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故秩事

齐家公艺;治国子房。上联指唐朝名人张公艺,寿张人。善于治家,九世同居。高宗封泰山,还幸其宅,问本末。公艺书“忍”字百余以进,帝善之。下联指汉初大臣张良,字子房,城父人。为复韩国,狙击秦始皇,未遂,逃匿于一邳,遇黄石公,得《太公兵法》。后为刘邦谋士,佐其灭秦楚。汉朝建立,封留侯。

  西都十策;金鉴千秋。上联指宋朝进士张齐贤,字师亮,冤句人。祖幸西都,齐贤以布衣陈十策。帝归谓晋王曰:“他日可使辅汝相。”真宗时官至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寻以司空致仕。

  渔阳惠政;江左清才。上联指东汉渔阳太守张堪,字君游,宛人。光武中拜郎中。任渔阳太守时,功课农桑,捕击奸猾,在郡八年,匈奴不敢犯塞。去职之日,乘折辕车布被囊而已,百姓歌之。下联指晋朝文学家张翰,字季鹰,吴郡人。性至孝,有清才,善属文,纵任不拘,时人号为“江东步兵”。

  九居世泽;百忍家声。全联典指唐朝时期的张公艺九世同居,高宗时封禅泰山,还过其宅,问本末,公艺书“忍”字百余以进。

  西都十策;金鉴千秋。上联典指北宋初曹州冤句人张齐贤,字师亮,少年时孤贫而勤学,有远大志向。宋太祖到西都,他以布衣身份上十策。太宗时中进士,历官大理评事、左拾遗、江南西路转运使、代州知州、吏部侍郎、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宰相)。下联典指唐朝大臣、诗人张中九龄,字子寿,韶州曲江人。长安年间进士,任右拾遗,开元年间议设十道采访使,玄宗殆于政治,他常评论得失,后因李林甫谗言罢相。所作《感遇诗》,抒怀感事,以格调刚健著称。著有《千秋金鉴录》、《曲江集》。

  图传百忍;鉴著千秋。上了典指唐朝时期的张公艺事。下联典指唐朝时期的张九龄著《千秋金鉴录》。

  轮奂善颂;孝友传芳。上联典指晋朝时期的献文子成室、张老颂曰:“美哉轮哉!美哉奂焉!”下联典指周朝时期的张仲,性孝,与尹吉甫为友,流芳百世。

烟波徒钓;横渠理学。此联为张氏宗祠太原堂联。上联典指唐张志和隐于江湖,自称“烟波钓徒”。下联典指北宋张载,居郿县横渠镇,精研理学,世称“横渠先生”。

齐家公艺;治国子房。上联典指唐朝名人张公艺,寿张人。善于治家,九世同居。高宗封泰山,还幸其宅,问本末。公艺书“忍”字百余以进,帝善之。下联典指汉初大臣张良,字子房,城父人。为复韩国,狙击秦始皇,未遂,逃匿于一邳,遇黄石公,得《太公兵法》。后为刘邦谋士,佐其灭秦楚。汉朝建立,封留侯。

  横渠理学;烟波钓徒。上联典指北宋时期的张载事。下联典指唐朝时期的张志和事。

  渔阳惠政;江左清才。东汉渔阳太守张堪,字君游,宛人,少年时被称为“圣童”。汉光武初年拜郎中,任渔阳太守时,功课农桑,捕击奸猾,受百姓爱戴。在郡八年,匈奴不敢犯塞。去职之日,乘折辕车布被囊而已,百姓歌之。下联典指晋朝文学家张翰,字季鹰,吴郡人。性至孝,有清才而善写文章,纵任不拘,时人号为“江东步兵”。齐王司马囧执政时,被任为大司马东曹掾。因预料齐王将改,又因秋风起而思念故乡的菰菜、莼羹、鲈鱼脍,便辞职离开洛阳返吴。

  紫光烛剑;黄石授书。上联典指西晋大臣、文学家张华,字茂先,范阳方城人。三国魏时,官佐著作郎、中书郎等,入西晋,官至中书令(宰相),加散骑常侍。排除异议,力劝武帝定灭吴之计。惠帝时,历官侍中、司空,封壮武郡公。诗作委婉艳丽,也有感慨忧时之作,另著有《博物志》。据说晋武帝时,斗、牛(星座名)间常有紫气、张华曾问通纬象的雷焕,雷焕说:“宝剑之气冲到天上了。”又说在丰城县。后来,果然掘得龙泉、太阿二剑。下联典指汉初大臣张良,字子房,祖与父曾在战国末任韩国五世之相。秦灭韩后,他图谋恢复,结交刺客,在博浪沙椎击秦始皇未中,传说逃至下邳,遇黄公石,被授予《太公兵法》。楚汉战争中归刘邦,为重要谋士,汉朝建立,封留侯。

  簪缨七叶;邦友千秋。上联典指西汉大臣张安世,字子孺,杜陵人。昭帝时任右将军、光禄勋,封富平侯;昭帝死,他与大将军霍光定策立宣帝,为大司马。子孙七代官侍中。下联典指周朝贤臣张仲,以孝养父母、友爱兄弟闻名,与尹吉甫为友。《诗经•小雅•六月》有句:“侯谁在矣?张仲孝友。”


0.08681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