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祖父的轶事
我的曾祖父出生在山东省章丘市普集镇的一个小村庄的一家普通的贫苦人家,在家里他排行老大,身为老大的扛着家里维持生存的重担。
每当提起我的曾祖父,村里的年长者无不交口称赞,而关于他的故事,通过我的祖父、父亲及众乡邻的传述,牢牢印在我年幼的记忆中,二十载后,仍然回荡在耳畔,清晰如昨……路见不平,曾祖父年轻的时候,常常打抱不平,为此,名扬十里八乡。
有一次,我很小的时候与祖父坐在家里小院子的石凳上,祖父给我讲述着关于曾祖父的故事:
那时,曾祖父受本村地主的雇佣,运粮食到集市上。到集市必须经过一段崎岖的山路。最好的运输工具就是木制推车,一般能装四百斤,赶集上店的,村人大都用牲口拉车,有时也有两个人在前面拽的。伴随浩浩荡荡的车队,曾祖父独自一人一车,冲在最前面,把队伍远远地甩在后面,在山顶休息了好大一阵,后面的人才陆续喘着粗气爬上来,一个劲地直叫娘。集市就在山下,人群黑压压的,依稀听见叫卖声。开始下山了,拉车的人则改成在后面拽,说说笑笑,却也小心翼翼,以免掉进路边的山沟里,曾祖父还是走在最前头,再拐一个坡就到大集市了,前面隐隐约约传来老太太的呜呜的哭泣声和老年男子的求情声。循声望去,在路边围了半圈人,小声的议论着。
曾祖父把车支好,一打听,原来是一对老农夫妇在下山的时候,因木推车失灵控制不住了,然后就把当时地主家的狗给轧死了,地主家的儿子跟家丁非要老农夫妇赔偿高的价格,老农夫妇一直赔礼道歉,说尽了好话,曾祖父实在看不下去,就冲上去替老农夫妇辩解,替他们解围。最终地主家的儿子跟家丁才有所收敛,这才告一段落。
在50、60年代的时候,中原大地到处还有战争的痕迹,我的祖父仍在东北同进行剿匪作战。以上年纪的曾祖父还在家中坚持劳动,在秋收的时候便在坡里搭个小棚子看护庄稼,深夜里曾祖父,一人打着灯笼,又同往常一样在地里巡视,一遍又一遍,那时候地里的会不时的出现狼什么的动物来偷吃地里的粮食和袭击,但我的曾祖父从来都不畏惧,很机智的跑回村里汇报情况,生产队连忙组织人员带上镰刀、木棍等工具到坡里去巡视。
从那以后,听了祖父给我讲述了曾祖父的故事,我就对他感到了特别的敬佩,很有男子气概,善良、勇敢、打抱不平,成为了我心中的大英雄、我致敬的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