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李氏兄弟"五子登科"
据资料,一家"五子登科",这在山东省尚属首例。登科"五子"的父亲名李廷桂,李廷桂一生育有六子,除长子李景严17岁早逝外其余五子李鹏、李景岱、李皓、李景嵩皆在乾隆时期登甲乙榜,这便是名传后世的"五子登科"
据《李氏族谱》记载,辉里村李氏族人李廷桂原来共有6个儿子,但大儿子李景严17岁早逝。从乾隆五十一年(公元1786年)次子李鹏考中举人,到嘉庆十六年(公元1811年)四子李鹄最后一个考中进士,李廷桂的5个儿子在25年的时间里先后考中举人和进士,这就是名传后世的"五子登科",辉里村因此而名扬天下。据史料记载五子登科在山东历史上仅此一例。辉里村李氏家族是著名的科举世家,李氏家族曾出现兄弟同榜者3对,兄弟五子登科一例、父子五子登科一例,同时还是五代甲科。山东历史上五代甲科只有四例,昌乐阎世绳一家、诸城刘统勋、刘墉一家、滨州杜瀚一家、辉里李廷桂一家。
清乾隆五十一年,次子李鹏23岁考中举人,乾隆六十年考中进士,历任内阁中书、内阁典籍宗人府主事、吏部主事、户部员外郎、江南道监察御史、福州府知府。三子李景岱乾隆五十九年考中举人,嘉庆六年考中进士,历任河北平乡、邢台、清苑、获鹿县知县。四子李鹄嘉庆六年考中举人,公元1811年才考中进士。李鹄性格内向,不善言语,中进士时已经42岁,历任直隶成安、云南宜良县知县。
五子李景峄生于乾隆三十六年,乾隆五十九年跟三哥李景岱同榜中举。他在中举后即被钦点至咸安宫任教师,一年后提拔到江苏溧阳、丹徒任知县,继而升任松江府常州府知府,最后晋升为苏松太兵备道。六子李景嵩生于乾隆四十年,20岁时考中举人,24岁时便考中了进士。据说,李景嵩精明干练,很有办事之才。任职河北深泽县知县12年,除盗贼戒赌俗,选人才办教育,建树颇多。嘉庆十六年,父亲病故,李景嵩回家守孝两年,归任后不久患病身亡,年仅38岁。
在李廷桂的五个儿子相继登科中举后,嘉庆皇帝曾亲自书《五子登科》匾赠予李氏家族(有一说法是大学士刘墉书写)。公元1800年,以李景峄为主,兄弟五人共同出资修建"长善堂",门楼上方就悬挂着《五子登科》匾,内上方悬挂"兄弟同榜"。他们的成功成为古代人人羡慕,津津乐道的家族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