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坚,得姓始祖林坚是比干的遗腹子。因商纣王残暴无道,比干多次犯颜强谏,反遭杀害。当时,比干的夫人陈氏身怀六甲,带着四个侍女逃到牧野避难。她们住在树林掩映的石洞里,后来,夫人生下一个儿子,取名坚,字长思。周武王伐纣取胜,比干的夫人携子坚拜见周武王。因为坚是在树林里出世的,所以,周武王以“林”赐姓,拜为大夫,食采西河,后移封博陵公。 [6] [12] 林坚的封地在今天的河南,古代地处黄河以西,称为“西河”。 [1]
先秦时期,林姓首先活动在黄河以北、太行山以东的地区,
进入东周后,林姓已经散布到甘肃、陕西、山西等地。山东鲁国是林姓发祥的第一地,整个春秋战国时期,林姓在鲁国得到最好的发展,形成了著名的济南林氏,在随后的秦汉时代,济南林氏一直占据了林姓群体的主导地位。两汉、两晋、三国和南北朝,北部战乱,中原板荡,五胡乱华,政权更迭,林姓随中原居民向四周迁移,经西南到四川,向东南抵江浙。
西汉时期,林氏家族渡过黄河,开始向山东济南迁徙。到了西晋,济南林氏家族一支往四川成都迁徙,一支往江苏徐州迁徙。迁至江苏的林禄在晋明帝太宁三年(325年),奉命持符节守晋安。入闽始祖林禄继比干、林坚后,树立起第三块里程碑,开创了林氏家族在东南沿海的发展史。 [1]
林禄的第4代曾孙林格,在东晋宁康元年(373年),定居今天的城厢区霞林棠坡,成为入莆始祖。3大支系中,九牧林主要分布在荔城区和城厢区及涵江区大洋、庄边、新县、白沙等地。金紫林主要分布在埭头、平海、北高及黄石一带,阙下林分布在东庄和新度。 [1]
西晋末年,下邳林氏就是林姓人南迁形成的。林姓传衍到第八十世林礼时,正值西晋末年,中原战乱频仍,林礼不得不离开故土,随子迁居徐州下邳,成为下邳林氏的开基者。林礼的儿子林隶,曾任徐州别驾,居于徐州下邳梓桐乡。晋愍帝建兴三年(311年),林隶升任黄门侍郎,后随晋元帝渡江南巡。
林隶的长子林懋在晋愍帝建兴四年(312年)除通宜散骑常侍、殿中侍御史、侍卫将军,后迁下邳太守。林懋有六个儿子,都很有出息,时号称六龙。林懋任满以后,时局已经十分动荡,而当地又比其他地方安宁,其世代子孙便在下邳(治今江苏省睢宁县西北)之梓桐乡一直居住下来,成为徐州之冠族。林懋也因此被奉为下邳林氏望族之始祖。这支林姓人后裔仍以“下邳堂”作为堂号,使用“派出下邳声望远,支分八闽泽绵长”等作为堂联。
晋安林始祖林禄为林隶第二子,因此晋安林起源于下邳林。林禄原任安东琅邪王府将军,除给事中、黄门侍郎,后随晋元帝渡江,由招远将军、散骑常侍、合浦太守累迁晋安郡太守,追封晋安郡王,遂全家人闽定居晋安。是有名可稽的林姓人闽第一人。东晋太宁三年(325年),西晋黄门侍郎林颖的次子林禄任晋安郡太守,成为开闽始祖。 [13]
传十世隋右丞林茂,由晋安迁居莆田北螺村。传十五世至万宠,唐开元间任高平太守,生三子:韬(阙下林始祖)、披(九牧林始祖)、昌(游洋林始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