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名人

田穰苴

田穰苴,生卒不详,又称司马穰苴,春秋末期齐国人,是田完(陈完)的后代,齐田氏家族的支庶。田穰苴是继姜尚之后一位承上启下的著名军事家,曾率齐军击退晋、燕入侵之军,因功被封为大司马,子孙后世称司马氏。后因齐景公听信谗言,田穰苴被罢黜,未几抑郁发病而死。

由于年代久远,其事迹流传不多,但其军事思想却影响巨大。唐肃宗时将田穰苴等历史上十位武功卓著的名将供奉于武成王庙内,被称为武庙十哲。宋徽宗时追尊田穰苴为横山侯,位列宋武庙七十二将之一。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田和

齐太公田和(?―前384年),妫姓,田氏,名和,生称为子禾子,田庄子之子,田悼子之弟。其妻据其子桓公午追谥为孝大(太)妃,名不详。陈完的八世孙。

前391年,田和自立为齐君。放逐齐康公于海岛,使食一城,以奉姜姓之祀。康公十九年(前386年),田和被周安王列为诸侯,姜姓齐国为田氏取代,田和正式称侯,仍沿用齐国名号,世称田齐,以示别于姜姓齐国,史称“田氏代齐”。前379年齐康公死,田氏并其食邑,吕尚至此绝祀。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田因齐

齐威王(前378年―前320年),妫姓,田氏,名因齐,田齐桓公(与春秋五霸之首的姜齐桓公非同一人)田午之子,战国时期齐国(田齐)第四代国君,公元前356年至公元前320年在位,原为齐侯。

齐威王二十三年(公元前334年),魏惠王和齐威王在徐州会盟,互相承认对方为王,史称“徐州相王”。齐威王三十六年(公元前320年),齐威王驾崩后葬于田齐王陵(在今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齐陵镇内),享年59岁。

齐威王以善于纳谏用能,励志图强而名著史册。齐威王在位时期,针对卿大夫专权、国力不强之弊,任用邹忌为相,田忌为将,孙膑为军师,进行政治改革,修明法制、选贤任能、赏罚分明、国力日强。经桂陵、马陵两役,大败魏军,开始称雄于诸侯。并礼贤重士,在国都临淄(今山东淄博东北)稷门外修建稷下学宫,广招天下贤士议政讲学,成为当时的学术文化中心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田婴

靖郭君田婴(约前376年—前298年),妫姓,田氏,名婴,亦称婴子,齐威王少子,齐宣王异母弟,孟尝君田文之父,战国时期齐国宗室、大臣。“靖郭”是封邑,指古薛城;“君”是封号。

田婴从齐威王时起,便开始掌权任职,曾与成侯邹忌、田忌一道带兵救援韩国而攻打魏国。齐威王十六年(公元前341年),田婴与田忌、孙膑一起攻打魏国,在马陵大败魏军,俘虏魏军主帅太子申,杀死魏军将领庞涓,史称马陵之战。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田骈

田骈(约前370年—前291年),又称陈骈,齐国人,与田齐宗室出于同姓。是稷下学宫中最具有影响的学者之一,中国战国时期的思想家,先秦天下十豪之一。

田骈是齐国临淄稷下道家学派的中坚人物。史称他好高议,“设不为官”。他本学黄老,与慎到齐名。曾讲学稷下,雄于辩才。代表作品有《田子》。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田单

 

田单,生卒年不详,妫姓,田氏,名单,临淄人,战国时田齐宗室远房的亲属,任齐都临淄的市掾(管理市场的小官)。齐国危亡之际,田单坚守即墨,以火牛阵击破燕军,收复七十余城,因功被任为相国,并得到安平君的封号。后来到赵国作将相,死后葬于安平城内。

唐朝建中三年(782年),礼仪使颜真卿向唐德宗建议,追封古代名将六十四人,并为他们设庙享奠,当中就包括“安平君田单”。及至宋朝宣和五年(1123年),宋室依照唐代惯例,为古代名将设庙,七十二位名将中亦包括田单。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田光

田光(?—前227年),战国时期“邑之东鄙人也”(即邢台新河县西千家庄人),燕之处士。学识渊博,智勇双全,素称燕国勇士,亦称节第二十编侠。时人誉为智深而勇沈的“节侠”。为燕太子丹谋划刺杀秦王,并举荐了荆轲。

由于对当时诸侯争霸、连年战乱的现实不满,田光不肯做官,一直行侠仗义,广交朋友。晚年留居燕都附近(今河北徐水)与荆轲交往极为投机。他与燕国大臣、太傅鞠武相交甚密,经鞠武引见与太子丹结识。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田文

田文(?—前279年),妫姓,田氏,名文,战国时期“四公子”之一,战国时期齐国贵族,齐威王田因齐之孙,靖郭君田婴之子,齐宣王田辟疆之侄。因封袭其父爵于薛国(今山东省滕州市官桥镇),又称薛公,号孟尝君。门下有食客数千。

秦昭王时,田文曾入为秦相,不久逃归,后为齐湣王相国。曾联合韩、魏击败楚、秦。齐湣王七年(前294年)因贵族田甲叛乱事,为湣王所疑,谢病归薛,不久出奔至魏,任相国。曾西合秦、赵与燕共伐破齐。齐襄王立,田文遂保持中立,不久复与莫联合相亲。死后诸子争立,领地薛为齐、魏共同攻灭。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田忌

田忌,生卒年不详,妫姓,田氏(亦作陈氏),名忌,字期,又曰期思,封于徐州(今山东滕州南),故又称徐州子期。战国时期齐国名将。

约为公元前340年,孙膑逃亡到齐国时,田忌赏识孙膑的才能,收为门客。公元前354年,发生桂陵之战,魏国攻打赵国,齐国派兵相助,田忌为主将,孙膑为参谋,结果孙膑以“围魏救赵”的兵法大胜。

公元前341年,发生马陵之战,魏国攻打韩国,齐国派兵相助,仍由田忌为主将,孙膑为参谋,孙膑仍进军魏都大梁,用“减灶之计”,让魏军大将庞涓轻敌深入,结果庞涓被杀,齐国大胜。同年,被齐相邹忌用反间计陷害,田忌无法澄清,逃亡楚国。直到齐宣王即位,方才重回齐国。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田子方

田子方,姓田,名无择,字子方,道家学者,魏国人,魏文侯的友人,溪工,拜东郭子也就是东郭顺子为师,于道德学问闻名于诸侯。古代传言,魏文侯曾慕名聘他为师,执礼甚恭。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田横

田横(?—前202年),秦末群雄之一,原为齐国贵族,在陈胜吴广大泽乡起义后,田横与兄田儋、田荣也反秦自立,兄弟三人先后占据齐地为王。

后汉高祖刘邦统一天下,田横不肯称臣于汉,率五百门客逃往海岛,刘邦派人招抚,田横被迫乘船赴洛,在途中距洛阳三十里地的首阳山自杀。海岛五百部属闻田横死,亦全部自杀。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田何

田何,西汉今文易学的开创者。田氏易学派创始人,字子庄(庄,一作装)。淄川(今属山东淄博市)人,徙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号杜田生。

田何一生专门研究《周易》,以讲《易》授徒为事。西汉立为博士的今文易学,如“施氏学”“孟氏学”、“梁丘学”、“京氏学”等,都出于他的传授。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田丰

田丰(?-200年),字元皓,钜鹿(今河北巨鹿一带)人,一说渤海人。东汉末年袁绍部下谋臣,官至冀州别驾。

田丰为人刚直,曾多次向袁绍进言而不被采纳,曹操部下谋臣荀彧曾评价他“刚而犯上”。后因谏阻袁绍征伐曹操而被袁绍下令监禁。官渡之战后,田丰被袁绍杀害。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田弘

田弘(?―574年),字广略,原州(初设高平镇,后改置原州)长城县人 ,南北朝时期北魏、西魏、北周将领。

田弘年少时慷慨激昂,立志建功立业,体力过人,勇敢而有智谋。北魏永安年间(528年—529年),田弘被万俟丑奴俘虏。尔朱天光入关镇压万俟丑奴叛乱,田弘从原州前来归顺,授任都督(一作子都督)。当时,宇文泰刚刚执掌兵权,田弘请求拜见并与字文泰谈论时事。宇文泰赏识他的才能,当即分派他担任职务。

永熙三年(534年),北魏孝武帝元修受到高欢所逼迫,想依靠宇文泰的势力来维持自己的地位,便从洛阳迁都长安。田弘由于迎接魏孝武帝有功,封爵鹑阴县开国子,食邑五百户。田弘尽心尽力辅佐宇文泰,宇文泰曾将自己所穿的铁甲赏赐给田弘,说道:“天下倘若平定,你再把这副铁甲拿给我看。”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田汝成

田汝成(1503年—1557年),字叔禾,别号豫阳,约生于弘治末钱塘(今杭州市)一个书香之家,自幼继承家学,聪颖敏达,不仅写得一手好文章,诗词也作得很出色,他的诗词多被收入《皇明词林》、《历朝诗集》、 《明诗综》里面。

汝成博学工文,著述良多。所著《炎徼纪闻》,《龙凭记略》,详细记叙西南边境各兄弟民族的生活习俗。并著有《辽记》、《田叔禾集》、《武夷游咏》 。

0.147487s