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祠家庙

朱氏宗祠,朱熹后人550年守望的家园 烟雨迷蒙。缓步来到半仙山朱氏宗祠。宁谧的祠堂前面,是一口水面微波无澜的池塘;陈旧的祠堂门前,一村妇和小孩在怡然自得地玩耍。大门掩饰不住岁月的洗礼,土黄破败的颜面,仿佛老人那张饱经风霜的脸。一阵微风吹过,飘飘的,竟吹起了宗祠的些许神秘。
       
建于明朝距今550余年朱氏宗祠大门坐北朝南,两旁各有1个土灰色的石门墩,大门顶上有一幅造型生动的浮雕和褪了色的遒劲有力的"朱氏宗祠"四个大字,这就是附近有名的颇有神秘色彩的南粤古建筑群了。走进祠堂的大门,光阴瞬间轮回,门外是人间朗朗乾坤,门内却是悠悠千年历史。抚摸着祠堂的一根根楹柱,凝视高高在上的斗拱、雕栋、檐柱、屋脊,观赏雕刻在房顶木梁、窗棂和门楣上的细腻纤巧、精美绝伦的鸟兽花草和古代戏文图案,一股怀古之情就滋生在心头了。
半仙山村退休老书记朱启明介绍,朱氏宗祠是半仙山开村始祖朱敬斋主持筹建,距今已550余年了。朱敬斋是朱熹的第13代后人,大约于明朝嘉靖至隆庆年间,由东莞螯峙塘转辗迁到横沥半仙山,世居此地繁愆生息朱敬斋秉承先人遗风,为示光前裕后,让后代缅怀祖德宗功,勉励子孙节礼传家,于是始建朱氏宗祠。现朱氏宗祠建造为五开间三进四合院式布局,面宽13米,进深36、4米,面积计500余平方,硬石顶、红石为柱、青红石作柱基,第二进金柱为格木柱,木梁架驼峰,雕刻精美;祖宗牌位上供奉着落足扎根半仙山的朱敬斋、朱如斋两兄弟先祖孝名;祠堂内的红砖碧瓦、雕梁画栋上,一幅幅精美的图案记载着一个个古时的故事;石雕、木雕,彩绘着各种艺术图案,昭显着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这一切让我们感受到了南粤民居的古老和岭南建筑文化的深远。





0.11416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