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挺“却璧鸣廉”的故事
崔挺,北魏京师人,字双根,少好学,孝文帝(公元471-499年在位)时任光州刺史,大行开化之风,累官本州岛大中正、北海王司马。为官清廉,有人曾赠以玉璧,被挺推却,曰“昔无杨震之金,今岂有崔挺之璧?”成语典故“却璧鸣廉”即出于此。
典故“大器晚成”与崔林
《三国志·魏书》有典故“大器晚成”。三国时,魏国崔林少时无才,默默无闻,亲友轻之,唯堂兄崔琰甚重之。琰常语人曰:“此所谓大器晚成者也,终必远至。”后来果然于魏文帝曹丕时被启用作司空,并封为安阳乡侯。崔林( --244),字德儒,清河东武城人。曾任司空、安阳乡侯、大鸿胪,据《三国志》卷二四《魏志·崔林传》记载,当时“龟兹王遣侍子来朝,朝廷嘉其远至,褒赏其王甚厚。余国各遣子来朝,间使连属,(崔)林恐所遣或非真的,权取疏属贾胡,因通使命,利得印绶,而道路护送,所损滋多。劳所养民,资无益之事,为夷狄所笑,此曩时之所患也。乃移书敦煌喻指,并录前世待遇诸国丰约故事,使有恒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