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名人

任嚣

任嚣(?—前206年),秦朝将领。

秦始皇二十五年(前222年)首次领兵攻打岭南,失利。后与赵佗再率军入岭南,于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年)统一岭南。首任南海郡尉,并节制岭南南海、象郡、桂林三郡,故称“东南一尉”。以番禺(今广东广州)为郡治,在今仓边路附近修筑番禺城,史称“任嚣城”(广州之始)。

前208年,正值中原战乱之时,任嚣突然病重,与赵佗共商割据岭南以避战乱,并委以其代理南海郡郡尉。前206年,任嚣听说秦朝灭亡,病情加重,于同年病逝,葬于番禺。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任光

任光.jpg

任光(?—29年),字伯卿,南阳宛城人。云台二十八将之一。

任光原为宛城小吏,后加入绿林军,曾随刘秀参加了昆阳之战。刘玄称帝后封他为信都郡太守。王郎起兵之后,他据城迎接刘秀,使刘秀有了反攻的基地。刘秀称帝后封任光为阿陵侯。公元29年(建武五年)冬,病逝。

汉明帝永平年间,明帝追忆当年随其父皇打下东汉江山的功臣宿将,命绘二十八位功臣的画像于洛阳南宫的云台,任光名列第二十四位。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任延

任延.jpg

任延(?—68年),字长孙,南阳宛(今河南南阳)人,东汉官员。十二岁时,任延就成了太学的学生,在长安学习。他通晓《诗经》、《易经》和《春秋》,在太学中有名气,在学府中被称为“任圣童”。

更始元年(23年)任命任延为大司马部属,授予他会稽都尉一职。建武初年,任延上书辞职,诏书召任延,任命他为九真太守。在九真任职四年,到京后他被任命为武威太守。汉明帝刘庄即位,授予他颖川太守。永平二年(59年)刘庄召他到学校,接着任命他为河内太守。任职九年,病逝。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任尚

任尚(?―118年),东汉将领。初任护羌校尉邓训的护羌府长史。永元元年(89年),任尚随邓训打败羌族烧当部落首领迷唐。永元十年(102年),接替班超继任西域都护。

永初二年(108年),任尚等与羌族先零部落首领滇零交战。任尚军大败,八千余人战死。同年被封为乐亭侯。永初四年(110年),任尚的大军因久无战功,于是朝廷命任尚率领官民回到长安。

元初五年(118年),任尚因与邓遵争功,而且虚报斩杀羌人数量、接受贿赂,被召回京师在闹市斩首,尸体暴露街头,财产都被没收。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任峻

任峻(?—204年),字伯达,河南郡中牟县人。

董卓作乱时,任峻劝说中牟令杨原治理河南,抵抗暴乱。适逢曹操起兵,任峻征集宗族家客数百人归附曹操。之后曹操每次出征,任峻通常在后方补给军队。后来发生饥荒,枣祗建议实施屯田,任峻被任命为典农中郎将,招募百姓在许下屯田,结果连年丰收,积谷足以装满全部粮仓。

官渡之战,任峻主持军备和粮草运输,敌军企图抄绝粮道,但在任峻的设法保护下,敌军不能得逞。曹操亦知任峻劳苦功高,任命他为长水校尉,封都亭侯。任峻经常周济他人,其信义为人称道。卒于204年,曹操哭泣良久。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任昉

任昉.jpg

任昉(460-508年),字彦升,小字阿堆,乐安郡博昌(今山东省寿光市)人。南朝著名文学家,地理学家,藏书家,“竟陵八友”之一。

任昉幼而聪敏,早称神悟。初为奉朝请,举兖州秀才,拜太学博士。永明初,卫将军王俭引为丹阳主簿。梁武帝践阼,历黄门侍郎、吏部郎中,除御史中丞,转秘书监,出为义兴太守。为政清省,吏民便之。梁武帝天监七年(408年),卒于官,年四十九岁。追赠太常,谥号为敬。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任伯雨

任伯雨.jpg

任伯雨(约1047年—1119年),字德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眉山市)人。孜子。有《戆草》二卷,《乘桴集》三卷(《宋史·艺文志》),已佚。《东都事略》卷一○○、《宋史》卷三四五有传。

神宗元丰五年(1082)进士(清嘉庆《四川通志》卷一二二),调清江主簿,知雍丘县。哲宗元符三年(1100),召为大宗正丞,旋擢左正言(《鹤山集》卷六○《跋任谏议伯雨帖》)。徽宗初政,条疏章惇、蔡卞罪状,章、蔡贬官。居谏省半载,大臣畏其多言,寻出知虢州。

崇宁元年(1102),以党事编管通州(同上书),徙昌化军、道州。宣和初卒,年七十三。淳熙十二年(1185年),追谥“忠敏”。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任浚

任浚(濬,同“浚”)(1595年—1656年),字文水号海王(一说字海王号文水),益都(今山东淄博)人,崇祯辛未进士,明末清初贰臣,官至刑部尚书。入《贰臣传》甲编。

0.081281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