豫皖苏区第二至五次反“围剿”和长征。1936年任红15军团保卫局科员,第73师直属队特派员。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115师344旅677团营特派员、团政治处保卫股长。1940年任18集团军巡视团团员。1942年任冀鲁豫军区第8军分区政治部保卫科科长,1945年任7团政治委员。参加了平型关战斗和百团大战。

解放战争时期,所部改编为冀鲁豫野战军1纵1旅1团,任团政治委员。1946年参加张家口战斗后,改属晋冀鲁豫军区,南下濮阳阻击国民党新5军,1947年参加豫北战役和运城、六营集、羊山战斗。挺进大别山后,在桐柏山与敌周旋。1948年参加郑州、开封、淮海战役。1949年任第16军48师副政治委员、军随营学校副政治委员,参加渡江战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1年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6军干部部部长,第186师政治委员,高炮101师政治委员,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回国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炮101师政治委员,1959年后任空2军政治部主任,沈阳军区空军政治部副主任、后勤部政治委员。1966年任空军后勤部副政治委员兼修建部政治委员。

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4年晋升为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1991年3月9日因病逝世,终年73岁。

0.10773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