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姥爷,出生于一九三二年,与姥姥育有二子四女。姥爷十几岁时独立离开农村老家北上,伴着那个时代的动荡与漂泊,凭借超强的领悟能力和协调能力在一个制造厂工作的不错,并且认识了姥姥的哥哥,两个人称兄道弟,姥爷的哥哥把最疼爱的妹妹介绍给了这个长相俊秀,老实本分,成分好的乡下干弟弟。那个时候的姥爷就是儒雅帅气(姥爷家是地主身份,读过不少书),待人周到有礼,并且谦虚谨慎。凭借过硬的技术和过人的情商,姥爷成为了制造厂的车间主任,在姥爷家的相框里,看见了最中间就坐的姥爷,觉得无比自豪,他说,那是个凭证进场的年代。
五九年到六一年,我们学过历史的人都知道,中国正在经历着三年自然灾害,姥爷家里来信,姥爷的大哥去世,老爷的母亲也重病,姥爷心急如焚,家中的父母如何熬过这道难关,当时姥姥一直陪在姥爷身边,看他着急上火,姥姥也吃不下饭,那个饥荒的年代,他俩却什么也吃不下。最后姥爷下定决心,带着妻儿回家照顾父母。当时培养一个技术能手很不容易,所以姥爷打的辞职报告总也批不下来,厂里不打算放他走。姥爷后来干脆叛逆劲上来,不上班,不工作,最后实在留不住他了,姥爷跟姥姥带着儿子回到了农村老家,后一直在老家的村委管理户籍,虽不像之前但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事情之后便也踏实待在家里,由于姥爷也踏实肯干,带领一家人并没有挨什么饿,普普通通读过了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