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母林墓群
孟母林位于古城邹城北二十五里的马鞍山下,环山而建,山林合为一体,林内松、柏、桧、楷、槲等各类古树数以万计。那里除孟母和他丈夫孟激的墓外,历史孟氏子孙死后也都葬于林内,数得上是中国少有的保存完整的氏族墓地之一。
孟母林南路有一条长约百米,宽约四十余米的林道,两旁有立马、卧羊及合抱粗的古柏。那古老的树干,有的成了空心,但在千臂般的枝丫上,却生长着层层茂密的枝叶。林道的尽头,是祭祀孟母的享殿。三楹殿室,由一道高大的红墙围绕在正方形的大院之中。殿内安放着孟母牌位、供桌、香炉等祭器。出享殿院西行五十米,有一高高隆起的大土丘,便是孟母墓了。墓高9米有余,底圆长达二十多米。元明两代祭祀孟母而立的御碑及石桌、石鼎、石凳、石瓶等石雕,排列在墓前。正对墓堆的石碑上,镌刻着十一个醒目大字:“亚圣孟母端范宣献夫人墓”。孟母墓西北大约十米处,是孟子的弟弟孟仲子之墓,墓前除有石桌石炉等墓地设置,还有一块刻着“新泰伯孟仲子墓”的石碑。再往西北走,就是孟子四十五代孙,被封为中兴祖的孟宁墓。墓碑是元代立的,上面刻有记载孟氏家庭繁衍情况的“世系之图”,有“元代至顺四年”字样。
孟母林墓群1985年修建林墙,享殿三间、大门三间。
1996年,孟母林神道树立两根望天吼石柱;104国道旁建孟母牌坊1座。现孟母林内有各种树木12844株,宋、元、明、清碑碣数百块,成为一处不可多得的人造园林。
1977年被公布为山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2013年5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孟昶墓
孟昶墓是五代十国时期后蜀末代皇帝孟昶的葬身之处,墓址在今河南省开封市祥符区朱仙镇大孟昶村,墓葬外形为一圆形的大土丘,为著名的“朱仙八景”之一。
如今大孟昶村仍存有一块古碑,为清代咸丰七年,即公元1857年由通许知县所刻。碑文大意是:这里临近开封,有赵宋时蜀降主孟昶之墓。宋人紧挨着孟昶墓修建了兴国寺,以压住他的帝王之气。兴国寺建在孟昶墓的东边,明朝曾经重修,现已不复存在。据当地人讲,前些年,村民在墓址附近拉土,曾挖出大量青砖,还曾挖出过花瓶、瓷罐等精美文物。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孟知详墓
孟知祥墓位于四川省成都市北郊约7公里的磨盘山南麓,距北郊公墓西侧约0.5公里。长期以来,误传这是一座古代的砖瓦窑址。1970年冬,当地农民在改土中发现这是一座大墓。1971年春,由四川省博物馆会同有关单位进行发掘,起初还以为是大型明墓,其后随着福庆长公主墓志铭及玉册残简的相继出土,始知为后蜀孟知祥夫妇合葬墓。1973年市文管处成立后进行维护管理。1980年7月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国务院批准孟知祥墓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孟浩然墓
在襄阳城东风林南麓。载:其墓在唐德宗年间(780-805)有所“瘅坏”,节度史樊泽“乃更为刻碑”与“封宠其墓”。清末存土冢。现高1米余,底径约3米。保存尚好。
孟浩然墓坐落在襄阳城东风林,原墓围多古木,墓为长形土坟。坟北面有一几近湮没于土中的小块石碑,镌“孟浩然坟”。清末有俗语:“似蛇形,越长越长,墨青墨青。”
(注:“墨青”一指坟周草木葳蕤,一谐“灭清”。) 1928年,国民革命军14军49师师长岳森至此凭吊,以高六尺、宽二尺,厚四寸,上镌楷书“孟浩然墓”石碑更换原碑。 1955年6月,县文化科函请省文化局拨款修缮孟墓,并由县人民政府主持重修。其时,掘墓验视,土丘之下,有棺室,室内仅存近似尘土的黑色物质一线,锈蚀马钉数颗。据当年参与培修的罗雄飞介绍:在50年代召开民间文学创作会时,有一姓王的农民说,孟浩然是由他们王姓人安葬的。
培修墓座南朝北,占地300平方米,沿石基边缘,砌有一米高八方形块石护拦,墓葬位于石基中央,高约1.5米,全为块石结构。墓顶竖2.5米高石碑,呈棱台形,阴刻郭沐若亲笔所题“孟浩然之墓”,墓正面刻有郭沫若撰墓志;左刻时任省委书记王任重题词:“孟浩然是中国伟大的诗人,哲学家”;右刻时任县长李仲秋撰“孟浩然之墓记”;后则放置原碑,陵墓四周,青松翠柏挺立,奇花异草相依。
1971年,湖北发电机厂在此处建厂,遂将墓依原样向东迁徙300米。工人在墓周植树,维护修缮。1991年因大雨,山体滑坡,墓遂倒毁。
1996年10月,县委、县人民政府再度策划培修孟墓,1997年4月竣工。墓建于九宫园艺场内,依原式样扩大,墓高9.5米,其中墓碑高4.8米。全墓用广西白、蒙古黑、石南青等大理石砌成,增刻县委书记熊传经,县长阮英梓撰“重修孟浩然墓记”。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孟桐墓
孟桐墓是明代礼部尚书、翰林院大学士孟桐及其家族的墓地,位于今永济市蒲州镇王庄村东。山西省第四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时代:明
地址:永济市蒲州镇王庄村东
孟桐为明代礼部尚书、翰林院大学士孟桐及其家族墓地。墓地坐南朝北,南北长190米,东西宽80米。陵墓四周用青砖围墙,神道两旁有石人、石马、石狮等石象生。墓园内依次排列大门、石台阶、石牌坊、原祭庙石柱基石遗址、以及大墓冢7座、墓碑7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