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有两座比较有名的丁氏祠堂。一座是坐落于福建省晋江市岸陈埭镇兜村,始建于明代初年的回族祠堂,1991年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福建省第三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8年6月10日,福建晋江陈埭丁氏宗祠晋升中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另一座是地处广东省东莞市东坑镇丁屋村,始建于明朝景泰(1450~1461)年间,2002年,被列为东坑镇文物保护单位,2004年1月列入东莞市文物保护单位,2009年又被列入广东省第三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福建省内着名的回族祠堂——陈埭丁氏宗祠坐落于泉州晋江陈埭镇岸兜村。始建于明代初年,历经修葺、重建、扩筑,是福建省内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宏大、保存最完整的回族祠堂,1991年,陈埭丁氏宗祠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福建省第三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陈埭丁姓回族是阿拉伯穆斯林入籍中华传衍的后裔,至今已750年。晋江丁氏主要聚居于晋东平原滨海陈埭镇的岸兜、江头、鹏头、花厅口、四境、西坂、溪边等七个回族行政村,还有的分布在晋江市安海、东石等地,人口21953人。晋江丁氏也迁衍到泽沟、鲤城、小桥、崇武、德化、安溪、南安官桥、石井、厦门、同安陈塘、莆田涵江、福清宏路、平潭、福安、福鼎、浙江苍南、温州、宁波、沈家门及东南亚、泰国等地约3万人,衍居台湾也有2万多人。
根据厦门大学陈国强教授考证:“陈埭回族是泉州回族的一部份,他们是由中亚的阿拉伯穆斯林,从宋、元时代由苏州、杭州来到泉州市,在泉州居住几代后,与汉族及其他民族通婚,才融合成为回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