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规家训

  据《宋史·宗室世系表》载:宋朝宗室分为三个支派,即太祖(赵匡胤)支派、太宗(赵光义)支派、魏王(赵廷美)支派。

  

  宋太祖赵匡胤一脉宗室

  宋太祖赵匡胤有四子,德秀与德林无后,燕王赵德昭有五子,秦王赵德芳有三子。

  燕王赵德昭一脉的迁徙:令字派迁居的地址主要有安徽颍州、四川蜀州、江苏泰州、福建福州、福建泉州、江西信州、浙江台州、浙江绍兴、河南洛阳、湖北荆南;子字派新迁的地址主要有江苏镇江、浙江衢县、广东南雄、河南汝州、河北燕山;自师字派以下新迁的地址主要有江西吉州、浙江临安、浙江云和、江苏太平州,等等。

  秦王赵德芳一脉的迁徙的基本状况是:子字派迁居的新址主要有浙江嘉兴、江苏真州、福建福州和泉州;伯字派迁居的新址主要有浙江台州和明州;师字派迁居主要有江苏太平州、浙江婺州等。

  

  宋太宗赵匡义一脉宗室

  靖康之耻后,北宋被金国灭亡。康王赵构南逃临安建立南宋,自号为宋高宗,其子早夭。宋高宗赵构以为北宋惨遭靖康之难和自己儿子的早夭,是因为其祖宋太宗赵光义没有遵守“金匮之盟”而遭至的灾难,于是将南宋王朝的帝位传给了宋太祖赵匡胤一脉的后裔,宋太宗赵光义一脉宗室南迁后裔,此后多由南宋京城临安迁出,散居于南方民间。

  赵光义五世孙士字派迁居的新址主要有河北大名、江西赣州、福建建瓯、浙江绍兴;六世孙不字派迁居的新址主要有浙江临安、浙江金华、浙江浦江、浙江秀水、安徽宣城、湖北荆南、湖南郴州、湖南零陵、广西横县、四川成都、四川开县;七世孙善字派迁居的新址主要有浙江宁波、江苏常熟、湖北鄂州、湖南潭州、江西南昌、江西临川;八世孙汝字派迁居的新址主要有安徽阜阳、湖南平江、江西余干、江西袁州、福建福州等。

  

  魏王赵廷美一脉宗室

  开宝九年(976年),宋太祖赵匡胤逝世。遵照皇太后杜氏的“金匮之盟”,赵匡胤临死之前,将皇位传给了弟弟赵匡义。按照“金匮之盟”的约定办事,宋太宗赵匡义应该将皇位传给其弟魏王赵廷美。赵匡义登基之后,隐匿“金匮之盟”的内容。魏王赵廷美一向专横骄恣,曾多次遭到其兄宋太宗赵匡义的斥责,此刻得知有“金匮之盟”一事,于是对赵匡义甚为不满,于是暗中谋划,阴谋早日篡夺皇位。

  宋太宗太平兴国七年(982年),魏王赵廷美谋划篡夺皇位的阴谋泄露。宋太宗赵匡义遂罢免了他的开封府尹。赵匡义念其手足之情,并多次立有战功,于是仍令其为西京(今洛阳)留守。魏王赵廷美一脉宗室,由此暂时全部迁居到了西京。赵廷美被贬谪任西京留守后,暗中仍与兵部尚书卢多逊频繁勾结。二人勾结之事败露,魏王赵廷美罢去西京留守,削去一切官职,仅保留魏王空名,闲居在家;魏王赵廷美闲居在西京,后降魏王赵廷美为涪陵县公,迁往房州(今湖北省房县)。宋太宗雍熙元年(984年),魏王赵廷美举家迁至房州,赵廷美迁居房陵后不久,就忧愤成疾,吐血而终,年仅38岁。

  自贬于房陵之后,其后代外放为官散居之地,主要有:河南开封、河南洛阳、福建汀州、山东沂州、山东济州、江苏昆山、浙江秀水、江苏溧城、江西波阳、湖南衡州、四川成都、四川青城等地。

  北宋庆历年间,陕西赵懿甫官居汝南节度使,后家居汝南城东五里屯。传十世至希贤(号龙华)由汝南迁蔡州。元末至正年间,赵希贤之后赵伊官至盐运使司通判, 由上蔡县白圭庙东徐赵庄迁西平县专探乡赵老庄。赵伊之子赵仲来系明正德年间贡生,为西平赵氏之始祖。赵仲来生才广、才宇,才广生恭、肃、鉴、铎、镤,才宇生钦。自仲来至今已历二十四世,为西平名门望族,其后裔现分居于杨庄乡、专探乡、芦庙乡、师灵镇、谭店乡、宋集镇、出山镇、酒店乡等地。

  从清康熙年间开始,闽粤等地的赵氏族人陆续迁到台湾、南洋,更有人漂洋过海,移居到欧美各国。

  

  三派昭穆

  太祖派:原十四字:德惟从世令子伯师希与孟宜由顺。续十四字:浦纲鼎建存忠厚礼义谦和最永循。

  太宗派:原十四字:元允宗仲士不善汝崇必良友季同。续十四字:原本憨兼思尚实式景均中庆以充。

  魏王派:原十四字:德承克叔之公彦夫时若嗣次古公。续十四字:先贤迁辅文才广资质端庄盛传芳。

   

  赵高峰字升乔(1012年—1114年),播州扶欢(今重庆綦江)人。宋神宗元丰元年(1078年)进士,累官至长沙,宋哲宗元佑八年(1093)告归。赵高峰得皇帝赐匾"青莲院",其后世子孙以此尊为姓氏堂名。赵姓子孙在播州逐渐兴旺,赵姓人口繁胜。在播州当地流传名言:“上三里,陈胡杨;下二里,赵王张。这六大姓占据播州大部分人口。青莲院赵姓子孙早已遍西南各省,在如今城市融合的大环境下,全国各地都有青莲院赵姓子孙。

   

  大丈夫成家容易,士君子立志何难。

  为人持身处事,大要心正行端。

  凡事退后一步,身自安稳。

  忍耐几句,心自无忧。

  让他三人,何等清闲。容忍片时,何等自在。

  青山不管人间事,绿水何曾惹是非。

  有人部我他人事,摆手摇头做不知。

  结交有道之人,断绝无义之友。当饮清淡之茶,戒贪花色之酒。

  时开方便之门,紧闭是非之口。

  倚富欺贫之人,不可理他。口是心非之人,不可接他。

  时运未来之偿,不可戏他。不识高低之人,不可佐他。

  反脸无情之人,不可交他。饮酒不正之人,不可请他。

  放刁撒野之人,不可惹他。来历不明之人,不可留他。

  说长道短之人,不可近他。年高有德之人,不可慢他。

  知书识理之人,不可轻他。忠厚老实之人,不可哄他。

  跏驼拜瞎之人,不可亏他。鳏寡孤独之人,不可欺他。

  得人恩义,切莫忘他。受人所托,切莫误他。言语不定,切莫信他。

  无义钱财,切莫取他。无衣无食,切莫笑他。爱穿爱吃,切莫学他。

  不行正道,切莫鄙他。和善修福,切莫毁他。

  世人说我、笑我、量我、打我、骂我、害我、轻贱我,我将何以处之?

  只是由他、宽他、容他、怕他、忍他、让他、躲他、不惹他。

  再等几年看看,有他无他。及早回头,不可大意。

  常将有日思无日,莫把无时当有时。

  横不过道理,瞒不过天理。狠不过王法,做不过命理。

  为人不敬天地,成甚么人?不礼神明,塑甚么像?不孝父母,生甚么子?不敬圣贤,读甚么书?不惜字纸,求什么名?不明道理,引什么头?不尚勤俭,兴什么家?不分内外,成什么理?心里不好,念什么经?奸巧害人,朝什么山?名利心重,求什么儿?无买无卖,赶什么场?大斗小秤,作什么福?欺心恶毒,修什么善?难中不救,交什么友?急不调济,结什么亲?看破世情,争什么气?识破乾坤,认什么真?子孙不肖,买什么田?命中穷苦,逞什么能?

  开口问他,狡獯不睬。

  有酒有肉,不亲也亲。

  急难之下,何见一人。

  今生富贵,前世修成。

  肯前为善,就是好人。

  做些好事,存些好心。

  谨慎忠厚,过此浮生。

  人能体此,百福骈臻。

  近报自己,远报儿孙。莫说无报,如影随行。

  人生在世总由天,用尽心机,哭也枉然。

  世上许多丧良汉,何能瞒过那青天。

  为人不可苦贪财,贪得财天降灾。

  既是有钱人不在,不如人在少贪财。

  劝君作福便无钱,祸到头来使万千。

  欲要与君谈善事,一朝生死赴黄泉。

  气运循环岁月生,邪非容易乱具真。

  时时检点心中事,哪有功夫说别人。

  父母恩情重,朝廷法律严。

  圣贤千万语,每一忍为先。

  有恩须当报,无仇休结冤。

  做个无用汉,头有上青天。

  大宋神宗元丰三年庚申长沙府都察院太守赵高峰字升乔题戒后人

  

0.07805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