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母亲

  

  大家都说我的母亲是一个坚强的人。母亲大概只有初中文化吧,因此也很难找什么有体面的工作。我小的时候开始直到高中开始、母亲病情加重前她都在搬砖。是真的搬砖,就在县里面的各个工地上。广西的女人是很强悍的,特别是我家那个大山里面的小县城的女人更为强悍。像搬砖这种体力活,大部分地方很少见到女性吧,但是在我小的时候,这种活大部分是没文化的女性做的。我的母亲就是这样,印象中经常见她早上背着背篓出去,下午满身大汗的回来,一天貌似能挣一二百块,这在2007年以前已经是一个很大的数目了,因此那时候母亲还经常嘲笑在厂里工作的父亲挣得还没她多。小时候不知道这个活的艰辛,就知道伸手找母亲要零花钱。那时候记得周围邻居以及我曾经的初中班主任都跟我说,母亲是一个坚强的女人。是啊,一个柔弱的女人,却卖力的干着男人的活,当然是很坚强了。以至于等到母亲去世后,父亲一遍又一遍懊恼的跟我们说,早知道不让她干那么难的活了。

  

  母亲也是个情感非常脆弱的人,也不能说多愁善感吧。在十里八乡她都是出了名的开朗,经常在家里楼上远远就听到她从门外买菜回来,跟街坊邻居大声说话,开朗大笑的声音。街坊邻居都很喜欢母亲,因为她性格直爽,跟着母亲上街买菜大家总会送她几把卖不掉的蔬菜或者烂了几个眼的苹果。印象中小时候吃的苹果都是烂了眼的,母亲就会把坏的挖掉,削好皮给我们吃。可惜我和哥哥竟没有一个人遗传她这开朗的性格,都是像爸爸一样,内向自卑,这种性格可能更多的是因为清贫的家境导致的吧。她性格爽朗,可是感情却非常脆弱,可以说是外强中干吧。印象中每次看悲情的电视剧她都会哭,电视剧重播了N次,可是看一次哭一次。爸爸耍脾气也哭,跟爷爷吵架也哭,哥哥有一次过年因为工作原因没回家,大家开开心心吃着年夜饭呢,她的泪水就刷刷刷的止不住了。连我第一次去市里面读书,由于环境很新鲜,竟然一点都不想念家里,一个星期都没给家里打电话(那时候宿舍还没有电话更不用说手机了,只能我用公共电话往家里打),母亲着急了,就跑来学校看我,记得我一出校门看到矮矮的母亲站在校门口,她眼泪就刷的一下掉下来了,那时候陪母亲一起来的小舅还责备我说一个星期都不会给家里打电话吗,我才意识到自己的冷漠。特别是她后面生病的时候,跟个小孩子一样。平常母亲吃饭口味较重,油大而且喜欢蘸着醋吃,后面吃药了医生说不能吃油腻的、不能蘸醋,她就跟个孩子一样抱怨饭菜没有味道,说着就哭起来。这也不能说是脆弱吧,疾病的摧残下,要保持乐观真的是非常的困难。印象中她跟我的最后一通电话也是在哭,哭的跟个泪人一样,说这样的生活好没意思啊,自己生病难受不说,还被家里人排挤(母亲病了好几年,开销很大,开始时候家里亲戚都帮着呢,后面都开始给她挑刺了,嫌她花钱多,可见贫贱亲戚也百事衰啊,在穷苦的环境下能维持多少人性的善良呢?),还不如死了算了。我也很心疼,跟着她一起哭,说你别哭啊,他们凭什么嫌弃你,我过几年养你带你吃好的喝好的,你慢慢等着吧。没想到,她却等不到了。刚通完电话后没几天她就在夜里静静的走了,明明第二天早上还要早起做4、5个小时的透析,明明她的女儿还在认真筹划着有她的将来。也不知道母亲是怎么走掉的,明明前一天还好好的,还为了给我办事情各种跑民政局呢,夜里就悄悄走了,连睡在身边的父亲也一点知觉都没有。而我由于在离家三千多公里外上学并且赶上雾霾飞机停飞,连她最后一面也没见着。这最后也成了我的心结。记得回家的时候感觉眼泪真的是怎么流也流不尽,明明感觉已经哭够了,去医院办手续时候看见透析室写着下周透析安排上还有母亲的名字的时候,眼泪又刷的一下止不住了。

  

  母亲是家里面最有人情味的人,相比之下父亲就冷淡了许多。每次出远门回家,母亲就在巷子口巴望着,等我一回家就开心的笑着说,哟,xm回来了。然后就回家给我收拾行李,买烧鸭,做饭。可惜已经好多次回家听不到她爽朗的笑声了。我和哥哥的一切事情都是母亲在操劳,父亲因为性格所致,跟孩子沟通一直很少,印象中以前母亲在的时候一个月也不会跟父亲说上多少话,给家里打电话也一直是给母亲打。因此,母亲走后,家的味道一下子就冲淡了好多,导致现在自己都找不着回家的意义了(当然父亲也是要照顾的,但是父亲冷冷的性格貌似不太需要别人陪)。因此非常羡慕那些爸妈关心子女的同学,每每听到别人说我妈怎么怎么,我爸怎么怎么,那些人说的时候一脸嫌弃的表情,可是我的心里却满是羡慕。因此也造成了我后面极度依赖恋人的性格吧。想跟恋人每时每刻都在一起,希望他能一直关心我,疼我,受不了一时的冷落。可是即使是恋人也需要空间的啊,太重的粘性只会喘不过气来吧。可惜我好像到后面受够了伤才明白这个道理。

  

  不过想想母亲一走对她来说也是好事,疾病的折磨已经使她失去了生活的乐趣了,饭吃不下,夜里睡不着,咳嗽个不停,透析导致的高血压来的的副作用折磨得她坐立不安,还要面对抠门的街坊邻居七姑六婆的冷嘲热讽。只是我以前自私的觉得她走了不让我报恩了,但其实她走得这么早对她来说才是最好的选择。母亲走后我一遍又一遍的看史铁生的《我的母亲》和《我与地坛》,才深有同感。

  

  “ 我坐在小公园安静的树林里,闭上眼睛,想,上帝为什么早早地召母亲回去呢?很久很久,迷迷糊溯的我听见了回答:‘她心里太苦了,上帝看她受不住了,就召她回去。’我似乎得了一点安慰,睁开眼睛,看见风正从树林里穿过。” 

  

  是啊,她心里真的太苦了。一个女人,十几岁的时候就没了父母亲,身为一个姐姐拉扯大了两个弟弟,然后又嫁到了一个贫苦的家,干着粗重的体力活,还得忍受着多嘴的亲戚,折磨人的病痛。上帝看她实在是太苦了吧,才把她招了去,希望她在另一个世界能获得安宁吧。

  

  我也希望自己以后能像史铁生一样吧,做一个让母亲骄傲的人。

  

0.07564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