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姓是中国三大姓氏之一,在人口排列上稳居第三位,尤其在北方地区和东北地区中最有影响。当代张姓人群大约占了全国人口的6.79%,总人口大约在8500万,是当代世界上最大的同姓人群之一。 张的名义和图腾
张的本义是“使弓弦”,把弦绷在弓上,将要开弓,与“弛”相对。张,在金文中是一幅弓上已经安置好了箭的形状。引申为开弓,上弦,捕捉,伸展等意义。张,也是星名。张星属于朱雀七宿中的第五宿,有星六颗。其天象的排列形状似弓,称为孤星,亦称“天之弓"。是擅长制造弓箭的氏族崇拜的原始天象图腾,进而成为氏族名、地名和姓氏。 张姓的起源与演变
张姓得姓可追溯到黄帝时代,已有5000年的历史。《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中提到张姓起源时说:“黄帝子少昊青阳氏第五子挥为弓正,始制弓矢,子孙赐姓张。”挥是黄帝时代姬姓部落中一个氏族的重要首领,也是姬姓部落的一名星官。挥氏族以张星为氏族图腾,张星属于中国天文的二十八宿中的南方七宿(也称朱雀七宿)中的第五宿,有星六颗,在长蛇座内,挥在观察天象中发现其排列形状似弓,称为孤星,也称“天之弓”。由此,挥发明了弓箭和网罗,大大提高了氏族猎捕禽兽的能力,在黄帝部落中的地位十分显赫。挥氏族祀奉张星为氏族的图腾,以孤星的弓箭状图形作为氏族的徽识和氏族名,由氏族名而得姓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