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祖父的轶事

阙下林:阙下林源于唐贞元年间的孝子林攒,韬公,万宠公长子。欑生三子:延鲁、延吉、延宾。宋朝时,林攒的后裔林杞任知州,他的九个儿子也是知州,称为“宋九牧”、“父子十知州”。 [1] 

“金紫林”:从林禄十八世孙台州知州林沙算起,这一支派有林晖、林英、林悦、林光朝4人在朝为官,均获朝廷赐“金紫”,被称为“一门四金紫”。荔城区北高张城、黄石定庄、秀屿区埭头英田林氏族人同出林沙派下,他们以“忠义”家风传世。 [1] 

堂上供奉的林氏九牧先祖壁画堂上供奉的林氏九牧先祖壁画 [2]

九牧林:开派始祖林披,披公,万宠公第二子,字茂彦,莆田县西天尾(今莆田市荔城区西天尾镇)人,唐玄宗天宝十一年(公元752年)明经及第,官至太子詹事,赐紫金鱼袋,上柱国。赠睦州刺史,由北螺迁居澄渚乌石(今析出属西天尾镇龙山村),生九子苇、藻、著、荐、晔、蕴、蒙、迈、茛、皆官刺史,世称"九牧林家"。唐有林藻林蕴各以文名、忠烈名著唐史;宋有祖姑林默(即妈祖,御封天上圣母)为台湾第一宗教信仰,明有永乐状元林环、刑部尚书林俊、"铁面御史"林润、"三教先生"林兆恩(龙江)等均为名垂青史的九牧名贤。九牧林自唐代开基,历经1200余年,世远支分,派衍闽、琼、台、浙、赣、湘、桂、川、黔、等省、区以及东南亚各国,唐睦州刺史林披公刚是海内外族裔共同尊奉的九牧林基祖。九牧林根在莆田,源出澄溪。莆田素有“陈林半天下”之称,林姓人口有45万。莆田林姓渊源可追溯到殷少师比干,海上女神妈祖林默娘的七世祖是林披第六子林蕴。 [1-2] 

游洋林:林昌,字茂吉,乃万宠公第三子,官兵部司马,配宋氏,生一子名萍。萍于唐贞元间明经及第,官沣洲司马(后追赠中宪大夫)。唐太和年间归隐后,迁居仙游游洋,世称“游洋林家”。林昌为游洋林家始祖。宋初,游洋林一支由林居裔为首在仙游县游洋百丈岭揭竿起义,受到朝廷镇压, 后来分别迁入浙江 泰顺、漳浦、尤溪等地。后裔林石再辗转迁入台湾,在台湾台中县雾峰定居。因此,莆田林氏也是台湾雾峰林氏家族的先祖。 [1]  “游洋林”后裔林和义迁居漳州漳浦路下,分衍“路下林”一系。路下林始祖林和义,生子大用,大用生七子:子亨、子贵、子贤、子慕、子华、子齐、子渊。元末兵乱,七子散居各地:长房子亨分居苦竹(在今赤土乡)。二房子贵守祖路下,居庵下梧。三房子贤分居七都(旧镇)桥头。四房子慕分居平和五寨乡埔坪社,五寨埔坪社迁移到台湾的林石繁衍雾峰林家一派。五房子华分居车田(今石榴乡)之攀龙社。六房子齐分居平和五寨后巷。七房子渊居漳浦霞美(下尾)。各个分衍地均成为当地大族。路下林枝繁叶茂,后裔众多,为漳州市林氏最大支派,号称人丁“一斗麻”,共14万多人丁(不含外迁人口),占全市林氏人口26%。分布漳浦县有90000多人,芗城1800人、龙海市4318人,云霄县2375人、诏安县140人、东山县9857人、平和县35811人。

莆田林氏的后裔,还曾在历史上短暂地称过帝。原来南朝陈时,居住在莆田北螺(今莆田西天尾镇林峰村)的林英迁居今江西景德镇市波阳县,生子林士弘。大业十二年(公元616年),林士弘随同乡率众起义,任为大将军,在鄱阳湖大败隋军。后来,林士弘称帝,国号“楚”,定都豫章,年号太平。一度据有今广州的广大地区。武德五年(公元622年),林士弘战败投降,后退守到今江西安福东南山洞,不久就病死了。
  林士弘的楚国在中国历史上存在了7年。楚国消亡后,林士弘的家族逃匿在浙江杭州山中,改姓为“柴”,后裔迁居今河北省邢台县西南。史上赫赫有名的“周世宗”柴荣即是林士弘后裔,他安顿流亡农民,减免苛捐杂税,惩治贪官污吏,使社会经济得到恢复,为后来结束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奠定了基础。959年,柴荣病逝,他7岁的儿子柴宗训即位,成为后周恭帝。960年年初,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夺得江山,建立宋朝。柴(林)氏先后只做了5年的皇帝。 [1] 

除了在历史上出现两位皇帝,莆田林氏还有两位圣人载入史册。林家的两位圣人分别是妈祖林默娘和“三一教”教祖林龙江,他们都是九牧林的后裔。
  在荔城区西天尾龙山,至今还有一座建设于唐代的林氏九牧祖祠。祖祠大门正中嵌着明成化进士周瑛书写的“九牧祖祠”石额,左右悬挂着“一门九刺史,三代五廷魁”堂联。堂上供奉的是林氏九牧先祖壁画。
  九牧长房林苇是福建早期的书法家,他留在“九牧祖祠”的三块石刻“乌山”、“种槐”、“砚泉”让人叹为观止。林苇这一支系,子孙最为昌盛。他的二十五世孙林龙江,在明嘉靖年间创立了儒、道、释三教合一的学说,扬名中外,被称为“三一教”教祖。
  林家另一位圣人妈祖女神林默娘是九牧六房林蕴的后人。林蕴不仅是福建早期杰出的书法家,白居易为他写的诗,还记载在《兴化府志》上。唐宝历二年(826年),71岁的林蕴被人诬告,流放到海南岛,途中不幸病逝。《西河林氏族谱》记载,林蕴的第四世孙林保吉是林默娘的曾祖父。宋建隆元年(960年),林默娘在林家出生,这位渔家女子救苦救难,被海峡两岸民众奉为“天上圣母”。 [1] 

莆田林氏有四个分支,九牧林主要分布在荔城区和城厢区及涵江区大洋、庄边、新县、白沙等地。金紫林主要分布在埭头、平海、北高及黄石一带,阙下林分布在东庄和新度。还有一支游洋林,后迁往漳州。明末清初,游洋林后人随郑成功攻打台湾,迁往台湾雾峰,称为台湾雾峰林氏家族的先祖。 [2] 

入闽林姓,与其他各姓一样,都是从中原迁入的。就已掌握的资料确定,林姓入闽主要 分为四期:一是东晋明帝太宁三年,禄公奉敕守晋安,其后裔在八闽繁衍,是闽林的主流派 ;二是唐高宗时随陈政入漳的浦南林;三是唐末随王潮从河南光州入闽的固始林;四是宋初由房州辗转入闽聚居闽西的柴林。闽林主流派的始祖林禄公,因匡扶晋室,建立功勋,追封晋安郡王,墓葬温陵九龙之岗(今泉港涂岭)。其后裔世居莆田,至唐开元年间,晋安十五世万宠公,生三子:长韬公为阙下祖;次披公为九牧祖;三昌公为游洋(雾峰)祖。其后裔繁衍,在我省、在全中国,仍至全世界,多数为这支派。时至今日,闽、台、两广、海南以及东南亚,日本、韩国等各地林氏宗祠,都常见"唐代兄弟九刺史,宋朝父子十知州"的对联,这就是对闽林世系"九牧传芳" 渊源的概括和真实写照。 [12] 

韩国林氏共同的先祖名为林八及,唐朝时从惠安彭城渡海出国避祸,漂泊到新罗国(今韩国)江华湾登岸,如今衍生出了180多万韩国林姓人口

0.133927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